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的探究性学习策略

2013-04-29 18:20赵久学
大观周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策略

赵久学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本文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性学习 策略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国家教学课程标准对探究性学习作出充分的说明,强调“数学学习内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并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样的教学活动,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明确教师角色定位,有效调控探究活动

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干什么?是旁观?是监工?或是其他身份的局外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准确的角色定位和有效的调控策略为重中之重。

1.尊重学生的选择,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

主体性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应真心实意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入手,了解学生对什么样的问题感兴趣,对什么样的问题存在疑惑、想去探究。其次,要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将探究的目标建立在学生的需求上,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参与选择探究的内容。

2.教师应及时调控交流与反思的过程

教师不要过度干预学生交流与反思的过程。探究性学习的活动,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也存在有的学生不主动参与,或者由于同學之间关系不协调而导致交流不顺畅的问题,还有时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无法进行数学化,即不能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教师需要对这些问题做出调控。教师作为学生交流的引导者,要在生生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点拨、设疑、答疑,既要调控学生的情绪,使他们保持良好的状态,又要调控进程,保证交流活动的有效性,还要及时发现问题,寻找典型,帮助个别交流有困难的学生排除障碍,并根据交流的进展情况随时对问题做出必要的调整,捕捉契机,适当控制,对探究活动实行定向,定量、定质、定序和定势控制。

二、课前布置,培养探究习惯

学生对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都有一个适应的阶段,探究性学习也是一样。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的学生来说,突然有意识地让他去探究一种新知,这无异于让他建造一座空中楼阁,毫无根基可言。因此,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就成为了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基础。新授课时,教师就可以直接利用学生手中的材料加以分析、讲解。这样做,不仅丰富了课前准备的材料,降低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程度,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三、课堂联系实际生活,增进探究学习的信心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收集生活资源和参考一些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生动材料,使数学课堂教学进人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从开放的生活环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从中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形成了应用意识及创新精神。例如《按比例分配》教学,我是联系在劳动课(植树)进行的。首先是让学生明白学校分给我班的植树任务,再把学生分成人数不相等的三个小组,由学生把植树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为了公平起见,应该怎样分配?(按比例分配)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直接学习的能力,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注重合作探究,在合作中达成共识

合作探究是数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并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合作探究中,学生的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思维方式经过交流整合,有的得到修正,有的得到提升。小组讨论合作时,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应积极参与到学生中间,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还可以密切师生关系,真正做到学生的合作者.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如:部分学生只跟在别人思维后面走,没有独立见解,很容易形成思维的依赖性,这有待于教师及时地发现、调节、解决。另外,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一节课小组合作的次数不应出现太多,时间长了会使学生厌倦,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小组合作要限时限地,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真正地乐于合作。学数学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交流、学合作的过程。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合作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通过训练让学生学“听”、“讲”,别人发言时,注意力要集中;别人说的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要在肯定别人的基础上讲自己不同的想法;别人提意见时,要先听,再讲自己的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表达意见,而且学会了怎样倾听别人的想法。

五、激励评价,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全身心投入,更会将学生引人自觉忘我的学习境地。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自信要给予肯定、鼓励,让自信学生更自信。同时,教师还要充分运用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隐藏着的自信。“你一定能行!”“你真棒!”“老师很欣赏你!”“老师可真佩服你!”等等,这些表扬的话一定不要吝惜。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从老师口中说出来很容易,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另外,建构主义还倡导主体性评价,强调教学评价应当是一个民主参与协商、交流的过程。学生主体通过对自己或他人的学习活动进行反省、分析、监控,同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进一步的确立。

总之,在我们的教学中如能注重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 ,积极探索实施“探究性学习 ”的策略,那么,我们的教学就能不断取得成功,就能更好地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邓兆华.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8).

[2]孟玉霞.浅析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之思考[J].读写算,2013(03).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