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敏
一、 研究背景
随着多媒体、电子白板的普及应用,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用幻灯片代替板书的现象,教学设计的重心也落在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探究活动、加强有效合作等上面。虽然多媒体的使用,使教学流程更加流畅、教学容量大大增加,但由于内容分散于各幻灯片中,幻灯片又经常切换,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学习内容,不能反映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缺乏整体的印象和反思学习的载体。虽然有些教师的板书通过幻灯片或电子白板呈现,但由于缺乏精心设计,没有思维的深度,导致学生像看电影一样,很难形成思维冲击和记忆的持久性,课堂效率不高。
新课程理念下,科学课更关注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过程和方法,若用多媒体代替幻灯片,教学内容需要精心预设。新课程倡导充分利用师生交流中生成的教学资源,而生成的过程充满了变化,“预设”与“变化”必然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随着科学新课程的推进,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理念的深入,很多教师更多的是考虑如何上好展示课、观摩课、优质课,较少考虑一节课的板书如何设计,导致教学中难寻精心设计的板书。人们在不知不觉的追新求异中,淡忘了一些优良的传统,我们得学会选择与传承,在传承中学会创新。新课程科学教学中,为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在更新教学理念、引进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同时,我们必须重视并优化板书设计,以提高课堂效率。
二、优化初中《科学》板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板书设计要充分体现前概念对学生的影响,提高课堂效率
前概念是前科学概念的简称,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又形象地称之为日常概念,它是指个体在没有接受正式的科学概念教育之前,在日常生活中感知的相关现象,
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而形成的对事物的非本质的认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总存在这种情况:学生带着前概念来到课堂上,教师死板地向学生灌输一些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的概念,这些东西很快被遗忘,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头脑中的不少前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建构与掌握。这样的前概念,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资源。 我们应把这种“资源”作为让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前概念中生长出新的科学概念。
例如,华师大版(下同)八上《惯性》教学中,力对惯性概念的形成有负作用,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板书设计时,可作如下处理。
2.板书设计要促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实现跳跃,提高课堂效率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确定发展与教学的可能关系时,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其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要借助成人的帮助,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实践证明,只有课堂板书的内容里,既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知识,又包含一定“份额”的未知知识,才能促使学生建立稳定的学习兴趣,揭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内部联系;对教师来说,要设计好板书模式,帮助学生突破“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释疑过程中,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顺利突破“最近发展区”。
例如,《欧姆定律》教学中,定律的得出是体现科学探究过程的良好素材,笔者沿着“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操作——数据分析——交流表达——归纳小结”的顺序展开教学。板书设计以电路图为平台,巩固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遵从学生的认知心理,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最近发展区”;借助板书,逐步引领学生探究、分析,得出结论,根据预先设计,在黑板上逐步添加本节的相关内容,增强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逻辑性;对称的布局,不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有利于促进左、右脑协调运用,开发大脑的潜能。板书如下:
3.板书设计要实现“信息的交合”,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科学》新课标课程整合的特点是:将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过程、方法与能力相结合,并力求反映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互动与联系,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全面地理解科学,提高科学素养。故在板书设计中,以某个或某些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整合,使之立体化、网络化、规律化,达到以简驭繁、见微知著的效果。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构建知识网,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空气》一章的复习课,其板书可作如下设计。
一面优化的板书,不但能准确传授科学知识,而且也能反映一个教师的知识水平、科学态度、思想品质等。因此,板书的设计与运用,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责任编辑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