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了“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又加以具体化,可见“注重积累”的导向是很明确的。那么,如何加强语言的积累呢?笔者认为,摘抄是学生积累语言的一种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方式。
目前,绝大部分语文教师都要求学生进行摘抄,但因为缺乏正确的指导,不少学生将摘抄当作完成任务去看待,很少去理解、揣摩和运用。这样的摘抄仅仅停留于“摘抄”,这些摘抄无异于把别人的东西挪动了一下位置,对自己而言是一种摆设,对阅读和写作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老师的良苦用心付之东流,摘抄的价值也荡然无存了。
老师在指导学生摘抄时,应从摘抄的意义、摘抄的内容、摘抄的方法、摘抄的评价等方面加以引导,只有真正发挥摘抄的功效,才能提高积累的质量,才能达到厚积而薄发的目的。
一.摘抄的意义
学生对摘抄的认识程度决定了学生对待摘抄的态度,此态度又直接决定了摘抄的质量,所以,摘抄前要让学生明白摘抄的意义和作用。
一是记忆效果好。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在“厚积”的过程中,由于人天生的遗忘特性,仅凭大脑的储存,定有相当的知识会无形地溜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下来,知识便会加以固化,保存得好,会陪伴一生;况且“抄”的过程远远比“读”的过程要“记”的牢,“记”的深。
二是满足个性需求。摘——抄,先“摘”再“抄”。由于有“摘”的过程,就避免了抄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内容、方式大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所需去选择。
此外,学生若养成了摘抄的习惯,便也养成了人生的一大好习惯,终身受用。
二.摘抄的内容
学生该摘抄一些什么内容,才能丰富语言积累呢?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文是最生动的例子,每学完一篇课文,都应要求学生摘录寻找课文中的妙处,这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也是学生本人个性化知识的一种储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量,这个量的提升主要来自课外,因此班级可设立图书角,进行资源共享,学生选择的课外读物就丰富了,摘抄的范围便广了。
词句段篇相结合。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摘抄的内容应因文而异,不必拘泥于一点。例如:摘抄不懂或易错的词语或成语;摘抄常用谚语、歇后语和名言警句;摘抄形象生动或说理透彻的句段;摘抄精美的开头、过渡、结尾;摘录一篇文章的情节片段或概括的文章主题。
三.摘抄的方法
摘抄是一个过程,如何使过程优化,必定涉及到一个方法的问题。
第一,摘抄要有计划性。摘抄的内容不能完全“天马行空”,这样对学生组织积累的语言没有好处。最好能根据教材及教学实情进行分学期、分阶段、分类别组织,如这一月摘抄写景类,下一月摘抄写人类等,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第二,要归类整理。随着时间的累积,摘抄的内容也随之增多。如果不归类整理,识记、运用起来则杂乱无章,劳神费力。因此在摘抄之前,就应指导学生对摘抄本进行“布局”,留下相应的空间来分门别类:词、句、段、篇就应该摘抄在相应的词、句、段、篇空间里;句则可分为名言警句、描写句、哲理句……开头段、结尾段等各得其所。最好设计目录,这样可快速地进行查找。
第三,要创造性摘抄。创造性的摘抄不是照本宣科,不是一味誊抄,而是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得出个性化的概括、感受等。例如,文章以情节曲折称奇,学生摘抄时只需对相应的情节关键处进行整合,而不需全文摘抄;文章以讲理致胜,则需摘录其论证思路即可;文章以启发读者思考为主,则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即可。这些创造性的摘抄,自主性强,收效显著。
四.摘抄的评价
摘抄只是手段,积累、运用才是目的。如果没有一系列保障措施对摘抄进行检测、评价,摘抄也会变得低效,甚至无效。老师可通过评比、背诵、运用等方式来加以保障。
第一是一周一评。小组长负责登记摘抄的数量和卷面情况,教师对摘抄的内容、形式、自主加工程度等质量因素进行评比,好的进行展览,差的要求改进,让学生有纪律约束,明白摘抄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要锲而不舍,精益求精。
第二是课前背诵。只抄不背,知识还是别人的。教师每节课前花两三分钟抽查学生背诵,日复一日,形成制度,让学生不断增强“摘抄不求多,但求能记住”的意识,真正达到积累的目的。
第三是实践运用。学以致用,这是教学的至高境界。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把握合适时机,设计形式灵活的语言练习,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摘抄的内容,并完成把摘抄的内容进行内化的过程,这将会大大促进学生有效甚至高效的积累。
总之,教师如能对学生的摘抄进行科学的指导,培养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摘抄习惯,那将会大力提高学生积累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盛志勇,教师,现居广东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