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事业与文化传承创新

2013-04-29 15:10高金祥
关键词:教育事业

高金祥

摘 要:孔子的教育事业,包括兴办私学和整理文献两个方面。其中包含着许多文化传承与创新因素。各行各业包括文化教育领域,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师生,应该发扬孔子创办私学的开拓进取精神,高度重视教材建设的优良传统;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原则、方法,仿效孔子的教育精神、风格、态度,参考孔子的教学标准、目的、效果,完善孔子创立的文体、文风等,搞好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

关键词:教育事业;兴办私学;整理文献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252-05

孔子的教育事业,包括兴办私学和整理文献两个方面。兴办私学的目标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整理文献实际上就是修订教材,初衷是为弟子提供课本。

兴办私学与文化传承创新

我国教育事业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仅就教育的专门机构学校来看,它的演变历史也是非常微妙的。了解其演变历史,也就了解了孔子兴办私学的背景,了解了他兴办私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意义。

五帝末期,学校徒具其名,并无其实。延及三代,已经累积起许多名称,如上庠、下庠、东序、西序、右学、左学、东胶、虞庠等。最迟到了西周时期,学校初步定型化。如有天子设立的五学:东学、南学、西学、北学、太学,或曰东序、成钧、瞽宗、上庠、辟雍;诸侯开设的泮宫(一面临水)。从行政区域划分,有座落于王都的国学,包括大学、小学;有地方创办的乡学,包括校、序、庠、塾等。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官方无暇顾及办学事宜,国学等随之衰落。然而,社会在不断进步,生产力水平逐渐提高,各诸侯国需要更多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的人才,广大民众掌握文化知识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正是这样的历史背景,为孔子兴办私学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针对学校的职能、演变历史或来历,《孟子?滕文公上》概括指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校者,教也。最初“教”什么?《说文解字》说:“校,木囚也。”原来,所谓“校”是用木料制作的围墙,其用途是关押罪人。所谓“教”,就是教其悔过自新。由此可见,学校由教诲训导罪人的场所逐步演化而来。序者,射也。《周礼·地官》说:“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即以礼会集民众,春祭社以祈膏雨,秋祭社以报丰年。于此同时,仍以一州所设学堂为场所,演练骑射等科目。看来,当初学堂开展的活动项目有祭祀、祈祷、骑射等。

庠者,养也。“养”的对象是什么?《说文解字》说:“礼官养老。”《礼记·王制》作出详细解释:“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孔颖达疏:“此谓子孙为国死难,而王养其父祖也。五十始衰,故养于乡学;六十渐衰,养礼弥厚,故养之于小学;七十大衰,养礼转重,故养于大学。此养老之事,非惟天子之法,乃通达于诸侯。”据此而言,最初的各级各类学校,是兼顾赡养老人的地方。

综合说来,夏、商、周的校、序、庠,其共同职能是实施人伦教育。学校由教诲罪人的场所演化而来,后来兼顾习射、祭祀、祈祷、养老等活动项目。

不容置疑,孔子对学校的来历、功能等了如指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他对学校的改造是多方面的,诸如保留其实施人伦教育的功能,摒弃一些功能,增加其他功能,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等。从孔子时代开始,学校,才成为相对独立、面貌一新的教育部门,才真正走上健康、正常的发展轨道。

孔子兴办私学,创造了当时的一些最高记录,引领了教育发展的方向。这正是他对我国文化传承与创新事业所做的重要贡献。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是他培养的普通还是顶尖人才,其数量都是空前的;其办学规模,是超越往古的。在此之前,私学先生也许已经出现,然而,没有谁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教育成就。孔门弟子,大者与孔子年龄相差无几,小者比孔子少五十多岁。从青年到晚年,孔子都在招收弟子。即使在鲁国从政期间,他也兼顾教学活动。以一己之力,能够不间断地坚持接近半个世纪的办学时间,也打破了当时的最高纪录。孔子的学堂,不择名号,不量招牌,他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气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加强学堂的内涵建设。他不求教育资源的丰盈、经费的充足、环境的舒适、条件的完备,而是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因陋就简地创办私学。甚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称扬弟子颜回的做法:“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孔子培育的艰苦办学精神,注重教育内涵建设的思想,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精神与思想,引领着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众所周知,孔子把毕生的主要精力,投入到他热爱的教育事业,以横空出世的姿态,稳稳地占领教育阵地,彻底打破从前教师由官员兼差的政教合一的格局,使教师逐步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在招生方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宣布:“自行束修(十条肉干)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从人人有接受教育权力的原则立场出发,他招收的弟子,来自不同阶层、行业、国度,许多都是平民子弟。这就打破贵族子弟垄断文化教育的一统天下,加速了中国教育平民化的历史进程。

