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习变得“如虎添翼”

2013-04-29 07:58章建萍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学生

章建萍

高中信息技术课呈现出注重知识传授,忽视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现状。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Excel、网页制作、Photoshop和Flash四大操作知识开设“综合实践课”,力求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进行素材原创,并通过交流合作得到共同提高。

综合实践课的开设,遵循了教科书教学设计的思想,强化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认识,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讨论、互动学习的能力,让信息技术学习真正变得“如虎添翼”。

教学现状呼唤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的开设

现代社会信息丰富并且传递迅速,学生易接受新鲜事物,发散思维能力强。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对教师的按部就班教学并不认可。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的学生更不能接受教师的半成品,认为既不“新鲜”也不“营养”,他们喜欢标新立异,追求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张扬的个性。

1.课堂作业题目固定化,学生不领情

[案例1]“四大操作”学习中,笔者下发一些写有具体操作步骤的任务,让学生按题意进行修改操作。从课前作业到课堂作业,几乎每节课都让学生享受到这种“贴心”的服务,可学生大多不领情。有学生感叹:无聊,不看也知道是会考试题,看题目都看得我眼睛酸痛,我还有多少心思操作?

课堂作业题目固定化,貌似方便学生操作,但课堂变得机械、枯燥、乏味,学生不领情。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差不多都成为了修改操作的“熟练工”。尽管教师熟悉教学流程,从简单的知识点过渡到解答会考试题,学生都能跟着教师的步伐前进。然而,一节课上下来,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东西,有点失望。可见,综合实践课的开设迫在眉睫。

2.试水操作如隔靴搔痒,学生不钟情

[案例2] 当上到Photoshop的最后一节时,笔者提出前半堂课的任务:艺术设计,而后下发素材,让学生利用一些工具将现成的“地球”和“树苗”素材添加到“关爱地球”素材中,从而完成图像的合成。后半堂课则开始学习Flash的基础知识。

利用所学知识让学生进行艺术设计,这样的出发点非常不错。当教师一提出这个主题,学生个个显得非常兴奋。但教师没有放手让学生做:教师已经准备好了所需的一切素材,并强制学生的思路按照教师的意图发展。显然,学生的自我设计、自我创新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间一长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试水操作还需深入,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势在必行。

3.课堂缺乏合作和竞争,学生没心情

[案例3] 课堂中,笔者经常借一些网上或前几届学生的作品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有学生嘀咕:又不是我们自己做的,不看也罢;多想贡献我的作品,愿与大家分享,可惜没机会;要是让我们制作作品,我想找几个同学一起合作……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要注意完成教材的教学内容,更要保证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实践拓展操作。通过综合应用课,让学生有机会参与作品设计及相互欣赏,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操作技能的形成和知识的理解。

实施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的初体验

根据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应当与应用相结合,这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四大操作”的综合实践课的开设,让学生有目的、有时间、有创新地制作出更好的作品,同时也提高了信息技术素养。

1.主题多样化,学生很领情

学生应在教师的帮助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或在教师列出的较大范围的研究领域中确定具体的研究题目。在传统课堂中,学生习惯于“教师告诉我做什么”的模式,所以,应召开讨论会组织学生选择一个适当且值得研究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问题是否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关问题是否具有挑战性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否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机会,而提供的学习经验是否与预期学习结果一致。例如,教师给出的“利用Photoshop进行艺术设计”这个主题太大,学生经讨论后,列出适合自己的主题:如何保护视力、呼吁减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生命在于运动、爱书周海报设计、动漫合成……有了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学生的创作欲才会被激发。

在Excel综合实践课中,笔者提出“Excel中宏的应用”这个主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制作出“测测你的健康状况”(如图1),一学生填入自己的信息,得出结论(如图2),很是兴奋。

图 1

图 2

在网页制作综合实践课中,笔者提出“以网页为平台,展示身边的事”的主题。有学生以自己的课桌中的书包为载体,描述校园中的一些人和一些事(如图3)。

图 3

也有学生以网页为载体,从学生的角度记录下历史瞬间,报道2008年发生的事件,同时展望国泰民安、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生活(如图4)。

图 4

2.鼓励原创素材,学生很钟情

综合实践课中,从素材的构建、作品的成形、修改完善到保存导出,要经历“需求分析、规划设计及脚本编写”三个阶段。期间,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每完成这样一个作品,要经历很大的考验,使学生的毅力、审美观、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都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每一次综合实践,都让学生感受到如同播种一粒种子、收获果实般欣喜。

在Photoshop的综合实践课中,李帆创作了一组情境画(如图5)。当时正逢浙江省七艺节,而我们绍兴是最后一站。学生以此为背景构思设计了一组情景画面。其中画面的小女孩都是由李帆同学在Photoshop软件中一笔一画绘制而成的。

3. 互动平台分享作品,学生好心情

对于综合实践课,可根据“作品”来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高效、准确、客观和全面地考查评价学生,自然少不了学生作品的提交和保存。当学生完成各自的探究任务后,在互动平台中共享成果时所做的交流、整合和总结提升,让学生感受、了解和获得其他成员的相关经验,对整个探究任务形成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目前微机教室大多数是“教师机+学生机”模式,通过“极域电子教室”,以班级为单位建立文件夹,供学生提交作品。学生完成任务后将作品按规定命名后提交到教师机上自己所在班级文件夹,子文件夹以学生自己姓名命名。教师机可开辟公共资源通过FTP文件传输功能供学生下载作品。

教师还可以自主开发平台在线提交,平台中包含作品自评。当学生提交的作品一目了然地出现在网站平台时,学生还可以进行作品互评并下载其他同学的作品互相学习。

在共享平台中,学生展示了利用“变形”工具绘制生活中图形有规律的图案(如图6)。有学生制作出转动的风车和自行车,栩栩如生的扇子、雨伞等,完全超出了教师的想象。

图 6

实施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的反思

1.综合实践课的进程可遵循教材思路

综合实践分为模块的应用及模块间的整合。一般模块的应用课可以安排一到两节课。而模块间的综合整合课,课堂范围内可安排一到三节课,将未完成部分带到课外去补充。

高一信息技术教材每章节后都设有“实践体验、综合探究”板块,但部分教师对教材的设计思路视而不见。教师可按照教材的活动建议实事求是地展开探究活动综合应用课,而不是让学生疲于应付会考试题。

2.综合实践课的开设有益于会考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极少教师愿意花两到三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实施这样的课堂会浪费时间,“试题熟练工”只懂操作却不懂应用,得不偿失。唯有那些真正理解消化知识点,并能总体把握住课本核心思想的学生才能真正提升操作能力,而综合应用课的开设恰恰能弥补这些缺憾。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