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窦娥形象的悲剧美学价值

2013-04-29 07:46刘晓慧
关键词:窦娥冤美学价值窦娥

刘晓慧

摘 要:关汉卿的《窦娥冤》是中国古典悲剧之祖,已经进入了世界经典悲剧的范畴,产生了经典悲剧所具有的美学价值,这主要归功于作家对窦娥这一悲剧形象的塑造。窦娥的形象具有悲剧美学价值。

关键词:《窦娥冤》;窦娥;悲剧形象;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136-02

作品主题思想的提炼是作家艺术构思的一个中心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作品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素材的取舍和场景的穿插等等,但对于小说、戏剧这样文学样式的主题思想主要是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体现出来。

《窦娥冤》我国古代伟大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剧作(王国维《元剧之文章》)。它取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故事。但关汉卿并没有局限于这个传统故事来歌颂为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的阴德,而是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一故事来真实深刻的反映了元朝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同时也表现了社会下层普通平民百姓不甘命运摆布的反抗情绪和渴求社会公平公正的愿望。这一主题思想则是通过围绕窦娥这一形象而展开的三次矛盾冲突所体现出来的,无疑,窦娥的形象塑造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现实中的人的性格是极其复杂的。如果性格特别单一化,概念化,那么它充其量是个类型化人物,而不具有典型性,给人的感觉也是矫揉造作、虚假的。而《窦娥冤》中关汉卿对窦娥形象的塑造已彰显了其性格的复杂性和发展性。

一、勤劳善良、恪守妇道的窦娥使读者觉得可爱又可悲

端云——窦娥,七岁时,因父亲窦天章还不上高利贷不得不把她卖与放高利贷的蔡婆婆做童养媳。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封建礼教的“三从四德”束缚制约着广大妇女,她们没有一点人身自由权力,“未嫁从父”,对晚辈来说,长辈的话就是权威,一言九鼎,七岁的端云当然也不能例外,她还不具备那种反抗的思想。在当时,这也算不上是大不幸的,因为卖儿卖女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命运不济的窦娥在17岁时,丈夫突然又一命呜呼,撒手人寰,抛下了她孤零零的一个人,只能和婆婆相依为命。这不能不唤起读者的同情,真是哀其不幸也。

童养媳和年纪轻轻就守寡的命运,使得窦娥“满腹闲愁,数年尽受”,倍尝人世艰辛。但是因封建迷信思想的作祟,她又把这种痛苦和忧愁归罪于自己的命苦,她唱道:“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谁似我无尽头!”“莫不是前世是烧香不到头,今也波生招祸尤?”甚至以为“空悲戚,没理会,人生死,是轮回。”根深蒂固的“贞烈”观束缚她不可能再嫁,甚至为了不嫁以死为代价都在所不惜,时年已17岁的她不能冲出牢笼解放自己,给自己一点自由,这是我们觉得可悲的,这不仅是她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时代的悲哀。

窦娥既然不能做出背道而驰的行为,于是她也就安于现状,别无所求,只想着“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年轻的她心甘情愿一辈子孝敬婆婆,婆婆老了替她穿服戴孝,养老送终。婆媳两人就这样风里来,雨里走的勤勤恳恳操持着家务,面对劳苦和艰辛窦娥也是无怨无悔的。这一描写就把窦娥这一中国劳动妇女的勤劳、善良的美德表现得淋漓尽致。

清代学者王国维说:“最有悲剧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剧中虽有恶人交构期间,而其赴汤蹈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宋元戏曲考》)由此可见,造成窦娥悲剧的重要原因“扔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窦娥的个人原因。窦娥恪守伦常,自觉把封建伦理纲常作为信奉理念和行为准则,迷信以守贞尽孝修得美满的来世,乃是导致其泯灭自我,扭曲人性,酿成人生悲剧的最直接因素。窦娥固守的“贞节”、“孝道”是导致其悲剧的直接原因。“贞节”、“孝道”是悲剧主人公窦娥所认为的“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她的这种追求与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①她的期望违背了“历史的必然要求”而无法实现,并且窦娥价值观念中的“有价值的东西”被无情地“毁灭人看”。

然而,正是这看来是“局限性”、“落后面”的性格,却显示了窦娥整体形象的深刻意义:如此一个恪守封建妇道的善良女子,也终于不容于当时的社会。由此,社会的黑暗也就可见一斑。

二、由模糊不清到自觉,刚柔兼济、至死不屈的感人形象可歌可泣

人物性格的发生变化是多方面的因素使之,但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当时所处环境的黑暗压迫,这种力量是最厉害的。人的忍受能力是有限的,一旦外界的制约超过这个界限,人类潜意识中的反抗性便逐渐占据为主导地位,随着受制约量的不断积累,必然会导致质的飞跃——反抗性的爆发。但是作为一个小小的势单力薄个体是不可能改变这种状况的,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成为牺牲品。《窦娥冤》中的窦娥就是这样的一个结局,因此这部戏剧作品有着悲剧美。

