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松
〔关键词〕 美术教育;现状;对策;
大成智慧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6—0061—01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那么,当前我国学校美术教育实施的状况如何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 儿童阶段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注重体验和实践。但部分美术教育工作者认为,儿童早期的涂鸦行为没有任何意义,与其任由学生自由发挥,倒不如及早地进行美术技能的训练。事实上,儿童的这种自发式的绘画行为,是他们认识世界、表达自身思想情感的反映。起初,他们只是希望在涂鸦的过程中获得心理满足。逐渐地,他们就能学会通过涂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从成人的角度来看,其绘画作品显得非常怪异、稚嫩,其中却不乏对三维世界的表现。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他们绘画的复杂性会逐渐增强。如,在画房屋时,他们会主动地添画门窗,在画树木时,他们会利用小鸟、云朵等进行点缀。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审美规律和美术学习规律。在幼儿进行绘画时,教师应尽量不予干预,并鼓励他们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应灵活运用影像、范画及故事、游戏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分析、比较与联想,鼓励他们充分发表自身的感受与认识,使其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 青少年阶段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重视学生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美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但目前的初中美术教育状况并不令人乐观。虽然不少教师也提出了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美术奠定基础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以知识与技能传授为主,未能实现美术教育的多种功能。诚然高中美术课程注重美术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通过美术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学习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但实际教学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背诵和临摹成为学生应试的捷径。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设计教学内容,并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与创造,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表达思想和情感,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三、“大成智慧学”的启示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众所周知,我国在“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实际效果却并不能令人十分满意。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其一,教育体制存在问题,办学模式缺乏创新性。如,虽然学校美术教育的理念、方式等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并未摆脱应试教育的影響。其二,教育教学的改革应当经历一个“整体—局部—整体”的过程,仅是某一方面的微调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现状。为此,钱学森先生提出了“大成智慧学”,即打破行业之间的界限,实行学科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具有很多相通点,适宜进行跨学科教学。教师应打破思维定式,寻找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接点,设计出能够突出美术学科特点的综合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跨学科的学习活动。
总之,美术课程的改革不能浮于表面。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与运用,而且还要研究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美术的权利,并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做到因材施教,以美育人。
?? 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