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拓展型课堂教学的开展与运用

2013-04-29 15:01刘平江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摘 要】课堂教学是我国师生学习交流的主要形式,课堂拓展型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有利于学生的全人发展,随着课改的深入,其价值和意义将更加突显。本文针对当今高中地理拓展型课堂教学的开展和运用进行相关探索,并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中地理;拓展型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我国师生学习交流的主要形式。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拓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应如何开展和运用?

一、创新课堂拓展的有效教学方式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拓展的形式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取的教学方式、行为手段,具体来说大概有以下几种:

1.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

教师提供一个主题,让学生自由地讨论,提出不同的见解或者对他人的观点提出质疑,从而在争辩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对拓展的问题是全面的、发展的、有条件的答案。

2.展示成果、共享信息的形式

某一个或几个小组的学生针对某个主题在上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后,在课堂上各自展示出自己的成果,摆出观点,让大家共享其他信息和思维方式,从而拓展知识。

这种形式适用于对某一问题的拓展面太宽,必须合作分工收集资料,讨论后再展示。它包括“成立合作学习小组——确立主题——分工合作——讨论统一——交流发言”的过程。

3.师生追问推进方式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设置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和追问,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提出相关的疑问,逐渐使得问题的结果趋向于答案,从而达到拓展的效果。

这种形式的过程是:“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准确确立问题——教师提出一个接近答案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再设立一个提高一点难度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直到接近答案的问题”。

二、动态把握课堂拓展的过程

高中地理课堂拓展教学要改变以教师为核心的权威型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留给学生充分的讨论与思考时间。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中的知识是不能通过教师“导向”学生的,它必须由每一个认知者主动通过其个体内部新旧经验的作用建构而成。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拓展型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学习经验和支援,帮助学生获得丰富而有质量的经验。教师的的作用是促进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动”是新课程实验背景下高中地理拓展课堂师生互动的根本。

例如:在學习“洋流的分布规律”时,在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发现洋流分布规律、推理成因的基础上,抛给学生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与大洋环流模式图不完全一样?为什么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暖流,而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寒流?启发学生讨论探究。教师通过提供认知冲突,即提供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不同的新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紧扣利于课堂拓展的生活联系点

心理学启示我们:那些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有联系的问题往往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因此在地理课堂拓展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常识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将地理课堂教学拓展的方向引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活动,提出相应的问题,能有效达到教学效果。例如:必修2“城市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展示所在城市的地图让学生加以判断,得出该城市属于组团状外部形态和多核单中心集团式内部结构;讲到城市等级划分时,给出所在省份各地市城市人口以及各县城市人口让学生加以判断。

课堂拓展教学实践证明,选择学生的关注度较高的生活素材、乡土地理问题,就是选择学生的兴趣度。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怀着热情高效学习。

四、创设适于正向激励的评价方式

在高中地理拓展课堂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提倡和强调过程性评价,摒弃过去重视静态忽视动态,注重浅层次忽视深层次的教学缺失,对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保证地理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如“大气的运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热力环流实物设计、制作三圈环流模型、制作季风环流模型、说明在地球上单圈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的演变过程”,学生可任意只完成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也可去收集已有的模型图,只要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气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即可。

在地理课堂拓展的过程性评价中,评价的主体应当多元化,既可以是教师评,也可以是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评价学生,可以更加真实,更加符合学生的表现。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可以利用校园网,开展网上评价;可以以活动课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评价;可以以学生课前演讲进行的评价。

总之,高中地理拓展型课堂教学不仅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也符合人的发展要求,符合地理学科特点。有效开展和运用地理课堂拓展教学不仅发挥学科本身与人类社会紧密联系的长处,更能体现出地理课堂拓展教学对学生的全人教育,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呼唤和核心。

参考文献:

[1]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张玉民.《组织合作学习和创设教学情景》.人民教育出版社

[3]盛群力.《学与教的新方式》.浙江大学出版社

[4]庞维国著.《自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作者简介:

刘平江,中学高级教师,现任职于福建省厦门市海沧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