孔子大约从二十几岁开始到晚年为止,在近半个世纪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归纳出许多教育思想、原则、方法,倡导、形成许多教育精神、风格、态度等。孔子的这些教育成果,相去两千五百年之久,可是,常如发硎之刃,新披之萼,我们重温一次,就会获得一次新的认识。传承这些成果,为的是有所创新,使我们的工作包括教育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孔子非常重视教育环境,提出“里仁为美”(《里仁》)和“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等重大命题。后来,墨子叹染丝之变、孟母三迁之事、荀子居必择乡之论、芝兰室的典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名言、风俗移人的观点,都与之一脉相承。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坚持孔子的命题,承认客观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大影响,积极推行对青少年施加良好教育的方针。从大的范围讲,党和政府一再主张:必须净化社会环境。最近,有识之士甚至提案或呼吁:把网络信息的传播,也纳入法律的轨道上,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与舆论氛围。

孔子首倡启发式教学法。他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即在“心求通而未得”与“口欲言而未能”之际,“开其意”而“达其辞”。举一个角落使之推知三个角落。《礼记·学记》得出同样的观点:“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毛泽东创立的“十大教授法”,第一条就是启发式。我们一如既往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性思维,尽量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使他们像当年的孔门弟子那样:告往知来,闻一知十。像古人所要求的那样: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总之,培养造就文化传承与创新所需要的人才,离不开启发式教学法。

孔子一面讲求“温良恭俭让”(《学而》)的获得信息的方法,一面强调“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的原则。他以中庸之道为出发点,辅之“无可无不可”(《微子》)的灵活手段,正确对待“让”与“不让”等矛盾。教学领域如此,社会各个领域无不如此,可让,可不让,可有为,可无为,此一时,彼一时。孔子的这些教学思想或处世哲学,经过我们的消化、改造,早已落实在行动上。如我们不遗余力地处理好各种事物的辩证关系,包括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进与退、顺与逆、内与外、近与远等关系,不走极端,争取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恰到好处。

孔子与弟子达成共识:切磋琢磨,不费学问之功。孔子承认与弟子讨论问题,常常受到启发,教与学相互促进。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看,千百年来,孔子的认识不断被深化与发展。从荀子《天论》提出“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妇夫之别,则日切磋而不舍”的论调,到《礼记·学记》倡导“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的观点,人们不仅在学问上,与切磋琢磨之功联系起来,而是把这种功夫,视为大到制订国策,小到布置任务的必然步骤。从《礼记·学记》宣扬“教学相长”和“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等观点,到韩愈《师说》揭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事实,人们超越教与学、师与徒等范围,打破任何界线,已经以互学互补,互勉互帮,兼善众长为无上荣耀了。

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大家,又是“循循然善诱人”的师长。他把“因材施教”与“循循善诱”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甚至运用多种方法,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不只是推崇孔子的这些方法,而是使之为我所用,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采取更为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造就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描绘宏伟蓝图,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孔子为弟子做出榜样:“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即不凭空测度,不妄下断言,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尊。孔子不只是对弟子,对所有人都起到表率作用。在历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人们效法孔子,自觉地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择善而从。尤其是不断涌现的杰出领导者,深深懂得: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兼听的基础上,才能独断,也才能增强独断的准确性。他们集众人之智,倾听不同意见,上可测天,下可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及时做出相应的正确决策。

孔子深情地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学而》)主张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他指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要求在温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新的见解。又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用)为?”(《子路》)提倡学以致用的原则;还说:“学而不思则罔(迷罔),思而不学则殆(疲殆)。”(《为政》)主张学思结合;孔子做到“每事问”,(《八佾》)“不耻下问”,(《公冶长》)主张学与问相结合;颜回赞扬孔子对自己的教育方法得当:“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子罕》)说明孔子善于处理“博”与“约”、“文”与“礼”等辩证关系,包括多与少、粗与精等辩证关系。概括起来,孔子在创办私学的实践中,充分注意事物的两个方面,透彻领悟事物由矛盾组成的真理,抛弃一点论,坚持两点论,推行两两结合的教育思想,正确处理教育方面的一系列矛盾问题。对此,我们并非在乎孔子想到多少问题,处理了多少矛盾,摆正了多少关系,而是看重他指示给我们的门经和方向。在担当文化传承与创新任务的时候,我们会按照他指示的门径和方向,争取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处理好各种矛盾关系,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教与学、学与思、学与用、学与问、博与约、才与德、政治与业务的关系。

