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黄河湿地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及战略研究

2013-04-29 15:50郝丽霞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SWOT分析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郝丽霞(1979- ),女,教师,硕士研究生,从事企业财务管理和三农问题的相关研究。

摘要:湿地作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生态系统,对其保护和管理尤为重要。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是实现湿地合理利用与保护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SWOT法分析了陕西黄河湿地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并提出了实现陕西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战略,以期为陕西湿地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黄河湿地;生态旅游;SWOT分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6-0153-04

湿地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在调节径流、改善环境、保护物种基因多样性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物种的基因库”、“天然水库”和“鸟类的乐园”。作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好湿地资源显得尤为重要。而湿地生态旅游正是对湿地资源的一种合理利用方式,是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一种有效保护途径[1]。它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湿地生态系统为对象,以湿地可持续旅游为原则,通过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性利用,使游客、当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全部受益,并让大众受到环境教育,体现了旅游经济与湿地保护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2]。 1 陕西黄河湿地概况

陕西黄河湿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河流湿地之一,北起禹门口,南至三河(黄河、渭河和洛河)交汇地带的风陵渡铁路桥,东至黄河治导控制线的中心线,西至黄河老崖,包括由水面、鱼塘、沼泽、湿草甸、河流、洪泛区、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池塘、水稻田、滩涂等组成的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的区域,从南到北跨越渭南地区的韩城、合阳、大荔、华阴、潼关5个县(市),涉及13个乡(镇)91个行政村,南北长1325 km,总面积57 348 hm2[3]。陕西黄河湿地生态系统发育完好,形成了由草甸、芦苇地、沼泽、鱼塘、台田等组成的完整的生态系统;植物物种群落的多样性、地热温泉以及大量的水生生物为珍稀水禽提供了理想的越冬和栖息场所,已成为全国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之一和重要中转站。 2 陕西黄河湿地发展生态旅游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即根据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及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近年来,SWOT分析法已广泛应用于区域生态旅游发展问题的研究。通过SWOT 分析方法全面分析陕西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具备的内部条件、面临的外部环境及可能遇到的威胁与挑战,据此制定出陕西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21 优势(Strengths)

211 区位条件优越 陕西黄河湿地主要位于陕西渭南市境内,地处西安大都市半小时经济圈,是关天经济区和秦豫晋黄河金三角合作区的重要支点,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东大门,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区位战略位置极佳。境内交通发达,连霍、西禹高速公路,108、310国道同陇海、西延、西韩、西南、西郑等7条铁路纵横交错,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县县通铁路、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7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为3258公里,全市道路通村率达到100%,均居陕西省各市之首。

212 旅游资源多样 区内旅游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有些在国内属于独一无二[4]。拥有全国最大的黄河河滨湿地——黄河峡谷湿地,国内最大芦苇荡——合阳洽川七千公顷芦苇荡,“华夏绝景”之称的洽川瀵泉七眼,连绵不断古朴雄浑的地貌奇观——黄土峰林,内陆最大的沙丘旅游资源——大荔沙苑农业生态区,“北国三峡”之称的山河胜景——韩城龙门、石门、孟门黄河三门奇观,三河交汇奇景——黄、洛、渭湿地自然保护区,黄河上唯一小于90°的潼关“万里黄河第一弯”,黄河上最大的河心湿地草场滩涂——潼关黄河鸡心岛。

213 历史人文独特 文化遗存丰厚,历史源远流长。“大荔人”头骨化石、“禹门口洞穴堆积”、沙苑文化、龙山文化遗址、“魏长城遗址”、丰图义仓等闻名遐迩。“五岳第一庙”的西岳庙、汉文字始祖仓颉故里、汉代“史圣”司马迁祠墓、合阳的帝喾陵、韩城文庙、蒲城唐睿宗桥陵、党家村的明清古建筑群等,皆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仓颉、杜康、司马迁、杨震、隋炀帝、寇准、郭子仪、白居易、王鼎、王杰、杨虎城、李仪祉等名留青史。秦腔、同州梆子、碗碗腔、迷胡、阿宫腔等多种戏曲剧种蕴积深厚;石雕、木雕、面花、皮影等民间艺术誉满中外。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城行鼓等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潼关万盛园酱菜制作技艺等84项[5]。

