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敏六 范宜潜
摘 要:2012年10月10日至30日,来自广东省茂名、肇庆和云浮等三个地级市的五位省级化学骨干教师到广东省骨干教师培训点——广东梅县东山中学范宜潜教师工作室跟岗学习。跟岗学习期间,在工作室主持人范老师的具体指导下,五位骨干教师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本文中着重谈谈《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同课异构中的导课分析。
五位教师的新课导入可谓“各有千秋,风格各异”。五位教师新课的导入时间大约都占3分钟,PPT的制作都很精美,在提高课堂的吸引力方面都做得很成功。
一、创设情境,引人入胜,悬念激趣
刘老师在上《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的导课是以“秋已深,叶已红,同学们的学习劲头也正浓”,以诗一般的语言开头,与学生产生共鸣,效果不错。紧接着,就开宗明义地讲授本节的教材内容、重点及难点,以“直接导入方式”导入新课。刘老师以这样的直入主题的方式导入新课,有助于学生了解与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学习本节知识对学习后续知识所起的作用。笔者认为用“秋已深,叶已红,同学们的学习劲头也正浓”这一句话固然有诗意,但与本节内容联系不上,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感觉。从刘老师的导课,笔者得到启发,设计这样导入:“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句话是谁说的吗?”接着讲解:“这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中的一句话,其意是指人的坚强意志是如何炼出来的。那么真正的钢铁又是怎样炼成的呢?”这样就很符合新课标要求的“价值观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这样设计也许就不会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有感而赋诗了。
二、归纳、分类、承前启后、设悬念
本节课前承初中的氧化还原与还原反应的再认识、物质的分类,本节课的知识贯穿整个高中化学。詹老师的导入新课的方式是“讨论方式、归纳方式、疑点方式”等多种方式并用。詹老师导课可以用几个字概括“短、准、精”。让我们看看詹老师是如何导入新课的。
A.请将上述反应,从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和数目进行分类。
B.还有什么分类方法?分类标准是怎样的?
詹老师先提出问题,留下悬念,让学生进行讨论,归纳在初中所学习的对反应的分类方法,反应(5)的问题提出,与学生的固有观点产生矛盾冲突,学生对反应(5)归为哪一类反应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激发了学生渴望解决问题的欲望。詹老师新课导入,很简单、所用时间短;问题的设计找准了本节课知识的重点、难点或关键;所设计的习题也很精练,问题很有针对性,很注意知识的前后衔接。詹老师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和重组,使之形成适合新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将所学的知识纳入新的知识体系中。詹老师在导入新课时很注重引导,加上东山中学的学生是梅州市的精英,基础扎实,聪明,詹老师的问题设计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加上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争论。
更重要的是詹老师的课堂语言很有艺术,本身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所以课堂效果很好。
三、实践导入,贴切生活
邱老师和莫老师的导入新课都采用的是实践导入,就是教师动用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所熟悉的化学现象和常识,联系本节教学内容而导入新课的方法。她们都是以提问学生食品包装盒(如月饼盒)中为什么放一包脱氧剂,以及有的食品为什么采用真空包装来导入的。
以这样贴近生活的实例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刺激学生。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很快就会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接着,她们以削了皮的苹果颜色变暗的事实,转入提问导入,这样很自然。
不同之处是莫老师用的是图片投影,邱老师用的是实物苹果展示,更直观,更有创意,效果更好,也更符合新课标要求“能解释生活中的化学”,更能“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四、设情境、有趣味,归纳分类、层层递进
最后谈谈蒋老师的设计。他首先展示了蜡烛燃烧的图片,然后在图片的下方打出李商隐《无题》中的两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接着讲“东山中学的老师正如这蜡炬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了你們通往成功之路,你们一定对母校与母校的老师深怀感恩之心吧!把老师比喻为蜡烛,蜡烛燃烧是什么反应?”
蒋老师的设计意图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也就是课标中的情感教育,又与本节课的主题紧密联系。
接着转入以“直接导入方式”告诉学生本节课所要达到的三维目标,然后让学生做一个“连连看”的游戏,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通过游戏达到“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对物质的分类知识进行再认识,由六种反应类型都无法对2FeCl3+Cu=CuCl2+2FeCl2分类而产生矛盾,知道九年级“从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和数目进行分类”的局限性而提出新的分类标准。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低级向高级这一客观规律的,学生学习也是这样。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引燃点”,由复习旧知识入手,导入新课。很自然地从复习初中从得氧与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知识,再过渡到本节课的从化合价升高与降低、电子得失两个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本质。从分类引入矛盾,引导学生思考新的分类标准。
五位老师的同课异构,展示了不同的导入新课方式,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充分体现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教学高境界,这也正是同课异构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徐春丽,林承志.“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化学教学,2010(11).
[2]陈存英.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体现.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2).
(作者单位 蒋敏六: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县中学 范宜潜: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 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情境;规划;分类;悬念;实践;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