罗嗣潜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初中英语授课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师生与生生间的互动得以加强,课堂气氛由原来的单调刻板变得生动活泼。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影响了英语课堂效率,教师应就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展开讨论,以提高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构建;初中英语;自主课堂
英语自主学习就是通过发挥英语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主张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统一,改变传统的主导观,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师生互动的新型的主导观,把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小组集体合作学习放在英语教学的中心位置。因此,英语老师要转变目前学生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放开手脚,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然而,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有意无意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习惯于多讲,习惯于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久而久之,学生要么逐渐地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要么丧失自己学习的能力,这两种状况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只有通过学生的参与才能完成。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学习和交流是每节英语课的灵魂,在教学中必须创设和谐友善的教学氛围,才能使他们乐于参与。为此,教师的角色应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转换为新课导入时的示范者、学生语言操练时的监听者或监督者、复习时的强化记忆者、巩固阶段时的帮手。自主学习不等于放任自流,要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就要多为学生创造独立自主学习的条件。首先,要根据中学生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精心设计好每堂课,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语言材料,并帮助学生驾驭这些材料。
二、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敢于探究,善于探究
激发情感,激起兴趣,为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使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浓厚,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探索,从而提出问题或新的见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问题,培养学生由问题而思考,由思考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要善于创设各种问题情景,把学生思维逐步引向深入的问题台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讨论、辩论等,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三、创设自主学习条件,重视全体参与
新课程下的现代教育观应该是教师带领、指导学生奔向知识与能力,奔向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增长能力。要求学生精神饱满地大声讲英语,不怕丢脸,不怕出错,同时坚信 I can do it.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和愉快的心情。学生有了这股热情,自然在课堂上就会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创设浓厚的英语氛围。英语课上尽量多用英语教学,尽量少用或不用母语。每天规定半小时为英语角活动,在这段时间只能用英语交流,创设浓厚的英语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主开口,主动参与用英语交流。其次,每节课安排值日报告。报告形式可多种多样,可以是自由演讲、对话,也可以是朗诵、唱英语歌等等。值日报告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们准备值日报告的过程,正是一个积极主动学习和自主参与说英语的过程。第三,适时组织游戏竞赛活动。游戏竞赛是初中学生最喜欢的教学形式之一。因为初中生好奇心及好胜心都很强,教师应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竞赛中,主动开口说英语。通过游戏竞赛,既能学习和运用新的语言知识,又能复习巩固旧的语言点。
只有提倡以学为本,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的、指向一定教学目标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以学生学为中心,由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活动,学生思维才能活跃,处于兴奋的状态,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在要求,才能提高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效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多方面的功能,走优质高效的发展道路。
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新课程的要求,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能力得到培养,最终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责任编辑 锦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