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玩世精神及幸福观

2013-04-29 07:46余柱青
关键词:幸福观自由西游记

余柱青

摘 要:对《西游记》文本意蕴的解读,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以小说的世界观做为切入口,分析其玩世精神及以“任性纵情、自由自在”为目标的幸福观,以期对解读该书丰富的文化底蕴有所启发。

关键词:玩世精神;游戏;幸福观;自由;任性纵情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142-03

《西游记》①的“玩世精神”是胡适最先提出来的。他在1923年写的《〈西游记〉考证》中说:“《西游记》所以能成世界的一部绝大神话小说,正因为《西游记》里种种神话都带着一点点诙谐意味,能使人开口一笑,这一笑就把那神话‘人化过了。”他还说:“这种诙谐的里面含有一种尖刻的玩世主义。《西游记》的文学价值正在这里。”

玩世精神使小说呈现谐谑的风格,集中表现在孙悟空闹天宫和取经路上对神佛妖魔的调侃态度中,戏谑性的情境、语言,诙谐幽默的人物形象俯拾皆是。奇幻诙谐,旨在讽世,天庭和神魔世界都是人间生活的投影,小说家沿着孙悟空的足迹向读者展示的是一幕幕或虚伪、或残忍、或赤裸裸丑恶的世态,表达了社会政治文化批判的主题。这一点前人已多有论述。

玩世精神在《西游记》里最主要的作用不在社会批判,而是一种人生态度。学术界依据胡适和鲁迅的说法曾流行一种“游戏说”,把《西游记》看作是一部游戏之作。但《西游记》绝非为游戏而游戏,像胡适所说的“好处全在他的滑稽”,其背后藏着严肃的人生态度,真正称得上《西游记》的价值所在,是值得深究的。

取经故事是一场神为的游戏。设定者是如来,游戏规则是“经不可轻传”,具体体现为“八十一难”,差一难也要找补回来,参与者为唐僧师徒五人,唐僧虽为肉体凡胎,却是取经的正主儿,充当领导者的角色,其余人本事再大也只做个“拥护”。和一般游戏不同之处在于,其一,取经的结果是预定的,能否取得真经,这一切完全操纵在如来佛、观世音之手。他们设置了取经途中的千难万险,却又“派了一路神祇暗中保护取经人”,保证其不死,又许孙悟空“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其二,除唐僧外其余四个都不是自愿接受这个游戏的,他们都因有罪要赎而被迫入局。这就决定了五人虽有师徒之名,实为利益关系,如孙悟空所言:“两不相谢。彼此皆扶持也。我等亏师父解脱,借门路修功,幸成了正果;师父也赖我等保护,秉教伽持,喜脱了凡胎”。因此为师的无甚情义,做徒弟的也时时揶揄、甚至责骂师父。

加入这样一场游戏对孙悟空来说是富有讽刺意味的。想不到一向追求自由、不受天地管辖的齐天大圣,不仅因其带罪之身,更因受骗被套上了金箍儿,被强迫留在这个游戏里,服侍真假不辩、善恶不分的唐僧,接受他的糊涂教诲及约束,与唐僧稍微言语不睦就要受紧箍咒的折磨,虽然“一生受不得人气”,至此却只好忍气吞声。其次由于这场游戏的最终决定权并不在取经人手里,孙悟空虽有火眼金晴、七十二般变化,可使尽本领、斗尽智慧,最后还不得不三番五次求助于上天,作用如同虚设。这对其心高气傲、好胜要强的本性是多大的挫伤啊。

