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敬
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没有乙肝家族史的青少年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可以首选干扰素;处于婚育年龄的乙肝患者,可以选用生殖安全性较高的核苷类似物抗病毒,例如替比夫定等。病毒载量较低(乙肝病毒DNA定量小于105)的患者,可以首选阿德福韦酯;需要长期服用,病情处于肝硬化阶段的患者,可以首选恩替卡韦;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需要加用阿德福韦酯或替诺夫韦。
抗病毒治疗要长期、规范乙肝病毒很难被彻底杀灭,无论是干扰素还是核苷酸类似物,都只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短期治疗(≤1年)停药后,患者的HBV DNA水平都会出现大幅度反弹,这就证明了乙肝治疗需要“长治”才能“久安”。规范用药也不容忽视。不遵从医嘱、擅自停药或换药,很可能会导致疗效不佳,甚至耐药,致使疾病进展。因此,治疗期间一定要做到长期用药、规范用药。
根据经济条件选择用药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因而治疗费用也是我们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在治疗初期选择价格昂贵的药物,而在治疗中期却由于经济负担过重而自行停药或换药,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导致治疗失败而使疾病进展。目前国内批准上市的4种口服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都可以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但价格上相差较大。拉米夫定(贺普丁)月花费430元左右,阿德福韦酯(贺维力)590元左右,替比夫定(素比伏)750元左右,恩替卡韦(博路定)1200元左右。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选择能够承担的药物,坚持长期治疗。
根据疗效调整药物抗病毒治疗的早期疗效非常重要,治疗3个月时,如果病毒载量直线下降,预示治疗前景光明;如果病毒载量没有变化或升高,要及时更改治疗方案。判断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还要看它是否能够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目前的4种口服抗病毒药物在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和e抗原转阴上的效果都不错,但只有拉米夫定有超过10年的延缓疾病进展、减少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的临床数据。研究显示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3年,能够使肝硬化的发生率降低55%,肝癌的发生率降低51%;10年随访数据证实,75%的肝纤维化患者达到了组织学改善,其中18.8%患者的肝纤维化被完全逆转。因此,患者在选择抗病毒药物时更需关注长期的治疗效果。
密切监视药物引起的副作用核苷(酸)类似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亦受到广泛关注。动物实验中致实体瘤的风险困扰着医生和患者,其他如肌病、肾毒性、周围神经病、乳酸酸中毒等,更是关注的焦点。这些由药物引起的副作用一旦出现而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很有可能危及生命。4种口服抗病毒药物中,拉米夫定已上市10年,适用人群最广,安全性较好。
定期检测很重要HBV DNA水平是预测疗效的重要指标。因此,乙肝患者在抗病毒治疗时要坚持定期监测,尤其是在半年(24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以拉米夫定为例,如果治疗半年时HBV DNA转阴,说明疗效很好,可以继续单药治疗;一旦发现HBV DNA大于103拷贝/毫升,加用无交叉耐药的药物(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疗效更好。2010年中国指南指出:发现疗效不佳,应该加药而不是换药。
其次是药物副作用的定期监测,如血CK值、肾功能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他的检测还有乙肝五项、肝功能、B超和肝穿(肝穿刺活组织)等,对判定疗效和疾病变化都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