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树林
【摘要】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学生个性缺失的状况,侧重从“教学思维、教学课堂组织、教学方法”三个层面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及和培养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
一、学校是体育教学的良好环境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素养,学校是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当前,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基本素质,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以人为本”的教育。个性一般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其形成主要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影响。而学校教育作为学生个性的发展的主基地,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进取和竞争的意识,使其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心理素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组织形式多样,活动中的情节多变,学生的角色也常变换,因而需要提供多种发展个性的机会和场合。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学校体育作为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为最佳手段,进而明确地把发展学生个性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项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创造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校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具有创新特色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活泼地发展。
二、意识到目前体育教学中的问题
所有的事物都是在不断完善中的,体育教学也一样。由于每个人的遗传因素、后天生活环境、接受教育、个人努力程度等的不同,因而存在着较大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智力因素差异,智力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注意力五大基本因素。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比如:有的人学东西学得快;有的人则忘得快;一般来说,智力差异一部分来自先天遗传,一部分来自后天生活环境。先天遗传的智力水平人们之间相差不大,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主要是由后天环境、教育和个人努力程度所造成的。人的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智力特点不同,人的智力特点各不相同。有的人观察敏锐,善于发现问题;有的人记忆超强,过目不忘;有的人善于分析,思维能力较强;有的人想象力丰富。人们不同的智力特点是人们从事不同职业的理论依据,也是我们选择教育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智力的性别表现不同,男女在身体结构、体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同样,在智力方面也各具特点。从心理学家的研究中可知,男女的智力上的差异表现在数量上是微不足道的,只是表现在智力发展速度和智力特点上的不同。
三、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差异
学生之间是客观存在着一些差异的,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是指那些除了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外的因素,主要包括人的情绪、动机、兴趣、意志等。其中,情商是非智力因素中最关键的内容,人们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情商差异,情商即情绪商数,是衡量人们“情绪智力”高低的指标,它反映了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构成情商的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关系、挫折承受能力五个方面。把握人们在情商方面的差异,既是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又是其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育对象的情商,增强他们对知识讲授的接受能力。2.兴趣差异,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3.理想差异,理想是以现实生活发展的规律为依据的,与一定的奋斗目标相联系。理想不仅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动力,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还是人心理活动的纲领,是一个人个性倾向的最高表现形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每个人在理想内容和层次结构上又有较大的不同。因此,认清和把握学生个体理想的差异性与层次性,是教育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确立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
体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在掌握体育健康知识、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而且要特别注意对本门课的新科技、新文化的渗透。一定要使教师认识到,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时期体育教育的最高阶段,其教学目标的确定,既与基础教育的其它阶段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在健康水平上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以适应将来的大学教育或走向社会工作的需要;在体育保健知识方面学有所长,为今后的终身体育打下必要的基础。
五、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体育教师要善于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改革。这些模式有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取向于教学内容,有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追求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如何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形态结构,从而掌握更科学运动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
六、注重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
对学生体育感情的培养,让学生从自己原有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出发,在一定范围内自己选择运动项目。这样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需求,激发学习动机,培养体育兴趣、特长,在一定程度上使因人施教、区别对待成为可能。通过体育学习,使学生掌握享受体育活动的方法,为终生坚持体育活动奠定基础。
总之,面对体育教育的改革,体育教师要有强烈的紧迫感,把这种挑战视为发展自己的大好机遇,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用发展的观点来变革工作方式、思维方式,以此来实现体育教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