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运保
行动研究法能够把教育理论探讨、提升教育实践的质量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效地结合起来,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从教师们展示的研究成果来看,其效果和规范性并不尽如人意。可见,教师们对于行动研究法的含义与价值、实施的方法,以及如何撰写和呈现教育行动研究报告等诸多方面还存在困惑,需要澄清认识。
一、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困境
一些研究揭示了当前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时所面临的困境,包括:
1.客观障碍
(1)教师教学和科研在时间上的冲突。作为一线教师,要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怎么有时间再去做课题研究呢?这是很多老师所发出的疑问。
(2)教师的科研能力不足。一位中年教师对论文撰写、课题申报的自白比较具有代表性,他说:“因为自己是语文老师,因为自己对作文教学有些想法,自己的学生在作文比赛中得过一些奖,每年学校领导布置教学论文、课题申报时,总忘不了我。我也想做,我却不知怎么做。有人说,去阅览室借些教育杂志看看,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我也照着做。我自认为对一些问题的确有些想法,但当我看过别人的论文,却感觉没有必要再写,别人的阐述已经把我的想法剖析得明明白白。对于课题申报我更是无从下手,我不知道方案该如何写,各部分要写些什么。”[1]
(3)科研条件、经费欠缺,学校领导重视力度小等。
2.主观障碍
教师对“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具体有以下几种。
“神秘论”认为,教育科研是教育家、学者的工作,是“象牙塔”里的专业研究者的事情,深不可测、高不可攀。
“虚无论”认为,一线教师只要把学生的考试分数提高,就是教育质量高,而教育科研只是装点门面,搞不搞无所谓。
“浅化论”把教育科研仅仅理解为写论文和课题申报。
这些认识上的偏差阻碍着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使他们对教育科研目标不清、动力不足、被动应付。
3.实际效果不容乐观
有学者将当前教师科研存在的问题总结为八类,即“有行动无研究”、“有研究无成果”、“有成果无转化”、“有定性无定量”、“有叙事无提炼”、“有课题无问题”、“有师本无校本”、“有分析无元分析”。
二、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价值
一线教师的工作为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每天面对大量的学生,每天都经历着教学的过程,这些都是教育研究的对象、教育研究的现场;教师们有自己的经验感受,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还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行可以交流探讨,这些都是教育研究的有利条件。
许多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试行、完善、落实,教师实践活动亟待提升质量,这些都向广大一线教师提出了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要求。
有研究指出,对于某些课题,如教师的个人和职业生活以及教师在工作中遭遇的问题,教师开展的研究常常更为深入;并且,一线教师喜欢针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这些研究往往比专家的研究更能够引发课堂上的变革[3]。
教师的工作带有重复性的特征,如果只是简单重复,会让教师迷茫、困惑、劳累,陷入职业倦怠。对此,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4]可见,教育研究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教师要不要搞教研,而是结合一线教师的实际情况,找到一条适合一线教师的教研方法。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一线教师的教育研究活动应该紧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把理论探讨与提升教学质量结合起来,这样就不会另外增加教师们的负担,也会让教师们有成就感和积极性。而行动研究法就是这样一种教育研究方法,因此值得教师们认真体会和试行。
三、行动研究法的含义与实施方法
近年来,对于行动研究法的理论研究的文献很多,结合这些文献我们总结出行动研究法的含义、价值和实施的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如何撰写和呈现教育行动研究报告。
1.行动研究法的含义与价值
行动研究法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情境中,通过与同事、专家、家长或学生等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教育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并改进自身工作的一种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以解决教师实际工作问题为中心,能够提升教育质量;行动研究要求教师运用教育理论于自身的实践中,并形成更为具体的经验和见解,获得研究成果,丰富教育理论。
行动研究简便易行,较适合于没有接受过严格教育测量和教育实验训练的中小学教师采用。行动研究围绕教师的实际工作开展,不需要教师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上另行增加研究任务,克服了“工、研”矛盾,具有可行性。
2.行动研究法的实施方法
从形式上说,教育行动研究有反思已经发生的教育行为和探讨教育行动的变革两种。
前者称为“教例研究”,其做法是,教师从对自身工作经验的回顾与反思中发现课题,进而把发现问题及处理问题的全过程写成教例,然后围绕此教例展开研讨和分析,并形成教例研究报告。
后者称为“问题研究”,它是教育行动研究的主要形式。其过程包括:问题——计划——行动——评价,并循环下去,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1)问题:问题是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起点。它可以是教师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兴趣,也可以是教师面临的一个教学困难、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一种希望弄明白的“不明”状况;随后,教师需要收集资料来辨明这个教学情境的特点,最终形成一个待研究的问题。这里对现状进行的调查研究也可以作为“前测”,用于与改进后效果的比较。
(2)计划:教师要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通过阅读文献或向他人请教等方法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行动策略。
(3)行动:行动就是教师按照研究方案去进行教学实践,并在行动中逐渐发展完善研究方案。在行动中教师要记录行动的历程,如实施中遇到的具体困难、自己对于困难的解决之道。这是上一步“计划”的一部分,也是研究结果的一部分。
(4)评价:在行动过程中及行动之后,教师要注意测量教学效果,评估研究方案是否符合实际,评估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如果问题得到了解决,本次行动研究就结束,如果没有得到解决就需要对教育情境进行进一步的审视,并发展出新的行动策略应用于实践,直到问题得到解决。
3.案例分析及研究报告的形式
课题:(台湾)国中自然与生活科技教师试行实作评量之行动研究[1]
一位教师认识到,实作评量符合世界教育改革关于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要求,它关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而不仅是强调结果,教师如果能够妥善运用此方法,就能够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协助学生活用知识,进而引导学生的学习。
因此,他决定在自己任教的班级尝试应用此方法,并邀请了两位同事共同开展这一项研究。他们确定了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在自然与生活科技领域,教师在设计真实性任务评价时,所面临的困难有哪些?解决的方法有哪些?
