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刚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学习时间最长、分量也最重,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计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计算能力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答题效率、总体成绩,而且对学生精神转机、人格发展和美好情感的养成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做计算题时 ,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运算呢?在计算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特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算得快的目的.
讲究训练形式,训练要多样化,激发计算兴趣. 当学生掌握了算法,弄清算理后,要通过充分的训练才能提高计算能力,而训练时,只有形式多样化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计算兴趣,进而达到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训练形式要多种多样、有声有色.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 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 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口算.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保证计算的正确性. 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不清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 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 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这里提出我的几点方法,望同仁指正.
三、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每天坚持练一练. 在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20题的口算训练,10题的笔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 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學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 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四、熟记常用数据,提高计算速度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学生计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也有助于较好地掌握计算技能、技巧. 比如和、积为整百、整千的特殊数据(如:82 + 18 = 100,36 + 64 = 100,25 × 4 = 100,125 × 8 = 1000,625 × 16 = 10000,2500 × 4 = 10000等)
五、重视错例分析,做到对症下药
一般的学生初次练习时产生错误是很正常的,在老师的引导下比较容易克服和纠正,如果是多次重复同样的错误,尤其是当这种错误在他们的脑海根深蒂固时,再纠正起来就会很困难,所以,教师及时了解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而有代表性的错题与学生分析、交流、探求通过集体订正,就会达到纠正及时防止的目的,至于那些形近而易错的试题,应组织学生对比练习反复训练培养学生比较和鉴别的能力. 此外课堂提问、课堂练习、批改作业等都是反馈计算信息的良好途径,是每位教师都不可轻视的环节. 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需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要师生共同努力,探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妙招捷径,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