据统计,这位神通广大的孙大圣在一本100回的《西游记》中,却哭了25次,比书中其他任何人物都哭得厉害。②取经途中,孙悟空是一路哭将过来的,其原因不外乎:陷于困境、受辱于人。五百年山压不碎孙悟空的心比天高,可惜辉煌已成历史,在他人安排的取经路上三番五次遭受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魔障,悲愤使他仰天悲声:“天啊!既生老孙,怎么又生此辈?”而为了保唐僧顺利西行,完成游戏,不得不一再求助于人,甚至低声下气,如在金兜山被独角兕妖怪把请来的天兵天将兵器尽行掠去,众神埋怨,“行者见他们面不厮睹,心有萦思,没奈何,怀恨强欢,对众笑道:‘列位不须烦恼。”在小雷音寺被黄眉怪捉了救兵,悟空不觉滴泪:“我如今愧上天宫,差临海藏!怕问菩萨之原由,愁见如来之玉象!”明明是如来等设置的劫难,诸神不济事,人情要他一人欠,后果要他一人担,此时的大圣是何等的心酸委屈!不仅要受神的气,也要受妖的气。在与金角、银角一战中,悟空变化成小妖怪去压龙洞接老怪,到了门口,不敢进去,只在二门外捂着脸,脱脱地哭起来,心想:“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只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为他使碎六叶连肝肺,用尽三毛七孔心。一卷经能值几何?今日却叫我去拜此怪。”“男儿膝下有黄金”,怎叫他能不悲愤呢?可是,为了护唐僧,虽然“使碎六叶连肝肺,用尽三毛七孔心”,唐僧却最是糟蹋他。悟空为保护他打死强盗,他却祷告亡灵:“你到森罗殿下兴词,倒树寻根,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人。”还听信谗言,两次将悟空驱逐,不单是糊涂,且无半分情义。相比之下,猴比人更有人情味。

一个曾闹龙宫、闹冥府、闹天宫、搅乱蟠桃盛会,十万天兵无敌手的英雄,却几次三番,屡陷困境,受辱于人,以至黯然泪下,甚至放声痛哭,岂不撼人心魄,让人感其凄凉茫然?小说里的孙悟空比电视剧里的带上更多悲剧性色彩。

有学者认为悟空哭的实质是好名。“在孙悟空一生的战斗过程中,他宣扬追求的只是‘名:使一切妖邪闻大圣之名而惊魂丧魄;要保持对诸天神祇的威慑,使普天神将看见他,一个个弯背躬身。”③其实不然,使行者在这条取经路上跋涉到底的原因最主要有两个:一个感唐僧救命之恩,只此,才会那般尽心尽力。不然的话,蒙冤被唐僧驱逐之时,取经已不关他的事了,他又何必“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二是,套在头上的金箍儿一日不去,他就一日不能离开取经队伍。虽有“成佛”的前程可期,可途中悟空三番几次要求如来、观音、唐僧念个《松箍咒儿》,去了他头上金箍,还他自由之身,时时记挂着的都是此事,可不曾因不得“正果”而伤心失意过。取得真经,被封“斗战胜佛”,第一件事就是让唐僧“趁早儿念个《松箍咒儿》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什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可见,取经是他赎罪重释的苦难历程,因为不自由他才要处处受气、屡屡受辱,重获自由才是他最大的愿望,才是他取经得到的“正果”。

的确,悟空在总结自己不幸的原因时说到“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可是这名的背后真正的意味是什么呢?官封齐天的目的又是什么?是不想受人管束,在等级社会里超越秩序和纪律的约束,得到绝对的自由自在。不自由就是孙悟空最大的不幸。

这样反面论证得出《西游记》的幸福观的一个方面:自由即幸福,并不是武断,作者吴承恩的性格追求可资佐证。吴承恩的身世遭遇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人中是个典型,少年得意,科场顿挫,“身虽老贡生,名出显贵后”,放浪诗酒的背后,掩藏着许多悲愤和无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吴承恩贫困无子,连一己平庸的幸福都不可能得,命运如此的苛刻。可是,正如作者赋予孙悟空的傲气一般,作者也是一般“平生不肯受人怜,喜笑悲歌气傲然”,④虽处困窘,其志不辱的傲岸性格。

吴承恩另有一首词《送我入门来》,与《西游记》创作紧相先后,其上阙:“玄鬓垂云,忽然而雪,不知何处潜来?吟啸临风,未许壮心灰。严霜积雪俱经过,试探取,梅花开未开。安排了、付与天公管领,我肯安排!”⑤词中明确表达,他并不承认命运的安排,而是要掌握安排自己的命运。他要用自己的笔,抒写心中的悲愤与不平,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回头看《西游记》那场由“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支配着运转的取经游戏,作者何尝不是对于命运定数的感慨?人不就是一场被设定的游戏的参与者吗?那么作者是不是把人生的幸与不幸归因于命运呢?我们看看寄托了作者追求与人生态度的孙悟空形象的塑造,就可看到作者对命运定数的不认同了。