“福兮祸之所倚”,就在婆媳两人过着平静的生活时,张驴儿父子的闯入打破了这种宁静,逼迫窦娥婆媳两人双双嫁与他父子二人,在婆婆已经默许他们的无耻要求下,而窦娥却认为,婆婆“六旬左右”,竟然“旧恩爱一笔勾”,“枉教人笑破口”。这实质上是窦娥出于“贞节”观念而恪守妇道的表现,但他拒绝张驴儿的无理要求,敢于同张驴儿斗争到底,就初次显露了她斗争反抗精神的锋芒。这种反抗的坚决和勇敢,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妇女不畏强暴,勇于自卫的传统美德。

张驴儿之父药死之后,面对张驴儿“官休”的威胁和“私休”的引诱,窦娥明确回答:“我不曾药死你老子,情愿与你见官府去。”这表明窦娥是相信和希望官府大人会“明如镜,清如水,照妾身肝胆虚实”秉公执法的,然而贪官枉法的现实,很快就教育了她。贪官因窦娥不招而毒打蔡婆婆时,窦娥善良的本性和良心使她为保护婆婆而屈招了。这时,她原来对官府的信任或希望,彻底破灭了,她深刻感受到了天地之不公,日月之不明,第三折的【端正好】、【滚绣球】两首曲子唱出了她内心的激愤: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正宫·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会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将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天地,在古代人的思想意识里,是被看作能够主宰世界万物的,包括人的命运。他们认为天地应该能够分清浊、辨善恶。窦娥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只想安安稳稳地做个顺民,可竟不能做到,蒙受冤屈。然而天地面对人间的邪恶残暴却无动于衷。天地失职,当然要指斥。对天地的控诉,实质上就是对黑暗不公的现实社会的控诉。由此可见,窦娥的性格已出现了质的飞跃。面对如此强大的挑战,却没有退缩,这使我们深深感到这是一个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真正的勇士!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三桩誓愿的提出是窦娥对这个黑暗社会最勇敢的抗争,也是窦娥性格发展的高峰。窦娥不仅希望人们只其冤,还希望通过感天动地来惩治邪恶。作者巧妙通过浪漫主义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突显出窦娥冤情之深。最后,窦娥斩钉截铁地指出,这悲剧的全部原因就在于“官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样一个善良、柔弱的女子能够发出这般振聋发聩的箴言,把官府哪些贪官枉法的官吏赤裸裸地暴露出来,对他们进行了体无完肤的斥责,真是壮哉!可歌可泣!

伟大思想家马克思说过:“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②从美学的悲剧理论出发,我们可以认为窦娥就是用自身的毁灭来肯定和张扬了有价值的东西。窦娥悲剧形象的价值,不在于提出了新的社会理想,而在于对旧的现存社会提出了怀疑。为正义和理想而斗争而进取,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她胆敢以个人之力,勇敢地向顽固腐朽的封建制度宣战,虽然结局悲摧,但是窦娥向我们证实了人生的价值。因此,“悲剧精神的实质是悲壮不是悲惨,是悲愤不是悲凉,是雄伟而不是哀愁,是鼓舞斗志而不是意气消沉。悲剧的美,属于崇高和阳刚;正因为这样,悲剧才是战斗的艺术。”②这就是美学意义上的悲剧,也是窦娥悲剧形象审美价值之所在。窦娥被毁灭的过程同时也是她强烈反抗的过程,这是她性格中极刚烈的一面;【倘秀才】中窦娥赶赴刑场时前街走怕婆婆见了伤心于是向刽子手提出“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的要求,一个即将命归黄泉的人还这样设身处地的替婆婆着想,这是“妻孝”的典型代表,这是她性格中极柔软的表现。

总之,关汉卿为我们塑造的内涵丰富、立体浑圆行的窦娥形象不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揭示了浑厚和十分深广的社会内容,而且具有强大的鼓舞力量:鼓舞和召唤着被压迫的劳动人民勇敢地站起来反抗这个充满污秽和罪恶的社会,也激励着后世封建女子的斗志,引导她们深思。总之,窦娥这一悲剧形象的塑造是极为成功的,这也由此奠定了《感天动地窦娥冤》这一戏剧是中国古典悲剧之祖的地位!

注 释:

①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②马克思.哲学的贫困[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四).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猜你喜欢
窦娥冤美学价值窦娥
窦娥冤
《窦娥冤》中蔡婆婆形象分析
《窦娥冤》的悲剧价值浅谈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其价值的解读分析
关于《诗经》中的婚恋诗及其美学价值分析
现代城市雕塑的美学意义探微
中国画的高贵传统
《窦娥冤》人物悲剧命运探究浅析
品味元杂剧《窦娥冤》的人物形象和风格特征
谁杀死了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