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最蓝的眼睛》看母爱缺失下的扭曲心灵

2013-04-29 07:46田燕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

田燕

摘 要:《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融合了种族问题和儿童成长问题。小说体现了对爱的呼唤,从反面揭示了亲情缺失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本文将以小说中两个孩子与母亲的关系来论述母爱的缺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所造成的的影响。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母爱缺失;扭曲心灵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178-02

一、引言

托妮·莫里森(1931~)是当今美国最有影响的黑人女作家,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作品揭示了在美国种族压迫的大背景下,白人文明与黑人传统之间的矛盾冲突,探讨黑人获得自由人格的出路。她的作品始终关注黑人妇女这一边缘弱势群体,始终以表现和探索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为主题,对美国文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短篇小说《最蓝的眼睛》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历经多年的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终于演变成波澜壮阔的黑人权利运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当时黑人为找回自己的审美标准,正在掀起一场“美丽黑人”运动。但是针对白人社会传统地认为“黑人丑陋”的观点,一些黑人只是简单且得意地提出了“黑人是美”的口号。而在莫里森看来,身体美是一种白人的价值观,即使按照这一价值观把“黑人丑”变为“黑人美”,本质上却表明了黑人肯接受白人的价值观,本身便是一种无可救药的奴隶制。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莫里森创作了自己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故事的灵感来自于她和一位女孩在学校里的对话,这个小女孩渴望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她曾经以此写过一个童话并在和朋友一起组织的“文学俱乐部”朗读过。若干年后《最蓝的眼睛》出版发行,已经不再是一个神奇的寓言故事,而是一部把神话色彩和政治敏感有机结合起来的独特作品。莫里森也为这个故事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要对她的黑人同胞引起振聋发聩的作用。

《最蓝的眼睛》也是美国成长小说中的范例,融合了种族问题和儿童成长问题。小说体现了对爱的呼唤,从反面揭示了亲情缺失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本文将以小说中两个孩子与母亲的关系来论述母爱的缺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佩克拉、裘尼尔两个孩子是作者在小说中塑造的不同类型的黑人孩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母性关爱的缺失,因此给人物的成长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命运的发展奠定了悲剧性因素。

二、《最蓝的眼睛》故事简介

《最蓝的眼睛》讲述的是一个年仅11岁的黑人少女佩克拉·布里德洛夫,因为相貌平平,不被家人、同学和邻居喜欢,生活压抑,于是便梦想着能有一双像白人姑娘那样美丽的蓝眼睛,幻想着变成跟秀兰·邓波儿一样人见人爱的姑娘。然而美好的梦想与丑陋的现实有着太大的反差。佩克拉在学校受同学欺负;在小店购物遭人嫌弃;母亲当着外人的面打骂她;父亲又强奸了她,怀上了身孕;在她去寻求帮助时,又被人利用。佩克拉精神错乱,心智疯狂,她出现了幻觉,相信自己真的拥有了一双十分美丽的最蓝的眼睛。在作品中,莫里森深刻指出一直处于边缘状态的黑人女性在阶级、性别和种族等多重压迫下,成为了一群游荡在白人世界里却被白人蔑视、忽略的群体。通过对小女孩佩克拉的悲惨命运的刻画,莫里森强调了重建黑人种族身份,保留黑人文化的重要性。她呼吁黑人同胞,黑人民族要想生存、发展、壮大下去,除了拥有政治权利和经济独立以外,必须保留住黑人文化。

小说描述了佩克拉的成长与毁灭,也间接描写了她的父母的成长背景。他们都是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中长大,根本不懂得怎样去关爱他人,怎样去赢得关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佩克拉,情感需求遭到忽视,缺乏自我价值,她只能在不现实的身份渴望和幻想中得到暂时的解脱。

三、母爱缺失下扭曲心灵的具体表现

感受爱才能创造爱,只有让儿童感受到家庭、亲人、长辈和社会的关爱,才能期待他们产生亲社会的情感、作出亲社会的行为。“黑人母亲是黑人文化的传承者,她们应该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环境下学会如何养育孩子保护孩子,指导孩子在种族歧视下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并向种族歧视主义发出挑战”[1]。然而生活在一个以白人文化占绝对优势、对黑人充满偏见和歧视的社会中,一些黑人女性的心灵发生了裂变和扭曲,开始将白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强加在自己身上和自己的孩子身上,否认自己的黑人身份。

(一)佩克拉和波莉

佩克拉的母亲波莉就是这样的黑人女性的代表。波莉随着丈夫乔利从南方来到北方,这里种族歧视盛行,白人文化充斥,生活在此处的一些黑人女性已经将白人的价值观内化。她们嘲笑她的头型,她的口音,她的穿衣打扮。孤独、空虚、倍受他人歧视的波莉,只好从电影中寻求慰藉。由于受到电影中白人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中,波莉也接受了白人的审美观念和白人的文化价值观。她用白人的审美标准审视自己时,她变得丑陋了。通过和电影中的白人俊男美女相比较,同样,她感到丈夫和孩子也变得丑陋无比。当她看到刚生下来的佩克拉,她不禁感叹,“上帝啊,她真是丑”。

