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高峰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针对当前初中生作文难的问题,试着从兴趣当头、仿写为径、重视审改三方面进行探索,摸索出了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课文;人物
怕作文已成为学生的一种通病。作文难,主要是欠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从兴趣当头、仿写为径、重视评改三方面进行引导,教给学生方法,以达到创作的目的。现就本人采用的作文教学全程引导做法书之,原与同行共榷,图示如下:
一、兴趣当头,快乐作文
1.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写作兴趣
有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所以培养兴趣是学生学习作文的前提。要消除学生怕作文这一心理障碍,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作文只是说话,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纸上变成书面语,提醒学生只要把一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写出来,或者把一种物体的颜色、大小、形状和用途写明白就行了。高兴时写高兴的作文,生气时写生气的文章,只要能说清楚为什么高兴,写明白为什么生气就行,从而消除心理障碍,一吐为快,对作文产生兴趣。这样在兴趣内驱力的作用下,学生由被动作文变为主动作文。
2.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写作训练中,要给出适合学生的作文材料,精心设计作文题目。好的文题能让学生感到兴致盎然,只要贴近学生实际,标新立异,就能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如《初中生活形象设计》《给心灵下场雪》《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在日常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并不重视作文的命题选择,表现在对学生作文的训练缺乏通盘考虑,作文布置往往兴之所至,信手拈来,题目陈旧,内容重复,致使学生了无兴趣,丝毫没有写作激情。其实,作文题目命得怎样,集中体现了一个语文老师自身的素质水平,也关系到写作训练的成败。所以,本人极为重视作文的命题。命题出在学生身边,体现学生生活。当今,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接受新鲜事物快,教师必须善于观察他们,熟悉他们,才能命出符合学生口味的题目来,进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像这样的题目《我熟悉的一个人》就不如换个角度写,把题目改为《你猜猜他是谁?》《你看看他像谁?》;写《我的××》不如改写成《和××说说心里话》《××,您了解我吗?》等等。
二、仿写为径,学会写作
在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优美动人,教师在教学时要趁热打铁,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掌握“四会”,学以致用,指导写作。
1.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积累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讀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你可以很自然地信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写作的成功之路。我向学生推荐《语文报》《中国青年报》《中学语文》《读者文摘》《读者俱乐部》《故事会》等杂志,让他们订阅,并经常给他们介绍、评价最新书籍和报刊上的文章,传播新信息,并广泛开展“每日一读”“文学晚餐”等活动,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因而有了写文章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
作文是生活的记录,是对生活中各种感受的记录,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教材激发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回忆,激起感情的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而将生活中记忆最深、感受最真的片段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文章。如,沈复的《童趣》一文中写到“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学生感同身受,教师引导得当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同时,还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即按一定顺序观察,观察时要边看边想,注意观察点的转移等,观察得细才可能写得真。教完《中国石拱桥》一文后,适时带领学生去观察当地古桥,要求学生按由远到近,由下而上边观察边联想,注意观察点的转移,注意不同角度的画面及感受,了解桥的历史,并对有关部门提出希望等(保护标志等)。结果学生兴趣盎然,连最差的学生也写了三百多字,而且有条有理,使学生尝到写作文的乐趣,喜欢作文。
3.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学会列提纲,理清结构,适时练习
如,写《家乡的春天》时,引导学生依照《济南的冬天》“总—分—总”结构,当堂列出作文提纲。通过课文结构教学,引导学生作文之前列好提纲,安排好所用素材,从而做到胸有成竹。
4.引导学生写人物,学会抓特点
教材中有精彩的人物外貌描写,教师应适时引导仿写。如,《故乡》一文抓住了闰土的特点“紫色圆脸、小毡帽、银项圈”等,此时,指导学生写《我的同桌》。如,郭甲龙所写同桌郑清瑶“扎着两根长长的辫子,鲜艳的红领巾戴在胸前,脸蛋微红……”如此练习,每个学生所观察的对象各有特点,写出之后各具特色,再没有千人一面的现象。仿写中自然渗透了观察、描写的顺序和方法,效果较好。
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教学时应充分注意课文内容与写作的联系,并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尽可能命出跟课文有相似点的题目,进行仿写。让学生有法可依,有方可循,激发写作兴趣。学生的另一心理特点是善于幻想,这正是培养想象力的大好时机,可采用改写、续写、缩写等,如学了《皇帝的新装》可进行续写《游行结束以后》,根据课文想象皇帝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等。
三、重视评改,学会创作
在作文教学中,评改是重要环节。可以采用“三改”(即学生自改、同桌互改、教师直改),“二评”(教师评学生作文、自评作文),“一创”(达到创作的目的)。
1.“三改”作文
(1)自改,学生写完习作后,第一个读者应该是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修改、完善,是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我提高过程。
(2)互改,在自改的基础上,同桌进行互改,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进行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取经”过程。
(3)教师改,个别学生可面改,应多鼓励、多启发、多指导、少批评。
2.“二评”作文(先是师评,再是自评)
师评作文像拜年,只能向学生道声“好”。变学生怕作文为乐作文,是一个艰难的转变过程。只有学生乐了,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呢?我曾经将学生分为甲、乙两组,甲组采取评缺不评优,乙组采取评优不评缺。实验结果为甲组学生萎靡不振,无所适从;乙组学生情绪高涨,进步很快。由此看出,我们评作文时,要像春节拜年,向每个学生道声好。因人而异,因文而异,指出文中的不足,最主要的是肯定每一个闪光点:如选材好,结构好,能联系实际,某几句说得恳切通顺,字迹规范,及时完成……让每个学生尝到快乐。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具有胆怯、怕羞心理特征的后进生一旦受到表扬,“我要写”“我能写好”的心理因素就会潜滋暗长。
自评作文如反省。一篇习作写完之后,学生自己应清楚本文的结构、主要意思及自己是否把该说的话说完,说了那些不该说的话应该删掉。经过反复推敲,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3.“一创”即培养创作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审题、仿写、评改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多读、多练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要主动投入生活实践,进行创作。如,我们学校在农村,学校周围有绿树、果园、菜地、农舍、道路、小河,春天百花争艳、秋天硕果累累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生活素材。学生只有主动投入生活实践、热爱生活,去观察、体会感受生活。在仿写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这样在生活实践中获得丰富的材料,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才能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促使他们写出好作品。
(作者单位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焦村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