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荣
【关键词】新课改 构建 语文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22-0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并向教师提出了“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开发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的要求。然而,新课程改革虽已推行多年,但其理念在许多学校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不少学校依旧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这种“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与新课程理念相悖而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折断了学生想象的翅膀,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果往往是教师忙得焦头烂额,学生累得苦不堪言,教学活动却收效甚微。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当务之急就是要转变观念,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更新自身知识,优化教学方法,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真正认识到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独立的人格,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渴望与教师平等交流,渴望自由地表达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态度温和,精神饱满,给学生留下阳光的印象;语气要和蔼,语调要抑扬顿挫,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在课堂上,教师要从多方面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给予学生完全的尊重,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享受自由表达的乐趣。而教师应从知识权威的讲台上走下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以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的情怀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形成民主、和谐与平等的教学氛围。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和成功,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当学生在某个方面取得进步时,给予他一个特殊的奖励,如优先提问和回答的“特权”;当学生能大胆回答和质疑时,要及时给予肯定,“你真棒”“你真厉害”“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你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等这些赏识性的赞扬,要毫不吝啬地奉献给学生,让学生如饮甘露,如沐春风,为学生增添一股强劲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每一节课的学习,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二、巧设课堂导入语,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
常言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部精彩的电影,头三分钟定要扣人心弦。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在课堂导入语上下功夫,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讲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课文《智取生辰纲》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几百年前,安徽省发生了一起特大抢劫案,以杨志为首的十几位官兵在押送生辰纲途经黄泥冈时,被一伙乔装打扮的犯罪分子,以麻醉抢劫为手段,劫了‘运钞车。案件发生后,引起了官府的高度重视,官府责令捉拿和严惩罪犯。但当时官兵都束手无策,愁眉不展,百姓却拍手叫好,这是为什么呢?另外,这个犯罪团伙的首领是谁,他们用了哪些计策让十几位训练有素的官兵上当受骗?现在,就请同学们以警察的身份,认真查阅案宗(课文),排查摸底,迅速破案,看哪位同学能率先侦破此案,揭开事实的真相。”课文原是一篇枯燥难懂的白话小说,很少有学生对它感兴趣,笔者精心运用了时下学生最喜欢的侦探方式进行导入,有效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课堂气氛一下子被激活了,学生主动阅读,积极参与,认真探讨,争相发言,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讲解和提问转化设计为学生能参与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要鼓励学生亲身参与课堂活动和实践,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情感去体会,用自己的思想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设计活动,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所在。以一堂作文课为例,为了让学生学会小标题式的作文,笔者精选了几篇此类佳作,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环节。一是“想一想”:几篇精选出来的佳作有何相同之处?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在求同的过程中,认识到什么是小标题作文。二是“议一议”:每篇佳作的小标题有何不同之处?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在求异的过程中,归结出拟小标题的诸多方法,如可以数字、年龄、事件的发展过程、人物的心情变化、诗词名言、比喻或排比句、事物及其品质、历史文化及历史事件等来拟小标题。三是“说一说”:每篇佳作的亮点在哪?让学生通过细细品读,开动脑筋,尽其所能找出佳作中的亮点,大到选材立意、结构布局、语言风格,小到修辞运用、遣词造句,领悟佳作的魅力所在,拓宽写作的视野。最后是“写一写”:让学生用课堂中所掌握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小标题式的作文,并展示出来与大家分享。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笔者主动放权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成立学习小组,小组成员自主阅读,团结协作,讨论探究,发现问题,大胆质疑,表述观点和归纳总结,四个环节都是以限时抢答的竞赛方式进行,各小组学生唯恐落后,争先抢答,学习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活动中动眼、动口、动脑、动手,听、说、读、写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得到培养,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
四、利用现代教学方式和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为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笔者还因时、因地、因人,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借助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如诵读、讲故事、知识竞赛、成语接龙游戏、表演课本剧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既紧张又生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活动氛围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此外,笔者还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视听神经。如巧用影视、录音、道具、挂图等方式进行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利用优美动听的音乐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使语文课堂真正做到图文并茂、影音俱全,呈现给学生一场场视听盛宴。如在讲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时,笔者用录音机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闭上眼睛,全身心去感受其中荡气回肠的气势和直冲苍穹的激情,体会其声心渗透、情景交融的雄美意境,使学生从一个个抽象的文字符号中读出音乐的美,既培养了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又达到了预定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从振奋人心的音乐中感受贝多芬这位音乐巨人对音乐的痴迷与热爱,以及不屈于厄运、以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的伟大精神,由此更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而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著名篇目有不少已被搬上银幕,如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以及《花木兰》等,教学人教版的《智取生辰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出师表》《隆中对》和《木兰诗》等课文时,笔者就将这些影视作品引进课堂,让作品中的人物以鲜活的形象深入学生的心灵,既可以把课文讲得情趣横溢,又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欲望。从某种意义上讲,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期待视野具有交互性,很多学生往往因为喜爱某部影视作品,进而期待阅读该文学作品,有了影视作品做基础,学生阅读课文时对原著的理解和把握会更全面、更深刻。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收到了化抽象为形象的效果,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和活力,既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收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应植根于现实,面向未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转变观念,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巧妙地把有益的内容引入课堂,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