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军
摘要:我国自1996年实施产寿分业经营以来,人身保险业务快速增长,寿险公司数量急剧增加,寿险公司业务中新型寿险的比重不断上升,呈现出“一险独大”的市场状况。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国内29家具有代表性的寿险公司2005-2010年期间的范围经济状况进行检验的结果显示:不同规模和背景的寿险公司的范围经济系数均比较明显,但是很多寿险公司所表现出来的范围经济性具有“欺骗性”。因此,寿险业务结构调整缺乏内部的市场激励,需要强有力的外部力量推动。
关键词:寿险公司;范围经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8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6-0019-06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自1980年恢复保险业以来,我国保险业就以远超过GDP的速度高速增长,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4.6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5 488亿元,其中人身保险业务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0.4亿元增长到了2012年的10 157亿元;保险业总资产从1980年的10.4亿元扩大到2012年的73 546亿元。特别是自1996年实施产寿分业经营以来,寿险市场主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长期由中国人寿一家公司独揽寿险业务的市场格局被不断打破,寿险公司的数量大幅增加,由1997年的4家增加到2012年的68家,传统大型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大大分散化,中小型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逐步提升,市场结构由垄断模式转向了垄断竞争模式。
短时期内大量新寿险公司的成立,使寿险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新公司为了快速形成规模,提升市场份额,往往将重点放在销售渠道比较成熟、操作难度较低、容易形成规模的新型寿险业务的争夺上面。传统公司为了应对来自大量新公司的竞争压力,维持原有的市场地位,也不得不陷入巨大的新型寿险业务的保卫战之中,而缺乏充分的精力和足够的动力开发新产品、发掘新市场。因而,多年来形成的恶性循环,造成寿险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险种结构严重失衡:投资性较强的新型寿险业务比重不断上升,由1997年的63.9%上升到2012年的87.7%,最高的年份2010年高达92.2%;保障性与给付性并重的意外险比重不断下降,由1997年的9.6%下降到2012年的3.8%;保障性较强的健康险产品还未深入市场,所占比重的提高幅度不大,由1997年的3.5%提升到2012年的8.5%。毫无疑问,对于专门经营风险的保险公司而言,目前的险种结构不仅使寿险公司的发展偏离了其社会保障功能的轨道,而且非常不利于风险的分散,无益于公司经营的稳定性。文章通过检验主要寿险公司的范围经济状况,分析了险种结构对寿险公司经营成本的影响。
国外部分学者和文献对保险公司的范围经济状况进行了实证检验。Meador、Ryan和Schellhorn(1998)[1]使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研究了美国1990—1995年寿险企业的范围经济情况。结果表明:分散化提供多种产品的寿险企业比那些采取集中化战略寿险企业的效率要高。Berger、Cummins、Weiss和Zi(1999)[2]使用复合成本函数对美国1988—1992年保险业范围经济进行了研究,发现规模较大的保险企业更可能实现范围经济,且拥有垂直一体化营销渠道(如专属代理人)的保险公司比使用非一体化营销渠道(如独立代理人)的企业更容易实现范围经济。M. Khaled等(2001)[3]使用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新西兰寿险公司的范围经济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在1992年的样本公司中小规模和中等规模的保险公司均表现出范围不经济的现象,规模在2.8亿新元以上的保险公司既没有表现出范围经济也没有表现出范围不经济。这说明多个专业性保单的总价格要低于综合性保单的价格。Dan Segal(2003)[4]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将人员、固定设施、资本投入、其他开支作为投入项,将寿险、企业年金、意外和健康险保费收入作为产出项,对美国寿险公司的范围经济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寿险公司在综合经营的基础上实现了范围经济,尤其是规模大的保险公司表现出更好的范围经济性。James C.J.Hao,Lin-Yhi Chou(2005)[5]使用傅里叶成本函数和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估计了台湾寿险公司的范围经济,并按照保费规模将寿险公司分为五个层次进行了比较,发现不论是外资保险公司、台资保险公司还是整个寿险产业,不论哪个规模层次的寿险公司都存在着范围不经济性,而且规模越大的寿险公司范围不经济性越明显。这表明寿险公司多元化的经营并没有带来总成本的降低。对我国保险业的范围经济进行分析的文献还很少,目前只找到一篇,即黄薇(2007)[6]在界定中国保险业范围经济内涵的理论基础上,利用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构建了我国保险业范围经济的模型,首次对中国的寿险业及财险业在1999—2004年间范围经济的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指标选择上,作者把主要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作为产出变量,同时把劳动力、金融股权资本和实物资本作为三种投入变量。研究结果显示:财险业整体范围经济并不明显,个体差异较大,与资产规模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寿险业总体呈现较为明显的范围经济现象,但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减弱。
对范围经济的检验不论是保险行业还是其他行业、不论是国外文献还是国内文献都没有得出过完全相同的结论,这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者在模型的设定、投入变量、产出变量、样本对象、样本期间等方面的选择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对检验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不同国家寿险市场的业务划分、保费规模、市场结构、运营模式等方面也都存在着重大的差异。尤其是我国保险业的经营历史短暂,保费规模和保险市场主体快速增加的时期还未结束,自由竞争的市场还未形成。所以,国内外已有的文献只在检验方法上为本文提供了参考和启发,但要全面、准确地分析我国寿险公司的范围经济问题,需要将检验的结果与我国市场现实相结合,将实证数据与财务数据相结合,将理论分析与经验判断相结合,这样才能得出较合理的结论。
二、范围经济的计量定义与检验模型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