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军
为适应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需要,积极发展留学生学位教育,提升留学生学位教育整体水平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在大幅度增加留学生学位生数量的同时,更要重视其质量的提升。对留学生进行系统的通识教育,是提升留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论述了高校本科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的特殊性、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平台建设的目标、主要内容与创新价值。
本科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平台研究为适应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需要,积极发展留学生学位教育,提升留学生学位教育整体水平具有强烈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我们必须在大幅度增加外国留学生学位生数量的同时,更重视其质量的提升。对留学生进行必要的、高水平的通识教育,是提升留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举措。
一、本科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具有特殊性
“通识教育”是高等院校同学进入专业教育阶段前的养成教育,是为避免学生因过度接受科技等专业训练,而导致人格发展偏颇的全人教育,也应是学生离开大学校园后持续学习与成长的根本教育。通识教育不应是什么都学一点的普通常识教育,而应是教导学生如何将理论与生活结合、如何将各种知识会通、贯通的教育。通识教育最根本的理念是通识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具有思考深入、视野宽阔、判断正确的能力。具体而言,通识思维能力应包括思考力、感受力、理解力、分析力、想象力、创造力、判断力、洞察力等综合能力的养成,而这种能力的养成又来自将不同知识贯通的训练。“通识课程”是指具有通识教育性质和作用的课程。外国留学生的通识课程与中国学生相比具有其鲜明的特殊性。
首先,针对外国留学生开设的通识课程教学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要继续提高留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留学生的漢语水平。因为其汉语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在大学期间的知识习得、能力养成和素养提高,特别是影响着他们的专业学习能力,这是学历生教育质量提高的保证;另一方面,要更注重教学内容的专业相关性,促使学生具有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能力,但又不同于专业课程和专业汉语,不是系统完整地教授专业知识,而是有意识地选取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部分专业基础知识,在教学中拓展其知识面,培养通识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总之,外国留学生学历生的通识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为:以语言教学为主,以专业基础知识教学为辅,坚持语言训练强化、专业基础知识拓展,通识思维能力提高的原则,帮助外国留学生真正顺利实现从一般语言学习到大学专业学习的过渡和适应,真正实现与本科专业学习接轨。
其次,针对外国留学生开设的通识课程教学具有跨文化特点。外国留学生文化背景与知识结构的差异性使他们一方面缺乏中国文化相关背景,缺乏对中国社会、历史等方面的了解,必然导致他们在专业课程学习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另一方面中国文化表现出来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是非判断都与外国留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逐渐形成的观念有明显的差距,造成他们生活中的种种障碍,此外留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往往造成留学生之间文化冲突和各种矛盾,给留学生管理带来困难和隐患。外国留学生的通识课程设置与教学中,都要重视培养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重点解决外国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全面提高对中国社会文化的认识与分析能力。教学中要通过系统教学使学生学习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培养学生在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中拓展思维空间,学习思维方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充分地了解学生情况,更经常性地与学生沟通,注意对留学生的跨文化知识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二、本科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平台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发布了《上海交通大学关于设置本科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意见》,已经立项面对全校学位生开设的各类通识核心课程6批172门,课程丰富,卓有成效。但从教学针对性、教学方法适应性角度衡量,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更加适合留学生实际,可以满足留学生需要的针对性强、教学方法适用、教学效果好的“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平台”。该平台发挥课程体系优势,强调针对性和适应性,着眼于解决留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是帮助留学生克服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以利专业学习。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平台建设的目标是:以学校现有本科留学生通识课程为基础,从课程理念、课程体系、课程实施标准、课程建设(教学法研究、教材建设、师资培训)、教学资源网站研究建设入手,初步建成具有示范意义的高校本科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平台。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基础
以通识教育理论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留学生实际,研究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与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的关系,特别是研究第二语言教学遵循的内容教学法等教学原则,确定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理念,指导课程设置与具体教学。
2.课程体系
研究构建以“大学通识汉语”为核心的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体系。体系初建阶段不必过于繁琐,课程设置不必过于复杂,先期建设语言主干课程1门,文化主干课程4门,待条件成熟,再建设与之配套的其它课程,做到少而精,既满足留学生需要,又便于留学生自主选择其他课程的学习。
课程体系简表:每学期不低于6学分
3.课程实施标准