214 生物资源繁多 陕西黄河湿地生态环境适宜,为不同种类的动植物提供了有利的生长条件。野生动物300多种,受国家保护的丹顶鹤、黑鹳、东方白鹳、青羊、大鸨、金雕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仅洽川河滨湿地景区有11种,被国家科委列为珍稀鸟类重点保护区。人工饲养的畜禽20余种,其中秦川牛、关中驴、奶山羊等量大质优。野生植物2 500多种,农林作物87种,尤以小麦、玉米、豆类、苹果、酥梨、棉花、花生、蔬菜、烤烟、花椒、西瓜等最为丰富。该地区生态系统、植物类型和物种呈多样性,适宜进行学习、研究、考察,同时珍稀鸟类观赏、生态农业观光等旅游特色项目开发潜力巨大。

22 劣势(Weaknesses)

221 生态环保意识薄弱 由于人们的环境意识薄弱,盲目开发、利用湿地资源,使陕西黄河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天然湿地面积大量萎缩,环境功能与生物多样性逐渐衰减。目前,陕西黄河湿地的开发利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生产开发——湿地周边群众发展果业、养殖业、种植业等;二是抽黄灌溉——黄河湿地是渭北重要的水源地,东雷抽黄一级站和4个二级站位于境内及其周边;三是工业用水——湿地北段的发电厂、炼焦厂、煤矿等工矿企业取水排水;四是大集团承包开发湿地;五是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包括“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运城至西安段”、“黄陵-韩城-侯马铁路”等征用湿地。据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监测结果显示调查,仅合阳县内黄河湿地芦苇总面积由1990年的4 568 hm2减少到2011年的3 166 hm2,减少了307%,荷塘、鱼塘、耕地的比例大幅上升,由1990年的121%增加至2011年的429%,芦苇、河漫滩、河流所占比例则由1990年的866%,下降至2011年的549%。

222 科学管理保护机制缺位 目前,陕西黄河湿地尚未建立起统一的科学管理机制,在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存在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生产任务、工程建设与生态功能发挥之间的多种矛盾。在湿地管理保护方面,尽管海洋与渔业、建设、水利、交通和环保等部门都从不同的角度承担履行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职责,但是各部门的湿地管理没有归口到统一协调机构,未能形成信息共享、联合行动、分工协作的保护管理体系。虽然在陕西黄河湿地已设立保护区,但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科学规划和规章制度,其管理工作也大多停留在一般看护的管理,缺少对湿地保护区功能的综合研究。此外,我国先后颁布了《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湿地有关的规定,但尚缺乏一部具有法律效力的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专门法规,法律制度保障缺失直接导致对破坏湿地资源的事件处理缺乏法律依据。

23 机会(Opportunities)

231 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新时尚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近二十年,世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更为迅速,根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目前生态旅游收入已占世界旅游业总收入的15%~20%。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加上双休日、黄金周和带薪休假制的实行,国内旅游人数大幅度增加,据统计2011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6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93万亿。仅陕西2011年旅游累计接待境内外游客18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 325亿,占全省DGP的1104%。旅游业拉动和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2 各级政府为生态旅游发展营造的政策机会 为了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资源永续利用,2005年成立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陕西省政府出台了《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维护了湿地生态功能,保障了湿地资源永续利用。2007年,国家批准实施“陕西黄河湿地资源保护建设项目”,相继在韩城、合阳、大荔、潼关四县、市建立保护站7个,同时配备必需的保护仪器设备。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陕西省旅游管理条例》、《关于突出重点提档升级推动旅游业大发展的意见》等规定,进一步规范了生态旅游业发展。各种政策规定为改善陕西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条件提供了政策支持,目前生态旅游业已成为陕西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6]。

24 威胁(Threats)

