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启国
公开课是教师之间交流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展示个人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风格的舞台,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笔者经常参加一些初中思想品德公开课的观摩活动,但经过多次观摩后发现,目前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实效。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对这些问题做一些改进,就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趋完美和高效。
问题之一:教学资源杂乱,简单堆砌现象明显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建立起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积极开发、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使之更好地为课程实施和教学服务。这一要求在信息技术比较发达的今天成为了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比较注重开发、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课程资源,如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等。但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却往往缺少精心的优化和取舍,以致经常出现反映同一内容的资源被重复使用、简单堆砌的现象。如:在一节“磨砺坚强的意志”的公开课上,因为关于培养坚强意志的资源很多,有位教师就选取了众多名人磨砺坚强意志的故事,形式有图片、视频,还有文字材料。在课堂上针对“怎样磨砺坚强的意志?”这一问题,他不断地放视频、展示图片、讲故事等,让学生和听课教师觉得眼花缭乱。虽然这样做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但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看上了,思考和感悟的时间很少,对身边普通人的观察和对自身意志品质的思考就更少了。这样的课堂看似容量大,内容丰富充实,但教学效果甚微。
在备课时,教师的确要尽可能地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但收集好以后应该再仔细斟酌和比较,去粗取精,尽可能选出最贴近学生生活、最能简洁明了地说明问题的课程资源,以达到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的有机统一。有时也可以根据选定的一个资源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挖掘,俗称“一材多用”。
问题之二:教学方法单一,课堂讨论频繁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接受式学习的个体。学生要在课堂中与教师互动,与同伴互动,要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合作学习。因此小组讨论、同桌讨论等教学方式被课堂教学广泛采用。但我们有时会在一些课堂上发现这种现象: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都要安排学生用讨论的方式来解决。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被过度频繁地使用,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影响教学质量。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深入讨论需要充分的时间,而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讨论过多势必会造成教学任务完成不了,课堂容量不大。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般不会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因此课堂上的讨论往往会流于形式,看似热烈,却无法深入,学生很难在合作学习中得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提升。二是合作过多,部分学生失去了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失去了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的机会,所以也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降低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该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要只拘泥于合作讨论这一种方式,只要能有效实现思想品德三维目标的方法都是可以选用的。学生可以自主探究解决的问题,就应该安排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解决;自主探究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安排讨论予以解决。
问题之三:依赖现代技术和其他课程资源,很少关注课本
如今,多媒体技术已在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各级各类公开课的教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幻灯片。但我们有时会发现,在一些思想品德课堂上,学生的目光始终就没有离开过幻灯片,整节课都不曾打开过自己的课本。笔者仔细分析后发现,原来有些教师已经把课本内容被搬到了幻灯片上,而有些教师则可能一味地强调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创生和补充,已经把课本抛到了一边。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手中的课本已经转变成了“学材”,以前的“教教材”现在变为“用教材教”。现在的课本已不再是课堂教学中的唯一课程资源,但课本在课堂教学中毕竟还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课本中表达出的知识和道理仍需要学生去识记、理解和运用。无论教学改革推进到何种程度,学生手中的课本仍然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和忠实的执行者,是传递知识信息最重要的载体,是教学活动最主要、最便利的课程资源。某些教师完全抛开课本的做法,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习的内容好像都懂了,但下课后很快都忘掉了。这样既不利于教师“教”,也不利于学生“学”,严重背离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其实,教学内容至少要做到源于课本、忠实于课本,然后才能再谈不拘泥于教材,灵活而创造性地使用课本。因此,教师仍然要在备课时仔细研读课程标准中所对应的“课程内容”,同时认真钻研课本;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研读课本中的重要段落,必要时也可以提醒学生在课本上圈圈画画,做好批注和笔记。只有这样,课后学生在重温课本时才能进行回忆、复习和巩固,在研读课本中获得多层次的提升。
问题之四:依靠教学课件,课堂板书缺失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些教师逐渐忽略了板书的重要性,许多课堂上不见了板书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在即将下课时教师用幻灯片集中展示一下知识要点。其实,课件再好也无法代替板书。与事先设计好的课件相比,板书是即时生成的。即时生成的板书,一般有明晰的知识要点,再加上教师隽秀的字迹和美观的设计,既有助于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优化教材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营造教学氛围,又便于教师及时记录学生的精彩发言,激发学生的思维,留给学生一目了然的深刻印象。此外,教师工整、认真的板书也对学生平时的书写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所以,即便在多媒体技术已经比较普及的情况下,教师的板书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教无定法,但无论在公开课教学中还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思想品德教师都应该做到关注细节、精心预设、把握生成,只有这样才能演绎出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