二是教师在实施真实性评价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怎么样?
他们把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设计了校园植物检索表、光的反射与平面镜、探索花的构造,共三次实作评价单元。
他们记录、总结了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小组组别数过多造成时间不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将小组报告改成以补充的方式进行,另外还将评分表部分的评定量表改成检核表。
(2)实作评价单元不易挑选。解决方法是:与合作教师协商讨论,等三位教师都认为可以在学生操作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形后,再做评量内容的设计。
(3)实作任务主题的设计不易。解决方法是:研究者和合作老师分别寻找资料,并在设计会议中进行讨论,以设计合适的真实性任务。
(4)实作任务不一定能确实评量出学生所学的概念。解决方法是:通过三个人的设计讨论并交换意见,同时向相关专业背景的同行请教,他们是否曾经做过或遇到过与这些概念相关的活动。初步活动规划完成后再进行讨论。
(5)设计者学科教学知识不足。解决方法是:研究者先了解国中理化课本中的有关知识,然后查阅相关书籍、上网、与合作教师或专业人员讨论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6)标准与评分表制定不易。解决方法是:评分项目确定后,由研究者先在预试班级试行,根据预试的结果与合作教师讨论并修改,完成最后的评分表。
总体上来说解决困难的主要方法有:
(1)与合作教师讨论学生的能力,任务难易度等;
(2)针对实作评量的内容向专家请教;
(3)经过预试,针对评分项目、实施过程加以修改。
他们不断评价研究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并以此来调整或论证自己的研究设计。他们发现,实施后学生对相关科学概念的了解程度,应用所学知识到任务中,以及情谊的学习成效均有所成长。具体表现有:在知识能力方面,从学生完成的作品的评分表发现学生对于认知的理解情况相当良好,也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在情感方面,学生彼此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评量时讨论得很激烈,每位学生均能参与讨论,而且实作评量能促进小组讨论和团结合作,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提供学生了解别人意见的机会,学习他人的长处。
最后,他们形成了《国中自然与生活科技教师试行实作评量之行动研究》这篇研究论文,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其论文结构是:
一、绪论
1.研究背景与动机
2.研究目的与待答问题
二、文献探讨
1.实作评量的意涵
2.发展实作评量的步骤
三、研究方法
1.研究者的背景与理念
2.研究情境
3.研究设计与流程
4.研究工具与资料收集
5.资料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1.教师设计实施实作评量所遭遇之困难与解决方法
2.使用实作评量后学生之学习成效
五、结论与建议
本案例展示了一个完整的行动研究的过程、方法与价值。在研究报告中,研究者明确表述了行动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细致描述了研究的过程,记录和总结了研究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和解决困难的方法,测量和展示了行动研究的效果,研究报告结构合理、说理清晰、论证有力。可以看出,这样的研究帮助教师学习领会了有关教育理论,他们的研究成果又丰富了原有的评价理论,他们的发现可以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实施实作评量的方法。当然,这一研究也帮助教师改进了自己的教学。因此,行动研究兼具理论研究与改进教育实践的功能。
当前,我国课程改革提出了很多新理念,需要教师们在工作中去尝试施行,一些学校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思路,需要进行试验,对此,行动研究法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永锋.小学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困惑与对策.浙江教育科学,2010(5).
[2] 郑金洲.学校教育科研中存在的八大问题.人民教育,2007(6).
[3] [美]C·M·Charles.教育研究导论.张莉莉,张学文,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4]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册).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5] 王慧君.中学教师物理教学科研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西南大学,2009.
[6] 中小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主要障碍与有利条件有哪些?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306/11/6167580_98581382.shtml.
[7]行动研究法http://baike.baidu.com/view/1297551.htm.
[8]行动研究法http://wenku.baidu.com/view/0b15cfd8a58da0116c174939.html.
[9] 徐怡诗,王国华.国中自然与生活科技教师试行实作评量之行动研究.科学教育,2004(14).
(责任编辑 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