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计划与变化之间

2013-04-29 00:44颜寿春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内角四边形预设

颜寿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因此,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不是仅仅由教师执行预设方案的活动,更是师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形成 “思维碰撞、心灵互动、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这需要教师在预设的基础上还要动态地把握课堂,灵活地行走在计划与变化之间,让课堂如行云流水般地自然和谐。

一、精心预设,是有效生成的起点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没有前期的精心准备,课堂的生成必然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因此,充分的预设是有效生成的起点。

(一)未雨绸缪,为生成起航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确,现代 课堂教学仍然需要教师的充分预设,只有在备课时尽可能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预设他们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在面对学生的生成时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

(二)巧妙构思,为生成留白

传统的预设中,教师往往为了追求课的“完美”而精心设计好课堂上的每一句话,甚至要求在教学中决不容许出现“节外生枝”的情况。这样的机械教学,导致教师很少耐心地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而是一味地把学生的回答生拉硬扯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上去。此时精心设计的教案就会变成“无形的手”,捆绑了学生的思维,错失了一个又一个教育良机。如果教师在预设时能做到“以学生为本”,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和基础,巧妙构思,那就能为课堂生成留足空间。

1.留足“弹性区”,防患未然

在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个性鲜明的孩子,面对的是充满变数的课堂,而教学预设是教师“课前”的产物,很多思路是教师以自身的想法去模拟的,并非是学生内心真实的写照,这样的预设只能算是教学产业中的“半成品”。因此,课前预设应该像海绵一样有定型更富有弹性,要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巧妙预设,防患未然,才能让课堂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教师也才能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备够“应急案”,有备无患

课堂教学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小插曲”。这些不经意的“插曲”常常就会打乱了课堂的节奏,无从应对。如何能顺应万变,掌控自如,这就需要教师在预设好教学环节后,还要准备足够的“应急案”。如课前不妨多些情境模拟,多些过程假设:学生会怎么想?会如何说?又该如何引导?多多预备一些辅助性的问题和点拨诱导的计策,才能使预设更有深度,在课堂上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二、灵活驾驭,是有效生成的中心点

课堂总是充满着未知数,每位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总会有他们自己的发现。教师不可能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当学生的回答偏离了预设,教师要沉着冷静,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一切以学生为主体,顺学而导,灵活驾驭,促进有效生成,为预设增添光彩。

(一)善待意外,演绎未曾预约的精彩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意外”是课堂的生长点,是好课的亮点,也是对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一种考验,如果教师能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也许它将会成为课堂的另一个精彩之举。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时,笔者出示了一道题目:两个小组去植树,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植7棵,第二组有8人,平均每人植5棵,这两组平均每人植几棵?

学生列式为:(8×7+8×5)÷(8+8)=6(棵)。

这时有位学生提出疑问:老师,能不能用(7+5)÷2来计算?

乍一听,得数真的相等,用这种方法也行,但其他同学都一脸茫然。于是笔者顺水推舟提问:到底能不能?为什么?之后,笔者又把“第二组有8人”改为“第二组有9人”,问学生还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来解答。这时学生发现不能按第二种方法来做,这样无法求出平均每人植几棵树。于是得出规律:当两个份数相同时,可以把两个数相加除以2,进而引申为当三个份数相同时,也可以用三个数相加除以3……通过这样步步追思,学生对“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巧化尴尬,彰显峰回路转的从容

课堂上,很多时候学生没有按照教师预设的轨迹行走,甚至南辕北辙。面对这些“旁逸斜出”,教师是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硬赶,还是顺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循循善诱呢?答案显而易见。其实只要教师细心体会,用心处理,就能化尴尬为精彩,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在探究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后,笔者问学生四边形的内角和会是多少。

生:长方形和正方形内角和都是360°,它们是四边形,那四边形内角和也是360°。

生:我在四边形里画一条线,变成了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那四边形内角和就是360°。

笔者表扬了这两位机智的同学,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不同意,他说:“我在四边形里画两条线,就变成了四个三角形,那内角和就是720°。

