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虹
“问题解决”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对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式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精心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通过问题解决,学生学会了探索的方法,能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培养数学思辩能力。
例如:在教完“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可以设计一道“帮动物找家”的作业,即小狗打电话邀请小猴到家里做客,告诉小猴自己家门的号码是224号。可小猴到了小狗居住的地方一看,找不到了,因为它发现这里门的号码很奇怪,都是一些乘法算式,你们能帮小猴找到小狗家吗?有趣、生动的游戏设计,把乏味的计算变得带有故事性,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计算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鼓励参与合作,追求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合作交流的需要。一方面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让其他学生主动关心他们,为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提供帮助,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有助于解题策略的形成。
如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时,可这样设计:计算24+7,教师先“冥思苦想”一会儿,再向学生求助。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顿时情绪高涨,积极思考。此刻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同桌互说等形式,最后,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交流意见,以达全员参与的目的,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
三、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明白要解决的问题,收集解决问题的必要信息
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最有效的途径是指导学生学会看图,从图中收集必要的信息。这一步要求学生仔细地看,充分地讲,进而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需要注意三种情况:
一是题中的信息比较分散,应指导学生多次看图,将能知道的信息尽量找到。二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部分,教师可让学生先仔细地观察,然后说说从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因为学生学会了解决计算问题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搜集信息的能力,分组讨论和交流,马上就说出了自己的发现:原有24人,走了7人,又来了19人。同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看图时要有顺序地观察,这样才能思路清晰,为后面找中间问题打下基础。
二是题中信息比较隐蔽时,容易忽略,这时要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在问题“大数减小数,它们的差是75.4,小数中的小数点向右移一位,就是大数了,求大数和小数各是多少”中,题中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大数是小数的倍数这一重要关系,而是隐蔽在“小数中的小数点向右移一位,就是大数了”之中,需要学习者用自己敏锐的数学感觉去发现。
三是信息的数量较多,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收集相关的信息。例如:二年级下册31页的“解决问题”,要先引导学生结合图文分析所收集到的信息,可以分小组讨论后全班进行交流,让学生发现要先求出“买一辆小汽车用多少钱”这一个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师的适当点拨,根据“12元可以买3辆小汽车”这个信息可以计算出每辆小汽车价钱,再结合第二个信息“想买5辆小汽车”就可以求出应付多少钱了。
四、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应用意识
随着数学实践活动的不断开展,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鼓励其依托身边的资源,提出数学问题,自觉应用已有的解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上三年级下册求“平均数”时,可以将书中的主题图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课前组织学生开展收集饮料瓶的活动,并将本组收集的数据以简洁的方式记录下来。上课时以统计图的形式出示某组学生收集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这样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现、收集数学信息,他们热情高涨,上起课来也比较积极。
五、抓住生活契机,更好地解决问题
皮亚杰认为:“儿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实活动,教育就不可能成功。”在教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后,可设计情境:毛笔2支8元,圆珠笔4支32元,铅笔盒5个50元。问:“你想买7支圆珠笔可只带了50元,你带的钱够吗?”这样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不但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问题解决的过程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掌握技能,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构思的基础,已有经验包括生活常识与经验,也包括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活动经验。如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综合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等知识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还能培养学生对数的感觉。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意识与水平,深入研究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更好地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问题解决”不仅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还能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式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