241 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 随着生态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许多生态旅游区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商业竞争能力不断增加或扩大旅游景点和项目,从而陆续出现了一些非生态的旅游景点,这些景点对当地的生态旅游景区的资源系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与破坏。例如:徒步旅行、休憩、骑马和野营等活动对植被的践踏,不仅会导致植物种群以及群落减少、品种改变,破坏土壤的腐殖质层,降低土壤厚度和渗透力,易产生水土流失,还会直接或间接影响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喂食、睡觉、繁殖和哺育幼小动物等。同时,旅游者及旅游景区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垃圾等对自然景观与自然遗迹造成了相当程度的破坏和干扰。

242 周边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人们对发展生态旅游业认识的不断深入,发展生态旅游已经成为西部各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西部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资源总量约占全国总量的40%。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旅游业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产业,逐步形成了丝绸之路、长江三峡、香格里拉、青藏雪域高原、九寨沟、喀纳斯、黄果树、桂林山水等一批世界知名旅游精品。西部各省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了对陕西黄河湿地的生态旅游,甚至整个陕西省的生态旅游发展的潜在压力和挑战。同时陕西省内特别是周边地区如大雁塔、兵马俑、华清池、法门寺、华山等景点,开发较早、知名度较高,发展比较成熟,也给陕西黄河湿地的生态旅游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3 陕西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31 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黄河湿地生态系统与生物圈是陕西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区的主要资源。保护、培育黄河湿地生态系统,既是世界保护生态湿地公约和中国法规政策的要求,也是世世代代能够享有该资源的物质前提。因此。在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环境的负荷率[7],走发展绿色产业、低碳经济之路,确保生态旅游健康有序的发展。

32 突出特色与精品开发

湿地许多旅游资源在国内都属于独具特色的,如:洽川黄河湿地、古潼关战场、韩城司马祠等。要以此优势资源为基础,突出自然、文化和区域特色,坚持“高起点、高立意、高水平”开发原则,立足于全国,放眼世界,依据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动向和旅游者需求导向,积极创新,塑造旅游品牌的核心优势,着力开发旅游“精品”项目。

33 区域协作与产业联动

黄河湿地是陕西东部旅游精品环线和关中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处在秦晋豫黄河金三角旅游线路的主要地段,与山西的永乐宫、普救寺、五台山,河南的三门峡、小浪底及洛阳等著名景区毗连,资源优势互补,可实现秦、晋、豫旅游一体化。同时,黄河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能够带动旅游宾馆、旅游购物、旅游商贸、食品加工业、旅游娱乐业、传统手工艺、生态农业、旅游纪念品加工、交通运输与旅游人才培养等协调发展,形成旅游综合生产力。

34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与社会参与

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既要靠政府主导、政策引导,更要坚持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湿地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通过制定各项政策法规,统筹规划指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旅游项目的推介与宣传等工作,为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生态旅游产业和各种旅游项目投资与经营,要由企业进行市场化经营,让企业成为生态旅游产业的主体。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众多社会力量进入生态旅游开发领域,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开发的局面。

35 生态环境评价与环境审计

生态环境评价与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日益成为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力量。通过对陕西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区包括地质地貌、水环境、土壤与水土流失及动植物与生态在内的各种自然生态旅游环境和人文生态旅游环境进行调查、预测、评估和监督,促使湿地生态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符合环境保护相关规定,促进环境管理系统的积极有效运行,实现连续监督控制作用,并为陕西黄河湿地生态旅游环境规划和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王 健,丁武军,刘运珍鄱阳湖西部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互动开发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21(3):25-28

[2] 施明乐长乐闽江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6,(21)3:16-20

[3] 侯淑敏,向太吉,问思恩,等陕西黄河湿地渔业水域环境分析及保护措施[J]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2,(42)2:16-18

[4] 常俊霞,马素英渭南市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7:56-57

[5] 张建宏,何翰林渭南旅游产业发展调查[J]宏观经济管理,2008,2:41-42

[6] 李静媛试论陕西旅游现状及其发展[J]新西部,2010,11:58-60

[7] 李子双,崔光泉,吴泽新,等基于能值分析的德州市种植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3):133 -136

猜你喜欢
SWOT分析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P2P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与财务战略分析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