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莉丽
摘 要 物理实验对于提高军事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学员科学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基础的实验课;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对教学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本文就教学管理模式如何发展和完善进行探讨。
关键词 信息化 物理实验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院校教育是军事人才创新素质的摇篮,院校应在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加以培养。物理实验旨在提高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化实验中心是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基地,支持了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发展,为新型军事人才创新素质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物理实验的现有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如何在现有实验条件下,探索出一种实验教学的新型运行模式,发挥实验教学及实践环节在能力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是实验教学中亟需研究的问题。
(一)实验运行方式。
一般采用开放运行管理模式。对本科课程实验采用网上预约和同类实验组内选修的方式,但表现出以下问题:课内网上预约实验,难以把控实验进度,学员营不便掌握学员情况,难以掌握教学工作量。课外预约实验,教员难以进行管理,无法统计教员工作量和仪器设备使用情况,仪器设备维修、登统计等日常管理十分困难。在形式上解决了实验排课问题,对学员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实质性的改观。
(二)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一般采用以下方式:教学加实验。长期以来,物理实验教学运行以学员队为单位组织教学。由于仪器种类和数量的限制,教员根据现有的仪器,事先写好实验步骤,实验前仔细介绍仪器、使用注意事项,学员进实验室就是为测几个数据,能力得不到培养、锻炼。根据近几年的尝试,实验教学为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
二、改革以提高能力素质为宗旨,构建开放式物理实验课程体系
(一)改革实验内容。
物理实验课的改革,首先从内容进行,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有启发性并能激发学员创新思维的设计性实验。开设适当数量的近代和综合物理实验,掌握一些近现代物理科学研究方法及其在现代高科技中的应用,从教学的层次上设计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或研究性实验等专题。例如,基础性实验安排了9个实验,它包括: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单双臂电桥等。内容涉及力、热、电、光学、近代物理各个领域的内容,这些实验主要学习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测量方法。再如综合性实验,安排7个实验,包括:全息照相,用密立根油滴法测电子电量,核磁共振实验等。本专题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实验的目的是巩固学员在基础性实验阶段的学习成果、开阔学员的眼界和思路,提高学员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强化实验室的管理。
根据开放实验需要,研制了《大学物理实验网络选课系统》。该系统由系统设置、教员管理、学员选课、实验成绩录入、实验成绩统计与分析及显示、实验进度及开课状态查询和显示、计划调整、辅助内容等子系统组成,具有设计合理、功能齐全,用户界面友好,运行可靠和使用方便等特点,为开放式实验教学计划制定、登陆注册、预约选课、查询记录、课表生成打印、课件展示、背景资料、实验介绍、管理规定、成绩录入输出、统计分析、实验进度统计分析、学员队信息实时查询、系统管理、数据备份、生成打印等管理工作提供现代化的技术支撑平台,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了实验开放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学员实验成绩的评定。
物理实验成绩应以学员平时实验成绩为主。为此实验室要求学员一定要按序号做实验,以便教员掌握课堂情况。实验成绩分为预习、操作、报告三大部分,实验室拟制定各部分成绩评定细则,以弥补开放实验室教员不能跟班走的不足。为鼓励学员注重平时实验,实验室规定:若每个必做实验的评分均达到85分以上,笔试前可申请免考,经实验室主任审阅所有实验报告并批准后,其实验成绩可评为优秀。
三、基于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探索自助式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自助式实验教学法是以学校现有实验室和实验设备为前提,让学员自己去挑选所需实验室及实验设备,并自己动手来实现自己和课程标准要求目标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这一方法主要基于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其组织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是课前注册,二是实验预习,三是实验预约,四是刷卡实验,五是实验实施,六是报告提交,七是实验课程成绩汇总。
四、未来几点改革思路
一是开设少量设计性实验,初步培养学员的自主实验能力;二是建立小型研究性实验室;三是开放实验室;四是举办学术(科普)讲座;五是加强教师培训。
五、结论
信息化条件下新型军事人才的创新素质培养需要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突出的创新精神、卓越的实践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因而需要多方面、多途径地加以培养。加强实验室建设,借助网络信息化手段,结合实验室开放运行积累的经验,完善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探索自助式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员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