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优越性

2013-04-29 07:58李克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导图工具数字化

李克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近期逐步兴起的一种借助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的方式,是指学生均拥有一台数字化终端设备,并能够运用这一设备所提供的平台与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型教学方式。《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课的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让学生经历探究科学的过程,从而培养其探究科学的思维,学会探究的方法。

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发展

传统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即使布置了前置性作业,也只有在课堂上检查才能知道学生的完成情况,此时再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组织课堂教学,既浪费了课堂时间,又可能会因为教师自身知识储备的限制而影响课堂教学。而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我们可以在课前就对学生的前置性作业进行检查,甚至进行数据分析。这样,在课堂上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既节省了课堂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又保证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可以得到充分而全面的讲解,做到因材施教。

在《制作计时工具》教学中,为了对学生学前知识进行了解,教师采用了KWL工具与云盘结合的方法。KWL就是Known、Want、Learn的缩写,意思是我已经知道的、我想要知道的、我学会的。学生在课前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学习兴趣,通过个人电脑完成KWL的KW部分,并上传至班级云盘。教师通过在课前阅读学生的KWL,对每位学生了解各种计时工具达到什么程度,特别想知道关于计时工具的哪些相关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这样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会避免讲解学生已经知道的沙漏、电动手表等知识,而是针对学生不了解又非常感兴趣的石英钟、原子钟等知识进行重点讲解,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KWL工具,可以随时通过各种即时通讯工具对学生感兴趣而在课堂上又没有讲到的知识,进行一对一的个别指导,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在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我们的呼吸》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在线问卷调查工具——问卷星进行课前调查,强化了对学生学前知识的了解。学生在课前上网完成教师制作的关于本节课学习的问卷,教师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很快就发现了学生对“你认为我们的呼吸用到了哪些身体器官?”、“你知道肺是怎么呼吸的吗?”、“你知道怎样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吗?”这三个问题不理解,在课堂上就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了重点讲解,而对学生早就知道的“空气中的氧气会用完吗?”、“为什么运动后呼吸变快了?”、“蒙头大睡为什么会感到气闷?”这些问题就不再统一讲解。

授人以渔,为学生提供思维的脚手架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环境中,教师通过各种软件,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脚手架,能够帮助学生把杂乱无序的思维梳理得条理清晰,能够把学生原本不擅长的抽象逻辑思维变成他们擅长的直观形象思维,降低了思维的难度,让他们学会思维的方法,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任何一节科学课,内容都不是单一的,都体现了多种知识的相互关系,如果不会思维的方法,那么这些知识就会在头脑中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很难系统地掌握。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利用思维导图,那么这些杂乱无章的东西,在小学生头脑中就会变得清晰而又有条理。在《制作计时工具》这节课中,教师根据KWL工具,把学生课前已知的知识、想要知道的知识做成了思维导图,这样学生就明白了接下来的探究目标。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师生在课堂上逐渐完善思维导图,学生就对这节课所做的事情有了清晰的认识,并学会了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课后,教师将思维导图分享到班级云盘,学生利用个人电脑,根据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学生积累巩固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梳理所学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会正确思维方法的过程。这样,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就变成了学生科学思维的载体,学生的思维由教师设计好的“被思维”变成了全班同学共创、共享的主动思维。

在《制作计时工具》这节课中,随着探究的不断深入,需要探究影响计时工具的因素有哪些。可是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很难深入探究我们预定的目标。此时,教师采用Inter在线创新思维工具中的因果图工具突破了这个难点。在因果图工具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各自的电脑上将自己对关于这个问题的想法组织成系统的视觉图像,并以简单直观的粗细、红蓝线条显示出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了学生思考的难度。这样,学生的思维不再受到自身的限制,他们的积极性被激发了出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源源不断地呈现在因果图上,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利用因果图工具,学生不但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还使得每个人的思维火花都得以保存,为后面的学习积累了数据资料。

解答疑惑,注重课堂生成性资源的积累

课堂学习的及时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传统的科学课堂上,学生有了问题只能求助同学或者向教师请教。当条件不允许时,学生的探究意愿就会减弱,更多情况下会放弃探究。而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随时利用手中的学习终端,通过互联网继续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网络资源辅助下,学生会不断得到解答疑惑的自我满足感,从而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知识面会越来越广,探究问题会越来越深,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会得到不断提高。

目前,基于项目的学习已经成为当今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一对一的环境中,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每一个思维火花,每一个相关资料都可以通过Word、PPT、思维导图、博客等各种工具记录下来。当课程结束后,学生不仅掌握了自己学习的知识,还得到了大家基于这个项目学习的各种资源。学生们经过彼此的学习、交流,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在《地球上有什么》这节课中,学生对“地球上有什么”的了解受到各自生活经验的制约,对地球上的地形、存在的动植物等的了解并不全面,每个人只是知道少数几种,这样的知识是零碎的、不系统的。在一对一环境中,学生通过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查询,很快就能对一知半解的知识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制作成演示文稿共享在班级云盘中,大家只需要点开看一看就会了解到自己不知道的内容。这样,经过大家的互相交流学习之后,他们对“地球上有什么”的了解就逐渐丰富起来。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知识盲点教学,引导学生把已经知道的内容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归类,这样学生对“地球上有什么”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系统,从而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师专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导图工具数字化
烃思维导图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波比的工具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波比的工具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巧用”工具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