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2013-04-29 07:56徐章韬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画板信息技术数学

徐章韬

【摘 要】虽然大多数教师都能看到信息技术之于课程、教法、学生的作用。然而,没有强有力的信息技术知识基础,良好的愿景并不能转化为工程化的教学实践。不仅要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更要重视软件平台的开发及人员培训。

【关键词】 信息技术;调查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06-0011-04

引 言

平面几何是初中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象载体的支撑下,有助于学生形成言必有据的思维习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动态性和不变性之间持续张力的作用使平面几何课程焕发了新的活力。为数配形,密切配合初中学段学生思维发展由具象到抽象过渡的教学理念,使得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程中的作用显得越发重要起来。因此,非常有必要调查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调 查

本调查从教师的人口统计特征、信息技术的支持条件、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等几个维度,调查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 教师的人口统计特征

教师的人口统计特征是指教师的教龄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本调查共选取50名初中教师,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教师的人口统计特征

从表中可以看到,教龄在1~5年的教师有16人,自认为是新手的教师有20人。这部分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应对信息技术有较强的敏感性。

2. 信息技术的支持条件

信息技术的支持条件是指软环境和教育信息化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软环境是指校方对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态度。

表2 信息技术的支持条件

从表2可以看到,大部分学校是支持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学的(28/44), 部分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支持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学。软环境不支持的有5所,硬环境完全不支持的有12所。数据之间出现了不一致,原因究竟何在?是不是初中内容对信息技术的要求高了,才导致上述结果?在访谈中,一位教师如是说:“我所任教的学校是偏远山区,没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希望能够配备器材,让我们的学生也能接触多媒体教学。”还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说的:“我很欢迎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但农村中学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一个学校只有一两间多媒体教室,多数情况还是摆设。”这两位教师所说的可能是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

3. 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世界各国都重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例如,新加坡的资讯科技教育总计划指出,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设备和在学习新技术过程中推广新的学习策略的能力。在中学低年级的几何教学中,只要有可能,教师就应当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几何性质的探究。新加坡教育部要求所有的毕业生具备基本的使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1]。

衡量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指标之一是教师对信息技术平台的了解程度。教师熟悉的软件有PPT(39/50),几何画板(12/50),Flash(5/50),Authorware(3/50),超级画板(0/50)。有一些教师知道几何画板,可能与初中开设的平面几何课对几何画板的需求有关。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使用的软件有PPT(37/50),几何画板(7/50),Flash(3/50)。“熟悉的”和“使用的”的软件是吻合的,说明调查反映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那么,教师的这些信息技术素养是从何处获得的呢?

图1 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来源

如图1所示, 有一些教师的知识是从职前教育获得的,这可能是教龄为1~5年的教师。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学或同事引领是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主要来源。这可能与信息技术是新生事物有关。表明教师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接受新生事物。有教师这样说道:“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学是不错,可是我本人在这方面的知识接近于0,还有很多农村一线的教师和我差不多。”这是一个现状,所以当这一大批的教师都得到培训提高后,信息技术才能真正走进课堂。还有教师这样说:“我们年纪较大的老师,对信息技术几乎一无所知。信息技术设备在农村中学几乎是一种摆设。希望有专职教师对我校全体教师集中培训,力争每位教师都会制作课件,都会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4. 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

我们从整体上调查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教师运用现信息技术的现状

可见,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走入中小学课堂教学。那么,教师在哪些场合使用信息技术呢?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场合

可见,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场合,大多在公开课中。个中原因不言而喻。信息技术要深入学科,应该在哪些主题中使用信息技术呢?调查数据如图4所示。

图4 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课型

有很多教师认为习题课或复习课要使用信息技术,但也有一位教师指出:“不是每节课都用多媒体,如复习课、习题课就不宜。”一线教师的看法差别如此之大,表明教师平时用信息技术的机会不多,并不清楚信息技术该用在何种课型上。

再深入地看教师们认为的信息技术的适用内容,如图5所示。

图5 教师认为信息技术的适用范围

结果显示,教师认为最有可能运用信息技术的场合是平面几何、函数图像、立体几何等涉及图形图像等领域的场合。这可能和平面几何是初中数学的主干课程之一有关。

更深入来看,教师认为应在哪些数学活动上使用信息技术呢?如图6所示。

图6 教师认为信息技术适用的数学活动

调查结果表明,教师都认为要用信息技术减轻作图负担,能演示复杂的现象。

这两组数据,反映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需求。

5. 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教科书中的信息技术的处理,二是教师了解的学生眼中的信息技术,三是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深度认识。

教师对教科书中信息技术的处理,如表3所示。

表3 教师对教科书中信息技术的处理

可见,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实现教科书的意图。那么,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应以何种方式呈现在教科书里呢?