孔子教导弟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他自己也从来不做不懂装懂的事,而是不懂就学,不懂就问。孔子带头树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良好教学风气。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他身教重于言教,修己以敬,薄责于人。孔子的这种榜样的力量,超越时空,是没有穷尽的,影响着当时的弟子、社会的各个阶层,影响着现在,也将影响着未来。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人人参与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家同样没有低估榜样的力量,不仅教师为学生作表率,而且领导为群众作表率,上级为下级作表率,家长为家庭成员作表率,大人为孩子作表率,先进带动落后,老帮新,大家努力立建和谐关系,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孔子要求弟子具备“文质彬彬”的素质,其实,文化传承与创新也要求我们必备这种素质。孔子要求弟子学习技能、技艺达到“登堂入室”的境界,其实,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样要求我们进入这样的境界。

孔子创立的一整套教育学说,是最值得珍惜的文化遗产。传承这份遗产,搞好文化创新工作,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整理古籍与文化传承创新

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兼文献研究整理专家,他参考以往的教学科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搜集整理古代典籍,修订我国第一批具备系统性的整套教材,为我国早期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增添了不可多得的重大成果。

按照《周礼·地官》的说法,夏、商、西周三代的普通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六德、六行、六艺三个方面: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其教学目标分别是:锻炼智慧以摆脱愚昧;爱人并泽及于物;述圣人之道;因时制宜;忠诚无欺;做到刚柔并蓄或宽猛相济。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其教学目标分别是:孝顺父母;兄弟友爱;和睦九族;亲于外亲;赢得朋友信任;恤弱济贫。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习礼作乐,用于提高综合素质。《礼记·文王世子》指出:“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内外兼修,使受教育者“恭敬而温文”。射箭御车,属于作战技能训练,也包括培养忠君卫国精神。习文算术,代表学习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

显然,当时的教学科目,既有综合性又有实用性,其教育方针,兼顾受教育者的道德修养、行为规范、技能训练、素质提高等,注重其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其教育目的,就是培养造就各个领域所需要的德艺双馨、文武兼备并具有普及性、实用性的人才。

到了春秋末期,在三代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孔子整理修订古代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并作为自己的教材。它们被后世通称为六经。孔子编订这六部教材,自然分别有大体的教学标准。对此,《礼记·经解》只是从宏观上给予解释:“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简易良善),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以往的教学标准,主要根据教育的普及阶段,即小学阶段提出来的;孔子的六种教学标准,主要根据教育的提高阶段,大学阶段制订的。小学阶段,一般培养普通人才;大学阶段,培养治国安邦的高级人才。

孔子破天荒地修订教材,使弟子学有所本,使自己创办的私学走上兴旺发达的道路。在此之前,不管教育内容如何丰富,教学科目多么实用,可是,并没有谁像孔子这样,高度重视教材建设,独具慧眼地编订出一套比较系统的教材。应该确认,孔子时代,教育标准大体确立,小学与大学等教育体制初步完备,教材建设取得旷古未有的成就,我国教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切无不与孔子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密切关联。

孔子喜欢评论自己修订的教材,借此表达他的教学标准、目的、作用、效果等。孔子的教学成绩,凝聚着他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

孔子编订的《诗》,就是如今流传的《诗经》。孔子指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认为《诗经》包含的思想感情是天真无邪的。毫无疑问,他的《诗经》教学,就是要培养弟子这方面的思想感情。孔子用“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八字,作为《诗经》第一篇《关睢》的评语。他主张,表达思想感情,就要符合这八字标准,一定要体现中和之美。孔子的这种审美观点,恰恰是以他的中庸之道为理论基础的。他要求人们包括弟子,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中正守常,恰到好处。由此可见,孔子把中庸之道贯穿于《诗经》教学当中。孔子认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从侧面透露他的《诗经》教学标准之一,是培养弟子通达政务、使于四方并对答如流的能力。孔子断言:“不学诗,无以言。”(《季氏》)他把《诗经》教学视为丰富弟子语言的必由之路。孔子把某一典籍作为标准语言的范本,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后世,人们仍然津津乐道“学会《诗经》会说话。”孔子曾谆谆告诫弟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他全方位地总结《诗经》的教学作用:可以培养想象能力与创新思维;可以培养观察能力、提高认识水平;可以增强合群意识和交流思想的本领;可以调适怨怒、欢乐等情感,把握美刺的分寸;可以强化事君事父的忠孝观念;可以获得许多科学知识。孔子告诫儿子:“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他认为,学习《诗经》的《周南》和《召南》,可以矫正人生初始之道。

