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科任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物理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更多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学会了解题的方式方法,培养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就促进了物理教学中的良性循环。因此,在高中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促使其问题意识的产生。
一、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高中物理课堂里面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还不是很普遍,很多同学还是被动式地学习。他们常常只是根据物理教师设计的问题来思考,很少主动提出问题,然后思考和合作探究。我们知道,新课改倡导还课堂主动权于学生,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课堂的策划者、主导者。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的弊端。物理课不仅要动脑,动手也是必不可少的。高中的物理课堂里有很多的演示实验,但是如果只是物理老师做演示、学生观看的话,学生往往兴趣不浓,缺乏积极性,不深刻。因而我们要尽量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动手做,动脑想,体验演示实验的过程,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做一些这样的尝试。例如在物理“动量”一章讲解动量定理这一节时,我把一个鸡蛋带到了课堂上,并创设出这样的情境:同学们都吃过鸡蛋、了解鸡蛋吧?同学们的答案是肯定的。然后我再让班上的某一位同学将一个生鸡蛋举到一定的高度,就此来问班上的同学:假若鸡蛋落在桌面上会不会破呢?同学们马上知道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教师再在桌面上放一块大海绵,等鸡蛋落下碰到海绵后反弹起来迅速再将鸡蛋捉住。奇迹发生了,所有学生的头脑中闪现出疑惑:为什么鸡蛋落在桌面上会破,而当鸡蛋落在海绵上时为什么不会破?物理教师通过这个演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带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学习动量定理,物理课堂的教学就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生活。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和高中的一些物理知识相关,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一些小朋友吹肥皂泡,但我们常常是看到肥皂泡开始时上升,随后便下降,这是为什么呢?又比如:热凉粥或冷饭时,锅内发出“扑嘟、扑嘟”的声音,并不断冒出气泡来,但一尝,粥或饭并不热,这是为什么?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结合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反过来,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细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联系到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去加以分析和解释,就能够提高观察、分析及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升我们的物理问题意识。
三、培养学生从教材出发,针对课本提出问题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学教材然后提问。一开始,教师让学生提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是易于发现和解决的问题。如:这一课的重点是什么?教学目标是什么?通过阅读教材,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教材上的插图和内容有什么关系?等等。例如,在学习引力常量的测定时,教师通过自己的课堂设计可以对学生进行巧妙的引导,引导学生对实验的原理、实验器材等进行研究,让学生在互动合作的学习氛围中提出问题。如:万有引力恒量是谁首先测量的?万有引力恒量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在现实生活中,两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我们怎么无法观察到呢?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再加以表扬,鼓励更多的同学结合教材提出问题。当然,物理课堂教学是并不局限于提出问题的,还要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物理课堂教学,让学生收获了成功后的喜悦,树立起了学好物理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了高中物理教学的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