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摘 要:适应学科中心、知识本位的课堂教学向核心素养形成教育的快速转型,就要突出学科素养。文章就体育学科名师“同题异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探讨,旨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科素养;同题异构;教育事业;教育规律;教育情怀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5-0065-01
张家港市第十八届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的主题是:“突出学科素养,让学习真正地发生。”王红军、朱鹤颖、朱永平三位体育名师展现的是三节“同题异构”的篮球教学课,教学的内容是“传切配合”。三节“同题异构”课给听课教师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当大家还在为王老师的“精彩”示范而赞叹之时,朱鹤颖老师又展现了“精美”的教学设计,而朱永平老师“精致”的教学风格,更让所有听课教师赞叹不已,真可谓不虚此行,从中学到了许多经验。下面从“钟情教育事业、研究教育规律、奉献教育情怀”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一、 突出学科素养,让学习真正地发生
王红军、朱鹤颖、朱永平这三位体育名师,是张家港市体育教师的标杆。因为,在工作管理上,王红军老师是敬业踏实的学校中层干部;在训练业务上,朱鹤颖老师是学校运动队训练的“名教头”;在教学业务上,朱永平老师是苏州市的体育学科带头人。可以说,他们三位分别代表着张家港市体育教师(敬业、专业、乐业)的最高素养。这就是“让学习真正地发生”研讨主题的第一层境界,学习他们“钟情教育事业”的学科素养。
二、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
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期,大家所接触与了解的是“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树立“健康第一”的口号虽然常挂在嘴边,但底气不足;贯彻“终身体育”的理念虽然常记在心头,但真正落实下去与实施起来,规范性和有效性就差得很多。而这次名师展示,采取的是“同题异构”的课堂教学模式,无论是从开放性、针对性、还是实用性的角度来看,都明显地让人感觉到“跨学科渗透和重技能运用”新课程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在课堂上生根开花。
(1)“同题异构”,就是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构想创造和教学创新。这是参与上课、听课和评课的老师在比较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教研活动。因此,这样的研讨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2)“同题异构”,就是不同的老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与构思的过程中,展现个性和归集共性的过程。每个老师都有不同的教学风格,这是个性;三位老师也有教学方法处理的相同点,這是共性。“同题”不但能解决教师个人教学上的“个性”问题,还能解决教师群体中的“共性”问题。因此,这样的研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同题异构”,就是学校教研组教师集体智慧的一次展示与交流。教师个体在优化课堂教学,展示教学个性的同时,教师群体也在研究活动中得到启示,受到启发。因此,这样的研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就是“让学习真正地发生”研讨主题的第二层境界,学习他们“研究教育规律”的学科素养。
三、关注学生发展,规范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素养
“把握学科能力,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让学习真正地发生”是张家港市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的宗旨和方向。如果在研讨的时候仅仅是停留在某一个运动项目或者某一教材内容怎么教、怎么学的层面,如果仅仅是想通过这几节公开课的展示,就期待上课老师和听课老师的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得到整体提升,那么,这样的活动是不会受到大家欢迎的,同样也是起不到效果的。只有通过课堂改革经验交流会这样的平台,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实现教师教学技能的整体提升。张家港市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是第十八个年头了。参加上课的三位名师也都是从“美丽课堂,名师课堂”一路走来。回顾三位老师所具有的先进教学理念、精彩的教学环节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让大家觉得此次听课学习真的是受益匪浅。同样,也相信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也真正地发生着。大家闭上眼睛回想一下,脑海里就会出现“关注学生的发展、规范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素养”的精彩、精致、精美的课堂,这就是张家港市的体育学科精英王洪军老师、苏州市体育学科带头人朱永平老师、优秀金牌教练朱鹤颖老师给所有体育教师带来的名师展示。这就是今天“让学习真正地发生”研讨主题的第三层境界:学习他们“奉献教育情怀”的学科素养。
四、结束语
总之,教师需要具有“钟情教育事业,研究教育规律、奉献教育情怀”的学科素养。教师要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改革中,认真梳理体育课程教学的目标体系和分类体系,仔细地研究从掌握技术到技能运用的教学规律。体育教师无论从教材的选择到教学的设计,还是从学法的有效性和教法的科学性,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从教学单元计划的制订到课堂基本学练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评价功能的衡量与突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来自基层教学实践前沿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爱峰,王明献.专业化:新世纪体育教师教育发展的生命力[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02).
[2]高亮,孙庆平.浅谈体育教师专业化[J].四川体育科学,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