听了他的解释,笔者犯难了,他说的也有道理,那多出来的360°是哪里的呢?笔者把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大家讨论交流。最后学生研究得出了在四边形里画两条对角线,它们的交点处正好形成两个平角,这不是属于四边形的内角,因此计算的时候要把这360°去掉。

这次的意外缘起于学生一次错误的“发现”,这个错误本身富有研究价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全班学生参与讨论,最后找到症结所在,即使错题也能变废为宝,得到了非常珍贵的生成性资源。

三、及时捕捉,是有效生成的突破点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学智慧,及时去捕捉细节,巧妙引导,见微知著,增加有效生成,成就精彩课堂。

(一)在学生困顿处点拨,搭桥解围,促进生成

当学生有了“疑问”或“问题”时探究才有方向和动力。关注课堂教学的细节,首先应从关注学生的问题开始。当学生提出“疑问”或“问题”后,教师一方面要予以表扬、鼓励,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及时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完善、细化,使之更有利于凸现问题的实质;同时还要善于点拨、引导,做到“准”与“巧”。

(二)在观点交锋处深化,引导点拨,丰富生成

学生的经验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必然存在着差异,甚至会出现截然不同的观点,这就为课堂的互动生成提供了可能。教师若能抓住这些契机,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在思维的碰撞和交锋处引导点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例如,在一节二年级练习课上,笔者出示这样一道题目:小红家离学校5千米,小明家离学校3千米,小红家到小明家有多远?

刚出示完题目,大部分学生就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5+3=8(千米)。笔者没发表任何意见,不一会儿,另一名学生起立说:“老师,我和我们班的余丽娇是同一个小区的,她家离学校2千米,我家也离学校2千米,那我们两家应该就是相差4千米了,可是我们两家就在同一幢楼里,哪有4千米啊?”此话一出,一半学生倒戈了,觉得她说的有理,都认同这种方法。结果支持第一种和第二种的同学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笔者让他们用线段图画出各自的算法,追问:“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情况?”学生已经领悟到由于方向不同,计算方法和结果也不同的道理。接着笔者又适当追问:“还有别的情况吗?”有学生提出可能两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于是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反馈。学生眼中充满了探究的欲望,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

四、扩展练习,是有效生成的延续点

练习是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温故知新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扩展练习,可以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蕴含童真的趣味性练习,在体验中生成

教师要想力图改变练习中的单调形式和沉闷气氛,就要尝试利用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的课件、投影或图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情境,将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的练习有目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智慧的火花,促使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领悟数学知识的乐趣。

(二)贴近生活的实践性练习,在探究中生成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为此,在进行练习设计时,教师应该创设与生活贴近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和探究者。

(三)关注发展的分层性练习,在开放中生成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传统的练习设计往往是“一刀切”,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而新课标要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倡导因材施教。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鼓励学生敢于发散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大胆创新。

例如,在教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设计了这样几道习题,使之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1.看图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答对得★)

2.请同学们估一估,要给下面这个花圃围上篱笆,这篱笆大约要多少米?说明理由。(答对得★★)

生独立思考后反馈:要比20米长一些。

因为花圃有两条边虽然有点弯了,但它接近长方形,而长方形的周长是(6+4)×2=20(米),所以比20米的周长长一些。

3.小刚学校的校园如下图的形状,在南面留出30米长做校门,其余边上砌成围墙,求围墙的总长度是多少米。(答对得★★★)

学生练习时,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题目进行训练。对学生练习的弹性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各有所获,不同程度地享受成功的乐趣。

总之,如何关注生成,有效调控,灵活地行走在计划与变化之间,营造真实自然的灵动课堂,需要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深广的教学智慧,也需要长时间的锤炼和打磨。笔者不敢奢求能做一位伟大的教师,但愿能成为一位巧匠,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全方面的满足和发展,让课堂散发和谐与美丽。

(浙江省温岭市横峰小学 317502)

猜你喜欢
内角四边形预设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三角形分割问题
圆锥曲线内接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四边形逆袭记
4.4 多边形和特殊四边形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