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妮·莫里森是美国杰出的非裔美国女性作家,原名伊·安东妮,1931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洛伦城一个黑人家庭,父母对黑人音乐的热爱深深影响了她,这对她接受黑人民间文化,培养强烈的民族情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的作品避免涉及了白人与黑人的直接冲突,取而代之的是,她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描写了黑人内部种族主义引起的整个黑人社会的扭曲。与此同时,她根植黑人传统文化,力图警告非裔美国人们,挣脱民族之根只会带来自我的迷失和身份的丧失。莫里森开始创作第一部作品《最蓝的眼睛》是在与牙买加建筑师哈罗德离婚后,并于1970年出版。这部作品一经问世便引起了美国文坛的极大重视和青睐。在1993年,莫里森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家。
首部作品《最蓝的眼睛》描述了黑人女孩佩科拉苦苦挣扎于社会边缘的悲惨经历。她痴迷于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却遭受了来自族内族外的双重压迫,最终陷入到疯癫的状态。莫里森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黑人凄惨的生活现状,展示了他们在白人主流文化冲击下的审美异化和自身文化的迷失。这部作品所体现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出色的艺术效果与象征意象的运用有着直接和重要的联系。此作品象征意象俯拾即是,成为小说的语言工具,是推进故事情节变幻发展的脉络,是体会和挖掘小说主旨思想和文化内涵的重要媒介。本文着重分析作者在构建小说的背景和结构,塑造人物形象及展现主题三个层面象征意象的运用。
一、背景和结构中的象征意象
金盏花意象首次出现是在小说的开端,关于佩科拉的故事还没有开始。在第一段文本中,金盏花被提及了三次。随着每次的出现,本身的意义越来越深化。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一句话中,“1941年的秋季,金盏花没有发芽。”此处金盏花所体现的是它的本意,即一种普通而坚韧的花朵,在本应发芽开花的秋季却保持安静,不禁让人疑惑。接着写道“当时我们以为金盏花发不出芽是因为佩科拉怀了父亲的孩子。”所以对于克劳迪娅和弗里达而言,金盏花不发芽是佩科拉和她父亲乱伦的结果,而她孕育的新生儿似乎也注定不会存活。不知为何金盏花好像成了生命的代名词。可并不是只有她们的花没有开,所有人的花都没有开,“连湖边花园里的金盏花那年也未发芽。”也就是说,金盏花不仅在黑人的土地上未发芽,就连在白人的土地上也是如此。如此金盏花仿佛更是黑人生命的象征。因此,作者通过金盏花意象形象地构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对黑人无情伤害的社会。
而在小说结尾一段,金盏花意象再次出现,“我甚至认为当年全国的土壤都对金盏花存有敌意。在这片土地上某些花卉是不宜生长的,某些花籽得不到土壤的养分,某些植物在这片土地上结不出果实。”在结构上,首尾呼应,使得小说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在主题上,更突出了文化殖民对脆弱的黑人女性造成的毁灭性的伤害。成年的克劳迪娅说“当年我并未把种子埋得太深,而是土地的原因,镇上土壤的原因。”在她看来,她们种的金盏花未能出芽才导致佩科拉的孩子死去。所以当佩科拉最后疯癫的时候,她们“试图对她视而不见,从不离她太近。并不是因为她疯疯傻傻,令人厌恶,令人惧怕,而是因为未能助她一臂之力。”一方面金盏花构筑了一个自然环境,克劳迪娅的力量太过渺小,仅凭她自己无法改变植物失常现象。另一方面,金盏花构建了一个社会环境。成年的克劳迪娅对发生在佩科拉身上的悲剧进行了反思,她意识到佩科拉不过是整个黑人社团的替罪羊。对于生活在美国的全部非裔黑人来讲,他们都是白人主流文化的受害者。为了减轻自己受到的种族歧视和压迫,他们俯视自己的同胞,以此寻求像白人那样高高在上的感觉,使同胞沦为受害者的受害者。因而一双蓝色的眼睛不过是佩克拉无法企及的梦想。她犹如坚强却卑贱的金盏花,任其如何努力都注定一无所获。金盏花未发芽就是她梦想幻灭,走向毁灭的象征。
