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
4月20日,这一天,在向来嘈杂的微博上没有其他话题,只有地震;这一天,人们心中没有其他新闻,只有雅安。雅安,在4月20日8时02分之前,或许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可这个时点过后,这个名字已印在中国人的心中,这里成为中国的焦点,这里让人们牵挂着、揪心着,这里成为人们心里的一道伤。
有了五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经验和教训,灾难发生后,政府和社会的救灾系统迅速启动起来,上至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下至平民,都迅速凝聚到抗震救灾的事务中。有了五年前应对灾难的积累,社会没有表现出慌乱和失措,没有被激情和悲情所裹挟,各种制度和组织迅速从容不迫地运作起来。
这一次,网络表现出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救灾理性,尤其能让在灾难前感到无力的人们感受到力量。平日里,新媒体和社交网络无处不在的娱乐化,在灾难来临时,也自觉地抛弃了不合时宜的娱乐,而去凝聚救灾的正能量;平日里,微博中互换“公知”“五毛”的站队,喋喋不休的争吵和无处不在的谩骂,但面对大灾,人们迅速抛弃了分歧和偏见,主动团结到救灾事务中,以“我们都是雅安人”的悲悯和共识关注芦山灾区;平日里,微博的热点此起彼伏让人眼花缭乱,但这一天微博里刷屏的只有一个话题,雅安芦山地震。
灾难让人们反思自身的渺小,灾难让无力的人们站到了一起。在五年前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微博尚未进入中国网民视野,五年后的今天,自媒体已然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发达的网络和自媒体就是这样一个媒介,让灾难中的人们更像公民。
人们娴熟地借助社交平台去寻找灾难中失踪的人和需要救助的人,开通了寻亲热线、微信寻人、微博寻人。
人们分享着汶川特大地震时留下的思考,提醒着社会组织应该如何介入,个人应该如何参与救灾,受伤者如何自救,如何避免次生灾害,如何保证生命通道畅通,宝贵的经验立刻呈现在微博中。社交平台成为一股重要的救灾力量。
人们还传递着面对灾难的理性。我在微博中写的一段话迅速得到许多网友的转发和认同:这时候不要高谈阔论地苛责地震局,习惯性地指责政府如何如何,将心比心,不要强人所难;也不要盲目地去推崇和神化民间预测。地震是天灾,预测是世界难题,是既有科学和人类理性力所不及的,天灾后当合力凝聚救灾,而少些莫名其妙的愤怒。这时候不要继续批评红十字会,不要咒骂灾后未及时停止收费的高速公路管理方,这只是他们的疏忽。越是这种大灾难,越需要彼此的理解和宽容。
一个网友的话代表着中国人在灾难前的成熟:现在我们最需要的不是泪水、惨烈和哀伤,而是感动、坚强和力量,网络让我们感受着这种力量。
(摘自2013年4月21日《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