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静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学生作文的初级阶段,材料贫乏是一个最让人头疼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注意素材的积累。只有拥有足够多的素材,才能在中考作文选材时游刃有余,才能最大限度地写出贴合文题要求的佳作。那么,如何让学生做到“有米下锅”呢?
一、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感动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自然界的花草树木,生活中的人和事,只要用心观察,仔细体会,都能成为写作的素材。同学之间的友情,班级里的趣闻乐事,父母的唠叨与呵护,社会中的温暖,世界的和平与冲突,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点滴印记。所以,不妨多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瞬间感动,这样他们的“米仓”中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好米。
二、指导学生博览群书,从书籍中汲取养料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读书意识,指导他们在读书中接受语言文化的熏陶,在读书中积累佳词妙句,在读书中体味好的文章结构、艺术特色,在读书中体会作者的深刻思想。
1.指导学生从教材中积累
目前的语文教材中选入的篇目,大多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因此,对于苦于没有写作素材的学生来说,不妨指导他们多读读课本上的文章,平时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将课本的阅读材料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教会学生巧用、化用课本材料以充实自己的作文构思,丰富自己的作文内容。
2.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
相对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素材都是 “第二手”的材料,但由于经过作者的加工整理,这些材料更具规范、更精练、更集中,也更便于读者吸收和积累。目前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重,不可能也不必一定非要从生活中直接积累作文所需要的材料。而且书籍报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说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阳关道,简单、方便、效果极佳。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不妨多为学生推荐好书,让他们丰富知识,开拓视野,积累写作的源头活水,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三、指导学生关注影视,利用影视拓宽视野
广播、影视是了解社会,认识人生的窗口。只有“两耳博闻天下事”,作文时所用事例才能反映社会,贴近现实,紧扣时代脉搏。
值得注意的是,积累是要通过勤于动手的途径来实现的。毕竟人类大脑的记忆力有限,而且,单凭记忆的材料,常常不具体、不准确。何况瞬间迸发的思想火花,往往稍纵即逝,不随时用文字记下来,过后可能会遗忘,产生遗憾的懊恼。所以,还要教育学生一定要养成随时随地勤于动手的习惯,将材料摘抄下来或剪辑起来,将自己在观察生活中的见闻和感动记录下来。这样积少成多,每到用时,一个个鲜活的素材便会如泉水一般汩汩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