为了确保外国留学生本科通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规范性和可持续性,我们要以培养目标和教学法改革研究为核心,统筹科学地在课程目标制定、课程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进度安排、教学环节与教学流程的设计、考核与成绩评定、教学实践安排、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制定操作规范,形成系统的实施标准。以《留学生本科通识课程实施标准》为依据,在课程管理中提升教学效益。
4.教材建设
在培养目标和新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材建设,是通识课程教学平台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大学汉语》试用本基础上,结合HSK考试大纲,研究更具针对性和通识特点的主干教材《大学通识汉语》,同时开始人文类、社科类系列通识教材研究,满足理工科留学生的实际需要。
5.教学资源网站建设
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成果,建设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实用性强,便于学生课外学习和网上教学的教学资源网站,为留学生开展全天候教学服务。
三、本科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平台建设的创新意义
1.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具有创新性
通过第二语言“内容教学法”研究与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建设关系的研究,奠定了通识课程的理论基础。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与教材编写都是以“内容教学法”理念为指导的。国际汉语教学领域刚刚兴起的内容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BI)意义重大。它的主要内容主张“语言与内容融合的教学”,认为人的认知能力的培养需要过程和内容的结合,过程指的是一些具体的活动形式,如阅读、写作、创造性思维等,内容则是指某一方面的知识。要能在某一领域进行阅读、写作、创造性思维等活动就必须有与这一领域有关的专业知识,两者的结合才能真正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内容教学法正是基于此的教学实践。它是把教授专业知识和训练第二语言技巧融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语言能力。
外国留学生汉语水平制约其专业学习,中国文化与跨文化知识欠缺也制约其语言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更加适合留学生实际,可以满足留学生人才培养需要的针对性强、教学方法适用、教学效果好的“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平台”。
以《大学通识汉语》为基本主干课程,以《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汉字文化》《中国现当代电影与中国社会》等拓展类课程组成的本科外国留学生通识教学平台课程,都是自觉运用“内容教学法”理论,有着鲜明的教学目标“双重性”——以语言教学为主,兼顾专业基础和文化拓展,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技能以及对中国社会文化的认识与分析能力,以利专业学习,同时在知识习得、思维训练、方法传授、人格养成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均能与中国学生齐头并进。
2.教学法遵循“适应性原则”具有先进性
教学法的创新应该有宽广的研究视野和创新意识。在我们看来,教学活动也是一种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因此研究教学法也要吸收管理科学、领导科学的某些经验和方法,对于教学法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管理学学者肯·布兰佳(ken blanchard)博士所说:“没有最好的领导形态,只有最适当的领导形态”,我们认为教学法也类似,“没有最好的教学法,只有最适当的教学法”。外国留学生不同于中国学生,在教育背景、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与个性特征等方面有复杂性,我们应该在深入研究教学对象、课程性质与特点、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基础上,不拘一格、统筹综合地选取最为适用的教学法,这是教学目标圆满实现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在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建设中强调遵循适用性原则,这在教学法创新中具有领先意义。
3.主干通识课程《大学通识汉语》教材编写的创新性
目前社会上针对专业留学生的普通汉语课程,内容只涉及日常汉语,只重视一般汉语技能的训练,与学位生的专业相关性差,更不具备通识特点。《大学通识汉语》的教学目标则不同于一般汉语教学,不但帮助留学生提高汉语水平,迅速提高HSK成绩,更注重教学内容的专业相关性,培养学生具有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能力,逐步适应专业学习的要求,为其专业学习铺平道路。但又不同于专业课程和专业汉语,不是系统完整地教授专业知识,而是有意识地选取有关学科的部分专业基础知识或相关知识,以加强专业基础,补充专业词汇和拓展词汇域为主要教学内容,在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内容的学习中,提高词汇量和整体汉语水平。《大学通识汉语》坚持速成、强化、拓展,帮助学生真正顺利实现从一般语言学习到大学专业学习的过渡和适应,真正实现与本科专业学习接轨。
不但如此,《大学通识汉语》的鲜明特征就在其通识价值。《大学通识汉语》的教学模式采用主题型,选取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学科知识内容的语料集成,如生命教育、环保教育、两性与社会教育、公民教育、管理科学、经济、文化、心理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内容更有助于通识教育理念的落实。教学体现语言习得与通识教育同时收效的复合教学目标。这些在国内汉语教学界具有创新意义。
4.外国留学生本科通识课程教学规范研究,使留学生教学更具规范性和推广可行性
我们在多年汉语国际推广和留学生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总结留学生本科通识课程教学规范,使得教改成果得以长效并具有推广可行性。
5.高校本科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平台建设是高校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手段
高校本科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不同于中国学生,不但具有通识教育的一般意义,还具有重要的针对性。高校本科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平台是针对外国留学生生源素质普遍不高,对中国高校教育制度适应性差,培养难度高,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都存在严重瓶颈,存在通识教育盲点的现状采取的教学综合改革研究,是上海高校提高国际化水平和综合競争力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本科外国留学生教育水平具有主要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科外国留学生通识课程教学平台建设,对于高校提高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学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平台的建成将是国内高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一项创新举措,将极大促进高校外国留学生学位教育的发展,有力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