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茹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做法加以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 写作 能力 习惯 日记 作文
在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和乐于动笔的习惯,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下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为了实践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一要求,我进行了一些实践性的尝试:
一、运用好积累本,让学生们做好积累。做好这一点,让学生采取以下方法:
1、教师在黑板上的日积月累里给学生提供好词佳句,让他们做好积累;
2、课文正出现了令人感动的词句,或者优美的句段,让他们摘抄下来,做好积累
3、鼓励他们阅读了外读物,发现好的词句做好积累。
正是因为运用了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对字词有了数量和质量上的积累。而且我还鼓励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好词佳句并做好积累。一段时间下来,有的学生居然积累了厚厚的两本词句而且有一部分学生只能的酒吧他们真的能把这些积累中的语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二、养学生写好日记。写日记可以积累写作素材,作文时就不必为无“米”下“锅”而发愁。日记的内容千变万化,长短不限,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都可以写。写日记要防止千篇一律,记“流水帐”,应该突出新颖。我鼓励学生每天写一篇读书笔记或日记,不定期检查,对于做得较好的学生给予夸奖,树立榜样,做得不够好的学生则耐心指导鼓励。
日记要坚持经常地去写,这是需要不间断地坚持的,而三年级的孩子自制力较差,这就需要教师的经常督促,针对这种情况,我运用了以下方法:
1、每天由组长检查,不完成的要给予及时的批评,必要的时候和家长沟通;
2、每周教师亲自检查一次,对坚持经常而且写的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3、每个月进行一次评比,对优秀的同学给予物质鼓励,以此带动不爱写日记的学生,达到全体共同提高的目的。
罗丹说过“美是到处存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我们身边并不是缺少写作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能力。所以,平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善于用情感、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品质,没心的人是另一种盲人,什么也发现不了。”让学生通过写日记,把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记下来。并告诉他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颇富哲理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悟,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并给人以启迪的哲理。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我从开始就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即,每次作文要做到有话可说,无论写的好坏,保证一定的字数,我觉得这样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养成习惯,试着去发现作文的素材,积累素材,从而达到培养好的写作习惯的目的。
其次、我拟定出一个方案,每个月进行一次作文评比,对作文无论是大作文还是小作文只要写得好,就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以此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培养多读多写
多读多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有了写作兴趣以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多读多写,否则将前功尽弃。要达到多读的目的,除了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内的文章,还应该引导学生阅读对孩子们成长有益的课外读物,从中吸取写作“营养”。为了让学生能读到更多的课外读物,我的做法是:首先,鼓励学生办好借书证,定期到学校的图书室借书;其次,每个学期都精心设计好“班级图书角”,为学生订《小学生阅读与写作》《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小学生创新作文100分》等,并号召学生踊跃捐书。除此之外,还与平行班级友好合作,定期交换课外读物。平时用一定的时间给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效果,享受进步、收获成功的喜悦。
读是积累,写是提高,只有读写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要达到多写的目的,首先培养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具体做法是:优等生可以写出读过的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等;中等生可以抄录文章中的精彩片断、优美词句等;后进生则不同,他们只要能抄录几个好词佳句就应该给予肯定表扬。
除了以上几点,我还注重对学生的文章给与鼓励性的成绩和评语。每次作文本发下后,学生最关注的就是分数和评语。说实在的,我的打分标准非常低,只要学生稍微在语言表达或字迹上有进步,结构或体裁上有创新,我都会打一个大大的优。并且在评语的字里行间流淌着真切的欣赏,尽量不用断语,杜绝挖苦、嘲讽。当他们怀着欣喜的心情在评语中看到了鼓励和希望时,他们也就找到了自信。下面摘录一则我写的评语:
真不知道你的小脑袋瓜里怎么有那么多富有哲理的语言,空灵的文字。透过这些温暖的字眼,老师仿佛看到了你飞扬的思绪。
通过这半年和我的学生们的共同学习使我认识到在作文教学中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让他们飞舞着“兴趣”的翅膀在作文的天空自由翱翔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应该做到的最基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