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静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教材(文本)对教与学的制约是不容否定的客观存在。因为教材文本是一种特殊读物,是“基于一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的发展阶段,经过选择的、编排好的,适于教学的语文用书,是简化了的系统反映语文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关键词】阅读;超文本;教育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超文本”理念和实施“大阅读”策略呢?
一、在阅读的目标上“超文本”
学生阅读课文,既有“从书面文字开始而止于大脑的某种再现或解释的过程”,也有“从已经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出发在阅读中又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成为一个“真正主动的、由内心促动并受内心支配的过程”。(见曾详芹、韩雪屏主编《国外阅读研究》)学生总是利用个体先前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化的情感去推断、感受课文的新意义,这就决定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应有较大的“弹性”,不可能绝对精确和清晰。其下限目标可以是要求人人能达到的,而上限目标则鼓励学生去自由超越,做到“上不封顶,下要包底”。在阅读教学目标上的这种超文本状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并不鲜见。如一位优秀教师教《跳水》一课,在讨论“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时,学生的感受各有不同:有的说,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小孩不好,太任性;有的说,开玩笑要有分寸,不可过头;有的说,因为风平浪静,水手们才到甲板上来寻开心,麻痹大意就要出乱子;当然也有的学生说,船长了不起,又机智又果断才救了孩子。
二、在阅读的想象中“超文本”
学生阅读课文,既是课文信息的接受者,又是课文信息的加工者,总会以各种形式继续着作者的创作,实现着作品的价值。而这一切又有赖于想象的参与。阅读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往往会留下较多的空白和不确定性,给读者以尽可能多的主动想象,以从中获得思想营养和美的享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再造想象,一方面是以课文语词为触媒,从中生发生活的情境;另一方面是以课文的空白处为契机,以想象的情节去填补和丰满。这种阅读想象,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而且使学生加深理解和丰富了课文的内蕴,超越了文本。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教师针对课文中第二次赛马后的一句话“齐威王目瞪口呆了”,提问:“齐威王为什么会目瞪口呆,他可能会想些什么?”于是,课堂中出现了热烈的讨论:
——“齐威王很惊奇,明明我的马比他的马跑得快,怎么第二次会失败了!”
——“齐威王会想:田忌没多大能耐,肯定是狗头军师孙膑在搞鬼。他气得说不出话来。”
——“齐威王已经识破了田忌调换出场顺序的把戏,他想我也可以调换出场顺序,还能赢。这时,他正在想怎样引田忌再赛一场。”
——“齐威王准是气坏了,他在想不如派两个杀手,把田忌和孙膑宰了!”
三、在阅读的同化时“超文本”
阅读教学总是要通过学生主体的认识图式去同化课文内容。这种同化,并不完全是“顺应”,也应当引导学生去质疑、去批判、去否定,敢于给课文挑刺,从小培养学生不盲从权威,不唯书,敢于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精神。在阅读教学中,双向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和批判思维,具有重要意义,这可以养成学生遇事、遇理都能分清良莠、明辨是非的良好思维习惯。在《落花生》这篇课文的“预习”提示中有这样的句子:“落花生这种植物有个有趣的特点,它的花落了,能钻进地里结出果实。”对照课文的插图,学生提出这个句子表达得不正确,落花生的“花”没有“落”,而是它的子房特别,像一根管子插入地里把果实(花生)结在泥土里。显然,学生的意见是很有道理的。读《挑山工》这篇课文,学生发现:写的是挑山工登山时要横挑扁担斜着上,走折尺形的路线。可插图上画的不是一回事,是一个挑山工的背影,直挑着担子直着登山……所有这些都说明提倡和引导学生有批判地读书,敢于向课文质疑,既重文本又超文本,是培养学生阅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在阅读的鉴赏中“超文本”
学生对课文的鉴赏和感悟,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点,这是因为每一位学生具体的阅读,都有各自注重的焦点、程序和方法。每一位学生的“前理解”,包括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审美程度和阅读习惯等等都是各不相同的,基于这种个性差异的阅读鉴赏,即使对同一篇课文,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尽管多数小朋友说小白兔好,他向老山羊要种子,自己种白菜,爱劳动等等,但也有一些小朋友说喜欢小灰兔:“小灰免也是爱劳动的,老山羊来送白菜,小灰兔就去帮”;“小灰兔有礼貌,老山羊送给他白菜,他说‘谢谢你'”;“小灰兔不向老山羊要菜子,可能是他不知道用菜子是可以自己种白菜的。如果他知道,也一定会要菜子的”……这种对课文鉴赏的多元性,并没有大错,教师应当尊重孩子的这种善良、宽容、富有同情心的美好感情,允许在品评课文中的这种“超文本”现象。
五、在阅读的发展处“超文本”
“言有尽而意未尽”往往是一篇好课文审美价值的体现。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感于言而动于情,总是以自己的知识贮存、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和审美情趣丰富着课文的意蕴,这是阅读的再创造活动。在课文戛然而止时,学生的情思却往往意犹未尽。这时,若教师能在不违背课文对阅读的制约和规范作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去合理地发展课文的情节、意蕴,作“超文本”的探索,无疑会十分有利于学生更深地理解课文内容,强化情感的熏陶。教学《啄木鸟和大树》这篇课文,啄木鸟治病救人,大树讳疾忌医的主旨是十分明确的,可是在课文临近结束时,一位小朋友提出了问题:“我觉得啄木鸟不太好,没有爱心,为大树治病只去了一次就不去了,难道就这样眼睁睁地看大树死去吗?如果啄木鸟多去劝几次,大树病重了是会接受治疗的。”教师一时无言以对,颇为尴尬。如果从“超文本”的理念着眼,就不妨来个因势利导:这故事本来是有啄木鸟第二次劝大树、第三次劝大树的情节,因为太长了,课文中没有编进去,现在让我们自己来当“小作家”,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好吗?这样既不损害课文主旨,又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适时地抓住了一个可贵的教学机遇,为发展课文情节作了一次有情有趣的创新训练。
六、在阅读的范围上“超文本”
《新大纲》特别强调“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阅读教学确立“超文本”理念与“大阅读”策略,正是追求阅读范围上的这种沟通。在小学阶段,课内阅读的文章,300篇左右,只有三四十万字,这是无法形成独立阅读能力的。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言:“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吕先生的话,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其实,在阅读范围上的“超文本”,还不仅仅是课外阅读。
叶圣陶先生在《读书二首》中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鲁迅先生在《读书杂谈》中有言:“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陶行知先生说得更详:“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的宝库,便是活的书。”当然,把自然和社会视作“无字的书”或“活书”,仅仅是比喻意义上的读物,但是也说明了阅读的“超文本”意义和“大阅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