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艳
【关键词】物理课堂 问题意识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76-01
在当前的物理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讲轻学生学的现象,使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存在较大的脱节。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思维能力,是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面临的最为直接而又迫切的课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此作了一些探讨,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人为本,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只是需要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可见,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不仅是教与学的设计者和探究者,还应当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要能够俯下身子,学会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要常把寓教于乐的理念运用在教学中,如用愉快的科学故事从物理学史的角度说明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比如,给学生介绍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这个现象的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卢瑟福不盲从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发现了“原子核式模型”;阿基米德在洗澡时产生“物体浸在水中失去的重力与它排开水的重力之间有无关系?”的疑问,进而发现“阿基米德原理”等科学家的故事,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善于质疑。
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如在讲“蒸发”时,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又如,在讲“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可以让佩戴近视眼镜的学生感受凹透镜的成像特点,进而提出问题:凹透镜成像与凸透镜成像是否一样?再如,在讲述“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受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影响”的内容后,结合家用电风扇的调速器,创设问题情境:电动机的“转向”和“转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过对比,学生很快提出问题:影响电动机转动速度的因素有哪些?这样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
二、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到相关物理科学问题演变
学生从生活或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还只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思维,而把所发现的问题演变为一个科学问题,则需进一步的思维加工。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压强》一课时,先让学生在录像上观看画面一:两个女士在沙滩散步,一位穿着高跟鞋,另一位穿着平跟鞋,尽管体重相当,但她们留在沙滩上的脚印深浅有明显的差异。画面二:在茫茫的雪原上,踩着踏雪板的人飞快地滑翔,而穿着棉鞋的体重差不多的另外一个人却深深地陷入雪中,艰难行走。学生观看画面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穿高跟鞋的压痕比平跟鞋深?为什么穿棉鞋的人在雪地里陷得更深?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再让学生观察高跟鞋和平跟鞋、踏雪板和棉鞋的触地面积,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论:力的作用面积不同,对物体的破坏效果也不同。从而演化为这样的物理科学问题:力对物体的破坏作用和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通过探究便形成了压强的概念。总之,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到相关物理科学问题的演变是极具创造性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造条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传统教学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形成了以知识为中心的惯性思维,这种过分重视知识传承而轻视过程探究的做法,严重阻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新物理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活动经验,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探究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探究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并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1)如何测量电磁铁磁性的强弱?(2)如何改变和测量通过电磁铁的电流?(3)如何改变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这样,学生的探究活动都是围绕如何解决问题进行的,使学生学会应用知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整合旧知识,构建新知识,培养创新思维。
物理课堂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是教学的关键。“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教给学生发问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知道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养成质疑习惯,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发展,这也是二十一世纪课程改革的新视点。(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