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俐君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大家的印象中几乎是“坏孩子”的代名词,因此,开展充分的德育对他们来说非常必要。但是,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针对这些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上的缺陷,我们又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呢?结合教学实际经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现状及其问题;具体对策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各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对学生的德育,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及其职业道德素质等,为学生更好地进入社会、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大家的印象中几乎是“坏孩子”的代名词,他们学习成绩差,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自暴自弃,缺乏积极、主动进取的良好品质……与普通高中学校相比,中职学校的德育面临着更复杂、更艰难的处境。笔者从事中职德育多年,愿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历,略谈一下关于这个问题的心得和体会。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育工作者对德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接受高中教育的学生可以继续深造,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往往会选择就业、踏入社会,因此学生的就业率就成为衡量中等职业学校优劣与否的重要标准,这就导致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就业率。并且,在他们的观念里“就业率大于天”“德育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对学生、对家长、对学校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只要学生能从事一个好工作,就比什么都重要”……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总是会陷入“重智轻德”的怪圈,缺乏对德育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2.德育内容严重脱离学生实际,枯燥无味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曾经这样描述德育教师的工作——“教师在进行德育的时候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道德学家,对学生进行空洞、枯燥无味的道德演讲;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通过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来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素质。”
但是,不少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过于政治化和成人化的“高、大、空”标准培养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知识点枯燥无味,这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心理。学校组织的各种德育活动,也不能很好地遵循学生的德育发展规律,更谈不上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进而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良好品质。
3.德育方式死板,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同其他类型学校的学生一样,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个人经历等的不同,他们身上也存在着千差万别的特征和个性,道德修养和品质更是高低有别。但是大多数中职学校在实行德育的时候,往往采取“一刀切”“统一划一”的方法,根本就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导致教学方式死板,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二、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制订相应的解决对策
1.加强对德育的认识和理解,形成正确的德育观念和教学
态度
诚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养是中职学生学习活动中最关键的部分,但是,要想更好地实现就业、融入社会同样也离不开德育的辅助和支持。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中职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刻而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各中职学校应当充分证实德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对此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展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及其职业道德素质等,为学生日后更好地进步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完美融合,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中职学校的德育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大板块,内容不可谓不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也在所难免。哲学和政治知识的部分内容确实超出了一般学生的个人经历和日常生活范围。如果在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学生实际情况的状态下,教师仍妄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和道德修养,这无异于天方夜
谭。这不但会导致德育失去应有的蓬勃朝气,关键还会导致这门课程在学生心中陷入“万劫不复”的尴尬境地。这就要求我们德育一线工作者,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等一系列因素,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力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完美融
合,“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深对德育知识点的
理解和掌握,为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学习“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权益”这部分知识时,针对教材内容复杂以及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的状况,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街头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通过对周围人的采访和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原来德育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之中,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从而逐步摆脱以往“德育就是唐僧‘念紧箍咒的说教”等类似的不良想法和观念。此外,还可以通过自身的社会实践,加深对德育中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为日后形成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打好基础。
3.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进教学方式,搞活中职德育
同大多数学生一样,中职学校的学生身上也存在着客观的个
体差异。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客观的个体差异,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对应的德育方法,力求实现“区别对待”“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的教育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德育一线工作者彻底抛弃以往“一刀切”“一把抓”“统一划一”等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能利用各种条件开展多種形式的德育活动,提高德育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德育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比如,针对能较好遵守学校各项纪律,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品质较高的学生,学校和教师可以适当将“教育教学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上来,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良好行为品质的平衡发展;对于不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打架斗殴,不尊重老师和家长,处处违反学校管理纪律的学生,学校和老师则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呵护,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教育这部分学生上来,促使他们在各方的关怀和帮助下,逐渐改正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社会的高度发展以及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对中等职业
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职德育的一线工作者,
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必需的专业技能,而且应当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品质,促使学生的心理、学习和生理平衡发展,为他们更好地踏入社会、融入社会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和庇护。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局课题组.当前中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特点与教育思考.教育研究,1993(3).
[2]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08.
[3]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宁鸿.道德不能靠灌输.科学新闻,2000(4).
(作者单位 贵州省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