四季意象贯穿整部小说,在背景和结构的构建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首先四季的循环反复象征着黑人女孩在白人主流社会凄惨遭遇的不可避免性和重复性,就像四季的更替,自然正常,无人在意。虽然克劳迪娅和弗里达的确表达了对佩科拉的关心,但就如人们对四季更替的束手无策,作为黑人女孩,她们对现实社会更是无可奈何。除此之外,四季以非自然交替的顺序作为小说每个章节的题目,这象征着当时社会混乱不堪的状态,佩科拉遭受的反常经历。在秋季,佩科拉完成了身体上的成熟,她也开始了追寻自我身份,追寻美丽,也有了疑惑,“该怎么办呢?我是说,该怎么做才能让人爱呢?”而冬季和春季就成了她追求美的自我认知的季节—— 一双蓝色的眼睛。在寒冷的冬季,她受尽老师的忽视,同学的蔑视,杰萝丹的敌视,这一切迫使她面对海市蜃楼般的白人审美标准。在复苏的春季,她面对的却是比外界的欺压更为残酷的母亲。她的母親,作为一个白人家庭的佣人,为了她的白人“女儿”而掌掴了黑人女儿。母爱的缺失,使得佩科拉更沉醉于蓝眼睛的拥有。在繁花似锦的夏季,佩科拉却被父亲强奸,随之而来的是孩子的死亡,她变得疯狂,终日生活在幻想的蓝眼睛世界里。至此,骚乱不安的黑人社会鲜明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此外,儿童初级读本《迪克和简》在小说的背景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它所描述的是完美的白人中产阶级家庭模式:强壮的父亲,慈爱的母亲,两个孩子,还有可爱的猫和狗,他们和谐温馨的生活在一间绿白两色的房子里。作者在故事开端列举了这一读本的三种不同排版。第一种是以规范的形式书写的;第二种节奏加快,省略了标点符号;第三种是完全混乱的,省略了标点符号和空格。三个版本并列在此,以从有序到无序的安排象征着佩科拉从正常的精神状态到疯癫的转变,突出强调白人主流文化对于黑人而言毫无意义,带来的只是家庭的动荡不安,黑人心灵的扭曲,黑人自身的毁灭。这一读本不仅出现在小说的开始,而且在正文每一部分的开端都会有一个它的片段,这说明白人的家庭文化已遍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并和小说中所讲述的佩科拉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可见,《迪克和简》,作为白人价值观念的一种象征,在当时的黑人社团中是多么的不合时宜,可又是那么普遍、重要,每个黑人都在努力的迎合,不惜放弃自我,压迫同胞。正是这种种族内部的种族主义使得白人种族主义如虎添翼,摧毁了脆弱的处于精神困惑和身份危机的黑人。
二、人物塑造中的象征意象
象征意象除了有效地建构了小说的结构,在读者眼前呈现了弥漫着白人文化价值观的社会背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有不小的贡献。
小说中人物的名字具有丰富意义。Breed love本应是“孕育爱”的意思。但作者用在这里是别有用意的,它产生了极大地反差和讽刺。首先布里德洛夫一家生活在一个冷酷无情的社会,它孕育的不是爱,而是冷血。其次佩科拉生活在一个扭曲的家庭,它孕育的也并非爱,而是怨恨。佩科拉的父亲,嗜酒,嗜好暴力,强奸女儿,由此一个不负责任,冷漠自私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佩科拉的母亲,波莉,她一直称呼其为布里德洛夫夫人。波莉痴迷于好莱坞电影,误以为一个人的美丽在于拥有一双蓝眼睛和一头金色的头发。所以她找了一份工作,在一个白人家庭做女佣。尽管只是一个黑人女佣,但是在这里,她幻觉自己高黑人一等,自己和白人一样美,甚至跛脚也痊愈了。为了彻底融入这个白人家庭,她残忍的放弃了作为一个黑人母亲的责任和爱。正如白人给她起的昵称,Polly(这个名字和pollyanna很接近),也暗示了她是一个多么不切实际的女性。
然而克劳迪亚的姓氏MacTeer和Make Tear的发音相同。虽然佩科拉有着如此催人泪下的经历,可根本无人在意,只有克劳迪亚一家愿为她眼中噙满泪水。虽然这个家庭也不富裕,可在佩科拉的父亲烧毁房子后,他们一家人还是欣然的接纳并收留了她。这一家人心地都很善良。尽管佩科拉喝了过多的牛奶,麦克迪亚太太斥责了她,还一直在唠叨抱怨,却并不曾把她赶出去。另外,由于罗莎玛丽的恶意告状,麦克迪亚太太误会三个女孩在做坏事,因而用树条惩罚了她们。可在得知佩科拉开始了生理期时,她眼里满含歉意,并为她清洗弄脏了的衣服。这与佩科拉的母亲形成强大的反差,本是该为她流泪,给予她爱的母亲,却把一切都给了她的白人“女儿”。同样是生活在白人文化冲击下的黑人家庭,这一家却能保持善良本性,坚持黑人自我,免疫于白人价值观念的毒害,这离不开他们对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矢志不渝。麦克迪亚太太时常清唱的蓝调,使家人紧紧连接彼此,使家人和黑人民俗文化紧密联系,使家庭成为一个坚固堡垒,在文化殖民的战场洁身自好。
可是,在激烈的斗争中,善意的防守只能保证暂时的平安无事,只有主动反击,英勇抵抗,才更有存活下来的胜算。克劳迪娅,虽然也只是个小女孩,可在身边所有人都认为洋娃娃是美丽的时候,只有她怀有一丝疑虑。她不明白这种金发碧眼的娃娃到底哪里漂亮,为什么圣诞节礼物必须每年都是她们,所以她做了令人震惊不已的行为:肢解娃娃。这个洋娃娃无疑象征着白人主流文化,而通过对克劳迪娅肢解娃娃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有思想、敢于反抗的黑人女孩形象。克劳迪娅在其他人沉迷于主流审美观念时,她没有盲从,而是坚定自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黑人身份,她的存在是整个黑人民族的希望所在。
