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3-04-29 00:44吴瑞全
职业·中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一体化体育教学实践

吴瑞全

摘 要:为适应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全国各地,中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与创新,特别是“教学做”一体化理论的研究与探索进行得如火如荼。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一体化教学要求、项目任务、师生互动、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等方面谈谈一体化教学模式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体育教学 一体化 改革 实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人才的规格、内涵不断变化、日益丰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全国各地中、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与创新,特别是“教学做”一体化理论的研究与探索进行得如火如荼。

体育课虽然不像工科专业那样能直接在车间内进行一体化教学实践,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体育课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生理与心理特点,而且要具备多元化的教育功能,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与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在体育课中开展一体化教学能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对培养中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明确教学目的

一体化教学就是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中职体育课一体化教学的目标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培养综合运动技能为主线,提高学生体育竞技水平,同时又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奠定基础。总体来说,应该明确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理论知识目标

体育理论教学历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通过课堂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基本体育理论知识,并能通过任务驱动教学将相关的知识通过实践形成能力。

2.操作技能目标

通过一体化教学,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知识、竞赛规则以及一定的体育竞技、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技能、心理素质的前提下,在练习中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练习指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控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排球、传球基本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可规定指标,凡是垫球连续30次以上、传球15次以上者,经当场考核,可另行安排战术训练和教学比赛。这样训练目标明确,学生训练热情得以提高。

3.素质能力目标

通过一体化的教学,培养学生为祖国锻炼身体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使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陶冶美的情操,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终身受益。

二、明确项目任务

一体化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建立若干教学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一体化教学围绕职业技能训练要求,确定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设置教学环节和进度,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

因此,上课伊始,教师要引出项目,明确任务,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即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思维,最好要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来引出项目。创设情境的素材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件实物、一件运动器材、一组数据、一项实验或一张图表。引出项目后,教师应适时以恰当的形式告之学生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学生以完成某项工作为任务,由过去的老师讲、学生听变为学生主动探索,通过课程学习养成所需的竞技能力或体育锻炼能力。例如,在教背跃式跳高教学的起跳技术时,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起跳出腿技术和摆腿技术,领会什么是正确的技术动作过程和身体姿势。在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分解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起跳出腿动作技术,在保持身体内倾的情况下进入起跳,提高起跳时起跳腿着地、缓冲、蹬伸的能力,使起跳快速充分向上,形成正确的起跳动力定型。

三、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就是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实训室,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理论与实操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直观性,必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实际上,体育教学场所(运动场)也是体育实训室,教师通过“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艺以及活泼生动的形象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通过简明扼要、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技术动作的概念和练习方法,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和意图,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的技术动作有个初步印象,形成感性认识,再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就可以上升到理论性认识。

此外,校园文化对优化成才环境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实践,代表着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群众性最强的一面,它对学生健康意识的教化和熏陶与体育课堂教学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注重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专题讲座、体育征文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顺利掌握技术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学生从原来被动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教、学、做有机地结合,彻底改变教与学分离的现象;同时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加强实践教学,注重技能培养和考核,突出职教特色。

体育教育要由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转变到对学生兴趣、爱好、专长的培养和终身体育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变被动学习和机械训练为自觉的锻炼行为。体育教师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目的、态度、动机、积极性、身体状况、兴趣、思维能力、情绪等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体育学习能力。

因此,体育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体育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需要,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并建立新型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模式,努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质的目的。

五、关注个体差异

教师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使人人都参与体育锻炼,身体素质都到得发展,这也是一体化教学的一大特点。第一,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注重由技术“教练”向知识教育和能力指导方面转化,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要精讲多练,结合专项实践教学渗透体育锻炼的原理、方法和人体运动变化规律等,使学生能根据自身需要及特点选择健身方法。第三,加强专项运动竞赛活动组织方法的学习和实践,通过专项教学比赛和课外各类体育赛事,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第四,从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建设健身与竞技、传统与时尚、休闲与娱乐等不同层次内容的课程体系,组织开展有目的的教学、训练、竞赛以及课外娱乐活动,建设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发挥体育运动独有的健身价值、教育价值和休闲娱乐价值满足学生不同的心理需要。

例如,对如何上好中职女生体育课这个问题,许多体育老师都作了大量的探讨。笔者根据中职男女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女生心理、生理特征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效果。在篮球教学中,笔者采取新颖活泼的球操进行熟习球性的教学,大量运用优美的舞蹈小组合连接技巧动作。在铅球教学中,笔者用实心球编排了一套动作优美、舒展大方的球操。在队形练习中,笔者注意图形的变化:合队与分队走、蛇形走与方形、圆形、菱形的各种变换走和跑等,使学生感到了新颖、活泼,避免了队形练习的枯燥感。

总之,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如何通过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体育运用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还需要一线体育教师继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小莉.普通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搏击.武术科学,2010(2).

[2]杨文轩.21世纪高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2001(2).

(作者单位: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

猜你喜欢
一体化体育教学实践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