表4 教师眼中的信息技术在教科书中的呈现形式

教师不大希望信息技术出现在教材正文中。原因可能是平面几何有其固有的逻辑脉络,教师不希望信息技术“打搅”其逻辑脉络。

在教师看来,学生对信息技术持何种态度呢?如图7所示。

图7 教师眼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态度

学生们都是喜欢信息技术的。那么教师又是如何引导学生们使用信息技术的呢?

表5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

教师并没有回应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强烈渴望。造成上述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教师对信息技术是如何认知的呢?下面的看法具有代表性。

(1)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的重要辅助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学是紧跟时代步伐和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是化难为易、把抽象转为直观的重要辅助手段,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把枯燥的数学变成有趣的、好玩的数学,所以我现在尽力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

(2)认识到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学是大势所趋,但还有障碍。

如“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在教育领域中尤其体现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它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粉笔加黑板的局限,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同时活跃了课堂,使师生互动更有效。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对教材、教法深刻研究和思考,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方案,如此才能不把课堂变为多媒体技术的展台。其次,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还是主要的。最后,教师还是需要多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学与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当然,也有一些教师持更加保守的态度。如“我觉得信息技术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应以传统教学为主,信息技术为辅。尤其是数学这一类的课程,还是传统点好。因为数学的讲解步骤需要一步一步地讲解去消化的。”

由此看来,那些主张在习题课、复习课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师,其实是缺乏信息技术知识的。

(3)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动态演示作用。

如“我个人认为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学,会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那些在黑板上不能演示的动画观察,一些演变的过程、各地的社会现象可以让网络真实再现。通过信息技术使变化的过程让学生更容易看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在教学时,多媒体教学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节节课都去用。 ”

(4)认识到信息之于教师、学生的积极作用。

如“认真学习有关的信息技术,掌握它并能熟练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因为它有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认识到缺乏实施信息技术的必要条件。

如“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对学生很好地、系统地接受和学习信息技术很有帮助,但是学校的硬件设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教师自己的信息技术知识也有限,所以我希望国家或上级部门能提供更多对教师系统培训的机会。”

由上述看法可以看到,教师是欢迎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学的。即使在师生最关切的考试分数上,教师的态度也是正面的。如“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学,我觉得是会影响到学生考试成绩的。但如果能恰当运用的话,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能够引领学生在课外动手操作。恰当使用信息技术,应采取以下措施:(1)教师不能单纯地为了展示PPT而运用;(2)应当让学生能够自己去了解信息技术,如学习制作PPT,用几何画板或超级几何画板去学习课本中的一些知识。”

还有一位教师说的很有趣:“我觉得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会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信息技术不走进课堂,难道学生就都不会去上网吗?老师们如果用好信息技术,那一堂课所学的东西会更多,学生也更会感兴趣。在现代社会,我们农村的学生天天都盼望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学。”

结 语

不仅要重视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的建设,还要重视软件的开发及使用人员的培训。在面向初中教师作调查时,教师们谈到信息技术的硬件设施跟不上的问题会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而逐步得到解决。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要引起注意,就是教师没有养成购买软件产品的习惯,软件产品也是如书籍一样的智力产品,是开发者辛苦劳动的结晶,可是有些人习惯于用盗版的,用免费的。笔者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购买一些深入学科的信息技术平台,免费装配给教师。国家不但要重视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设施建设,更要重视软件平台的开发。按何克抗先生的说法,不仅要“修路、买车”,还要“有货”、有“驾驶员”[2]。

强有力的信息技术知识基础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最重要条件之一。从上述调查中可以发现,虽然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还不是很充分,但是大多数都能看到这一先进技术之于课程、教法和学生的作用。然而,没有强有力的信息技术知识基础,良好的愿景并不能转化为工程化的教学实践。

注:基金来源——中国博士后科学面上基金“深入学科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编号2011M50121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信息技术推动数学历史文化走进数学课堂之研究”(编号:2012T50656)。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猜你喜欢
画板信息技术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七彩画板
七彩画板
七彩画板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