特别是波莉在一家有钱的白人家里找了一份固定的女佣工作后,她充分享受着白人美丽、井然、清净的生活以及人们的赞扬。波莉把这种美好有序的生活仅限于她个人的小世界,并不把它带给库房的家里,也不带给她的孩子。她自认为尽了母亲的职责,每天努力工作养活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她没有母性的关爱,只有威严的惩罚。“在她儿子心里她敲打出离家出逃的强烈愿望,在她女儿心里她敲打出对长大成人,对世人,对生活的恐惧。”[2]当可怜的佩科拉不小心打翻了白人雇主家的馅饼时,她不仅没有关心自己的女儿是否烫伤,而是歇斯底里地打骂她,却把被吓哭的白人小女孩抱在怀里百般安慰。她宁愿把全部的爱慷慨地给了白人的家和白人的孩子,成为白人最忠实的奴仆,而不愿给自己的黑人之家一点点温情。波莉也曾告诉自己要爱自己的孩子,特别是第二次怀孕时,她经常像好朋友一样与肚子里的孩子说话。但是在白人文化的浸染下,波莉从心灵深处排斥自己的黑人之家,排斥黑人自我。她已经从意识形态和精神上被白人文化所驾驭,丧失自己的本土文化,也丧失了黑人自我。

在波莉的影响下,女儿佩克拉产生了对蓝眼睛的渴望。她羡慕电影明星秀兰·邓波儿,认为自己的不幸都是因为没有邓波儿那样的白皮肤、蓝眼睛和金色的卷发。11岁的佩克拉缺乏必要的关爱和指导,在盲目追求蓝眼睛的过程中却遭受着各种打击,特别是父亲的强奸将她推向了毁灭的深渊,而最终精神失常。而这一切与波莉分裂的人格,对孩子、家庭的冷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波莉具有健全的人格,能给与孩子作为母亲应有的关注,并能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大环境下指导孩子保护孩子,那么这场悲剧就有可能避免。然而正是由于她对白人文化的顶礼膜拜,对自我身份的否定,才没能阻止这场家庭悲剧的发生。

(二)裘尼尔和杰萝丹

裘尼尔的母亲杰萝丹是黑人母亲的另一类代表,她肤色较浅,受过白人的伦理教育,接受白人的文化价值观,认为自己是“有色人种”而不是黑人,时刻警惕着不与下层黑人们来往,并且为能与其他黑人保持距离而倍感骄傲。她远离下层黑人,实际就是远离黑人文化。她像其他很多浅棕色的黑人女性一样,一生都在与自己抗争,极力抛弃纯真简朴的本色,可怕的纯真情感和一切自然的人类感情。她认为这样就可以否定黑人身份,抛弃黑人文化,融入到白人社区中去。

杰萝丹从不对家人表露情感,却对一只和她一样洁净安详的小猫充满感情,即使在他生了裘尼尔之后仍是如此。她不让孩子和黑人孩子玩耍,整天将孩子梳洗地干干净净;她不许她的孩子哭闹,只要他的需求是物质性的——舒适与温饱,她总能满足。她不和孩子谈笑逗乐,也不亲吻溺爱,可是孩子其他方面的要求他都予以满足。等裘尼尔渐渐长大之后,也觉察出母亲对他和对猫的态度不一样,于是就学会了如何把对母亲的仇恨转嫁给那只猫,并从小猫的痛苦之中获得一些快乐。同时裘尼尔为人霸道,喜欢欺负女孩子。小说中描述了裘尼尔将佩克拉骗入家中并加以捉弄。当他看到小猫在佩克拉的抚摸下露出了与他母亲抚摸时一样的表情,突然大怒,并将小猫虐待致死。在佩克拉悲剧的人生中,具有扭曲心灵的裘尼尔等人其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生活在同一社会环境中的青少年,有些人具有较高的攻击性,原因在于他们通常生活在能够培植敌意和反社会行为的家庭环境中。[3]裘尼尔小小年纪就充满着仇恨,并以极端的方式释放出来,这是一种极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反映了他的扭曲性格。而杰萝丹作为母亲,缺乏对孩子的关爱,应该是造成这种扭曲心灵的直接原因。她对孩子只有物质上的满足,而没有精神上的抚慰,忽视了孩子是需要陪伴和关爱的未成年人。母爱的缺失滋生了孩子的仇恨,而扭曲的亲子关系进一步导致了孩子扭曲的个性。

四、结语

《最蓝的眼睛》反映了莫里森对美国黑人生存状况的深切焦虑,通过黑人小女孩的悲惨结局,莫里森试图唤醒她的黑人同胞,只有在白人主流文化中保持黑人的传统文化和自我,才能保持黑人家庭和黑人文化的完整性。在种族歧视的大环境下,黑人孩子显得格外脆弱。如何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关爱,尤其是母亲的关爱与呵护。波莉和杰萝丹表面上虽然代表着两类不同的黑人母亲,但她们都迷失在白人文化中,本质上都没能尽到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关爱和指导。虽然佩克拉是小说中极具悲剧色彩的主人公,但裘尼尔只有物质满足没有情感满足的生活同样令人痛心。就像小说中所传递的:一个没有爱的环境好似贫瘠的土壤,培育不出健康的果实。然而与佩克拉和裘尼尔相比而言,故事的叙述者克劳迪娅和姐姐之所以能在和佩克拉同样的生存环境中健康的成长,是因为她们拥有家庭亲情,拥有父母的爱。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关怀是不可替代的,母爱的滋润有利于孩子心智的健康成长,这是全人类所共知的。在当今强调文化多元性和文化差异性共存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作品中的儿童成长主题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Andrea OReilly “.Toni Mollison and motherhood”,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5.

〔2〕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

〔3〕大卫·谢弗.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六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最蓝的眼睛
《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命运分析
《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书写
《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女性叙事声音的建构
探索《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家庭悲剧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身份探究
叙事伦理视阈下解读莫里森《最蓝的眼睛》
解读象征意象在《最蓝的眼睛》中的运用
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之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从创伤理论角度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