但佩科拉的存在似乎注定了就是要被毁灭的。面对老师和同学的轻蔑嘲弄,她能做的只是一言不发,照单全收,“把自己蜷缩起来,像折叠起来的羽翼”。在去杂货店买糖的路上,看到电线杆下的蒲公英,此时的她对蒲公英是充满喜爱之情的,拥有它让她觉得“她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也是她的一部分”。可是进入店内,雅克鲍斯基店主蓝眼睛里充满了对她赤裸裸的厌恶,即使在接钱时都十分不情愿的碰触她。这让佩克拉感受到了无尽的耻辱,乃至异化了她对蒲公英最初的喜欢,此时的她认为“蒲公英真丑,蒲公英是杂草。”她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想法,主见,开始被动接受主流观点。可是蓝眼睛的遥不可及令她痛苦万分。这时她想起了手中的糖。她认为吃了玛丽·珍糖,就是吃了这双蓝眼睛,就是吃了玛丽,就成为了玛丽。由此可见,佩科拉不过是一个脆弱、愚蠢、可悲的黑人女孩。在白人文化价值观猖獗的环境中,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对白人审美标准的腐蚀来者不拒。
三、主题中的象征意象
题目《最蓝的眼睛》蕴意丰富。“眼睛”和“我”英语发音是一样的,并且在标题中“眼睛”一词使用单数形式,“蓝色”一词又有“忧伤”的文化内涵,可见作者运用这个题目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最忧伤的自己”。在白人文化主导的社会里,易受伤害的小女孩是所有人欺凌的受害者,无论是高高在上的白人,还是故作高级的黑人。在黑人竭力营造的美丽幻象中,幼稚天真的小姑娘很容易受到影响,从而扭曲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最终悲剧收场。佩科拉就是这样一个11岁的小女孩,在她短暂的一生,一双蓝眼睛几乎构成了一切事物,也构成了一点点逼迫她精神失常的神秘力量。首先,蓝眼睛对于佩科拉而言,只是简单地象征着白人世界美好的事物,而她对这些美好东西的喜爱也是毫不掩饰,极其浓烈的。例如,佩科拉在克劳迪亚家寄居时,她抓住每个机会去喝杯子里的牛奶,并不是她有多么喜欢牛奶,而是因为杯子上印有秀兰·邓波儿的图像,她只是想多看两眼她甜美的面庞。可是她抵制不住身边人对她产生的强大的消极影响。在面对父母无休无止的争吵时,无助的佩科拉无可奈何,她没有任何办法能够阻止他们,让这个家呈现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到夜晚,她就乞求得到蓝眼睛,从不间断”。在她看来,蓝眼睛就象征着父母的爱和家庭的幸福。可在去杂货店买糖时,拥有蓝眼睛的雅克鲍斯基店主对她完全的忽视,让她意识到蓝眼睛意味着更多。它不仅代表着亲人的爱,而且是让所有人尊重她的法宝。而裘尼尔的栽赃,杰萝丹的驱赶迫使她认识到“即使低着头她还是看见了飘落的雪花”,所以拥有一双蓝眼睛才是她唯一保命的方式。至此,蓝眼睛成了白人审美文化的象征。正如佩科拉一点一点吃下玛丽糖,她也一点一点吞下了白人的審美标准。因而为了要得到蓝眼睛,她轻信丘奇的承诺,杀害了一条可怜的老狗。进而被父亲强奸,生下死婴。最后失去理智,幻想着自己有了一双蓝眼睛。终于这双蓝眼睛修成正果成了毁灭她的力量。
四、结语
托尼·莫里森,获得诺贝文学奖殊荣的第一位黑人女性小说家,她的成就令人景仰。她的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如今仍受到广泛欢迎,这自然与她的写作技巧密不可分,而其中象征意象的使用更是使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本篇论文力图分析了象征意象在作品背景和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及主题方面的有效运用,由此希望能够向读者展示作者创作的精湛技艺,揭示生活在美国社会边缘的黑人的生存境况和精神困惑,揭露文化殖民对黑人女性的戕害,探讨造成黑人悲剧人生的根本来源。
【参考文献】
[1] 梁志健. 自然意象在《最蓝的眼睛》中的象征意义[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01).
[2] 罗 虹. 《最蓝的眼睛》中象征意象解读[J]. 电影文学, 2008(24):155-156.
[3] ﹝美﹞托妮·莫里森. 陈苏东, 胡允桓, 译. 最蓝的眼睛[M]. 海口: 海南出版公司,2005.
[4] 谢群英. 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主题与象征意象[J]. 中国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6).
[5] 章汝雯. 托尼·莫里森研究[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作者简介】
孙冰(1992—),女,汉族,吉林公主岭人,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