孔子编订的《书》就是《尚书》,它与《诗经》并称“诗书”,后人就有“诗书千载经纶志”等说法。许多学者认为,“诗书一揆”,一诗一文,千古一理。孔子常常把它们的教学放在一起,如“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述而》)即孔子所讲的最流行的语言,包括《诗经》、《尚书》里的话,行礼时说的话。这条材料至少说明:孔子的《尚书》与《诗经》教学一样,其目的之一,就是用以规范弟子的语言,使之熟练掌握并运用官方话。

孔子一般将自己编订的《礼》、《乐》两部教材相提并论,以礼乐教学融为一体为主,以各自的单独教学为辅。他向弟子灌输“礼之用,和为贵”(《学而》)的思想,为他们确立“富而好礼”(《学而》)的高标准。要求他们对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不折不扣地遵循孝道。孔子质问:“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他的礼乐教学主题,就是培养弟子“仁”的品质,把最高的做人标准“仁”作为他们努力的方向。孔子曾用“尽善尽美”(《八佾》)一词评论舜时的乐曲《韶》,从中反映出他的音乐教学准则是:歌词内容健康纯正,曲调悠扬动听,追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三月不知肉味。”(《述而》)这就侧面说明:他有高超的音乐鉴赏能力,其音乐教学注重培养弟子的鉴赏能力。孔子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透露他的教学三大步骤:以学诗为修身的起点,以习礼为立身的根基,以音乐教育铸就弟子的品性,使之最终完成学业。孔子又说:“恭而无礼则劳(劳倦),慎而无礼则葸(畏惧),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尖刻乖刺)。”(《泰伯》)看来,即使弟子各自具备恭、慎、勇、直等美好品质,他也要在教学实践中,约之以礼,成之以礼。孔子曾结合礼乐教学,提出用人标准:“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进》)他把人才分成四等:先进于礼乐的君子、先进于礼乐的野人、后进于礼乐的君子、后进于礼乐的野人。他认定:缺乏一等人才,就降而求其次,选用二等人才;接受礼乐教育之日,才是迈上成材轨道之时;出身的尊卑,资质的高低并不重要。其中,也无不反映出他对礼乐教学的重视程度。孔子规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在他看来,礼是法度、准则、正道、规矩,遵循礼,是每个人的义务。必须通过礼乐教育,培养弟子承担这种义务的自觉性。孔子还指出:“乐节礼乐。”(《季氏》)即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推而论之。他的礼乐教学效果,自然是调适情感,调整各种关系。子游曾在武城开展礼乐活动,其依据就是他的教导:“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阳货》)孔子充分肯定子游的活动,说明他的礼乐教学的功效,恰恰在于调整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反问:“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他在礼乐教学中,教诲弟子:礼,不单纯指玉帛等礼物;乐,也不单纯指钟鼓等乐器。一定要重视礼乐的内容,不要只看到礼乐的形式。

孔子编订的《易》,被列为《十三经》之首。后世学者认为:“易”,就是变化、改换之意,或者说包含易简(容易知晓遵从)、变易、不易三种含义。通读《易》,我们得知,《易》的研究对象相当广泛,包括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包括人事、物类等项。由此可见,孔子《易》的教学的根本要求是:让弟子领悟《易》的研究对象当中包含的容易知晓遵从的常理、变与不变的对立统一规律等。现在看来,孔子《易》的教学,已经包含着天文、地理、哲学、生物等现代学科成分。进一步说来,孔子通过这一教学,要求弟子既放眼于宇宙空间,又面向人类社会,同时探索自然与社会两大领域的奥秘,深入研究天体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总之,孔子通过这一教学,打开弟子获得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的大门,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相传,《春秋》是孔子依据鲁史修订而成的。孔子评论《春秋》的话,几乎没有真实的记载。司马迁则把自己的《史记》,看成是与《春秋》前后相续的作品。因此,他对《春秋》的评论最多。其《太史公自序》既说明孔子修订《春秋》的意图,也间接透露孔子《春秋》教学的目的等。如认为《春秋》这部教材,首先申明三王之道;其次提出处理人事的纲领;再次提供解除疑虑的方法、判断是非的标准;第四,贯穿惩恶扬善的主题;第五,包含存亡继绝、补敝起废的用意;第六,反映万物之散聚过程,即揭示治乱兴亡规律;第七,以宣扬礼义为宗旨。其实,也依次侧面说明孔子《春秋》教学的七个目标:要求弟子推行夏禹、商汤、文武之道;尽人事以听天命;决嫌疑,定犹豫,明是非,识大体;激浊扬清,爱憎分明;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认识掌握兴亡治乱规律,以史为鉴,增强治国安邦的本领;讲求人伦纲常、礼义廉耻。照此说来,孔子的《春秋》教学,内容丰富,意义深远。