《西游记》里孙悟空棒打入冥间,强销死籍,超出因果轮回之外。这当然是作者理想化的写法,表达的还是对超越个体生命的必然规律,获得最高境界的自由这一愿望。“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的花果山固然是世外桃源,可作者幸福观的重点显然不在预示理想,而在探讨如何在必然性约束下、不自由的天地里寻找幸福,活得自由。这也是为什么孙悟空虽然如我们上面所叙的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可其精神实质是百折不挠的斗志、昂扬的乐观精神和诙谐幽默的性格。由此可此折射出作者面对乱世积极的人生态度。

孙悟空和猪八戒是小说中最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任性纵情。孙悟空学道归来,闯龙宫,拿了人家的镇海神珍做兵器,还要讨副披挂,说什么“一客不犯二主”“走三家不如一家”,这可近似无赖的行径,可是我们从中只读到狡狎与可爱;蟠桃园偷仙桃,后来猴子倒与吃桃结了不解之缘;大闹天宫,乱了纲常法纪,犯下滔天罪孽,却使大圣威名远播。好战是他的本性,对妖魔恶人绝不留情,偶尔也找个把好人玩玩。所以在取经途中,虽有百般无奈,出现妖怪倒成了买卖照顾上门来,可以让他大显神通一番。通天河八戒大战沙僧,悟空因不熟水性,在岸上看得心急手痒,恨不得也上去耍几棍子。打跑沙僧后却说:“这取经的勾当,原是观音菩萨;及脱解我等,也是观音菩萨”、“等我去请他,还强如和这妖精相斗。”经常要发发“这都是我佛如来坐在那极乐之境,没得事干,弄了那三藏之经!或果有心劝善,理当送上东土,却不是万古流传?只是舍不得送去,却教我等来取。”之类的牢骚,言语间对如来设定的游戏相当不以为然,表现了不认同、不合作的态度。取经途间他经常闯祸,却处之泰然,不愧不悔,依旧天不怕地不怕,伏魔降妖,最终顺利度过。一切皆率性而为,自致其福。

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⑥一书里认为:幸福具有“自成目的性”,只有使一种行动本身成为幸福才会有真正值得追求的幸福,否则作为结果的幸福实质上总会被行动的不幸福所抵消。在《西游记》里,孙悟空追求的正是一种行动本身的幸福,大闹天宫,结果是五百年困压在五行山下,可是这成了大圣平生最大快事,常常挂在嘴边。这也说明,自由自在是孙悟空的幸福所在。

至于猪八戒的形象,则表现了作者对人欲的肯定,揭露了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荒谬。孟子曰:“食色性也。”人生在世,最原始、最强烈,与生俱来的本能欲望无非一为食一为色,猪八戒是人的本能欲望的化身。菩萨度他时,他说:“前程!前程!若依你,教我嗑风!常言道:‘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去也!去也!还不如捉个行人,肥腻腻的吃他家娘!管甚么二罪,三罪,千罪,万罪!”唐僧教他时,他说“斯文,斯文,肚里空空!”既是对欲望满足的正常要求,又包含了现世的享乐主义精神。猪八戒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说明作者对人的“饮食之大欲”是毫无保留地肯定的,至于“男女之大欲”似乎还有所保留,这一方面受题材的限制,另一方面也与“万恶淫为首”封建传统思想有关。

到此,对于《西游记》所体现出来的幸福观,我们可以概括为“任性纵情,自由自在”。从其他人、神、妖身上可也得到例证,例如红孩儿被观音收去做了善财童子,从妖入佛,可父亲、母亲、叔父没一个高兴,全与孙悟空反目为敌,原因就是与人为奴岂有自在为王好。

这种幸福观与玩世精神是不可分开的,正因为作者对任性纵情的肯定,对自由的追求,对超越必然性的生命价值的追求,才能使得作者从乱世名利纷扰中脱身,站在一个相当的高度俯视人世,调侃世情。“祇用文章供一笑,管他山水是何曹。”⑦笑声中包含的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独特的评价和态度,是一种对社会、对命运的抗议。

注 释:

①吴承恩.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2月第1版.文中所引原文皆出自此版本.

②③赵红娟.从孙悟空的形象塑造看《西游记》对悲剧和喜剧的超越[J].湖洲师专学报,1994(3):45-49.

④⑤⑦胡光舟.吴承恩与西游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7,26,31.

⑥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幸福观自由西游记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问题及对策
开放型大学学生幸福观教育初探
领导干部正确幸福观的着力点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