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有平
摘 要:只有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才能使得全民族的素质得以提高;只有从实际上消除大量的后进生存在的事实,才谈得上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真正接受学生的重要标志。教师不能歧视后进生,后进生转化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需要教师耐心、体贴的说服。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赏识
俗話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学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都有学习不专心、纪律松散的后进生,他们虽然只占少数,但起着较大的消极作用,在学生中间造成不良影响。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有的教师对后进生的教育失去了信心,教育方式不恰当,不但没有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反而使后进生的状况越来越糟。那么,如何转化后进生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浅见。
一、要以“爱”去感化学生
在多年的工作中,笔者深深体会到:后进生的心灵一般比较敏感,他们常以为别人有意同自己作对,找他们的岔子、抓他们的辫子,歧视和伤害他们,他们在思想感情上与同学、教师、家长处于对立状态。因此,教师对他们要倾注更多的爱心,以真诚的爱子之心去爱他们,激起他们感情的浪花,赢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以打开他们的心扉,医治其心灵创伤,消除师生间的对立,使他们乐意接受教师的帮助。这样转化后进生就有了重要的基础和条件。
二、要减轻后进生的学习负担
当前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为了提高成绩,教师和家长都把大量的学习任务压给了学生,后进生常常感到学习很吃力。这些学生被剥夺了一项巨大的财富,即支配时间的自由,而自由支配时间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特征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课业负担太重,不利于学生发展个人爱好,使他们学习越来越没兴趣。于是形成恶性循环,他们越来越觉得上学没意思,认为自己完全是为家长和教师学习,学习不专心,也不愿意努力,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如果还给他们一些时间,让其自由支配,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使其认清自己的潜能
尽管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就其综合素质而言,他们在某些方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优点,只要教师认真观察、留心去体验,总会找到的。我们可以就其某方面的优势加以利用,让他感觉到“我也是有优点的,我也是有能力做好工作的”。
赏识源于对学生发自内心的钟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也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尊重自己的学生,赏识自己的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尊重后进生,赏识后进生。后进生缺点较多,思想脆弱,易和教师形成对立。教师要多了解后进生,多关心后进生,多找后进生谈心,多找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需要教师耐心、体贴的说服。即使个别后进生转化较慢,教师也绝不能采取放弃不管或勒令退学等措施,使他们失去改正错误、争取进步的机会,而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以趣促变。只要后进生有一点点进步,教师都要耐心辅导和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进他们对教师的理解和信任,从而使他们控制和约束自己,在教师的鼓励下,自觉地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不断进步。
总之,“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转化进生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正确对待后进生的缺点和错误,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循循善诱,思想教育工作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转化后进生的工作落到实处,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