此外,依据《史记·滑稽列传》的记载,孔子对“六经”的总评语是:“《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事,《易》以神化,《春秋》以义。”这等于高度概括了他的“六经”教学的重大作用,即《礼》在于节制欲望,《乐》在于发展和谐关系;《书》在于警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诗》有助于表情达意;《春秋》凭借微言大义,纯正风俗。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委曲论述孔子“六经”教学的重大意义,与孔子对“六经”的总评语,有相得益彰之妙。其论点是:“《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等于说明孔子《易》的教学目标是:让弟子用变化的眼光,观察、认识一切,形成一切在变的哲学观点。“《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即孔子《礼》的教学目标之一:使弟子遵循人伦之常理,行为规范。“《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即孔子《书》的教学目标之一:使弟子熟悉先王之事,从中吸取从政经验。“《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即孔子《诗》的教学目标之一:增加弟子的自然、地理、动物学、植物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使之善于歌咏人、事、物。“《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即孔子《乐》的教学,在于使弟子修身立命,平和心态。“《春秋》辩是非,故长于治人。”即孔子《春秋》教学的意义是:要求弟子明辨是非,坚持原则,掌握治理百姓的方法。

不容赘述,孔子“六经”教学的经验与教训,是最值得我们记取的。

汉代以来,人们不再列出《乐》,孔子修订的六部教材,变为五部,也就是所谓的“五经”。《文心雕龙·宗经》从文体方面,阐述孔子修订的“五经”所具有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意义。该文指出:“故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誄箴祝,则《礼》总其端;纪传移檄,则《春秋》为根。”就是说,孔子修订的“五经”,是后世各类文体创作的源头。该文还从文风方面,阐述孔子修订的“五经”所具备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意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即孔子修订的“五经”,为后世作品创作提供了范本。

《文心雕龙·原道》高度概括孔子所修订的“六经”在我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赞扬孔子对我国文化传承与创新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夫子继圣,独秀前哲,镕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情性,组织辞令,木铎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即孔子继古代圣贤之后,其业绩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整理修订“六经”,类似集金钟玉磬等音乐之大成。他表达思想情感,飞扬文思与辞藻,像施教化的木铎振动,千里之外响应。又如席上的佳肴,供人品味,他的道义文章,万世有口皆碑。他写下天地之间最辉煌的人之文,用以启迪后人的才智,使之耳目一新。当然,其中神化孔子与“六经”的成分,我们可以剔除之。

简短的结论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开创的教育事业也包含着更多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因素。我们的各行各业包括文化教育领域,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师生,应该从孔子的教育实践中获取养料,搞好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越发认识到:教育领域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改革将涉及许多深水区,如高考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等。如何深入搞好教育改革?像孔子创办私学、与官学形成对垒那样,我们应该具备孔子这种开拓进取精神,积极开创教育领域新局面,取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成果。像孔子恰如其分地取舍学校功能,勇于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那样,我们必须实施具有深度与广度的教育改革。像孔子创造当时教育的最高记录、引领教育的发展方向那样,我们应该继续创造教育新纪录,继续引领教育的发展方向。我们应该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原则、方法,总结、探索出一整套更具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仿效孔子的教育精神、风格、态度,形成、完善自己的具有社会主义新时代特点的教育精神、风格、态度等。像孔子破天荒地修订教材那样,我们更应该加强教材建设,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教材,以适应培养高规格人才的需要。参考孔子的教学目标、目的,弄清孔子如何发挥教学作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道理,吸收孔子六经教学的经验与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标准,矫正自己的教学目的,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教学作用,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继续完善孔子创立的文体、文风等。

猜你喜欢
教育事业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德育管理工作
体育教学中“同题异构”突出学科素养的研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浅谈区角游戏对幼儿素质教育的作用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管理工作现状及思考
如何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高校有效贯彻落实
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与对策建议
统一坚定的思想 凝聚前行的力量
新形势下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