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类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

2016-11-15 17:38张华郭蓉菊
科教导刊 2016年25期
关键词:结构调整

张华 郭蓉菊

摘 要 文章以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专业布局与建设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入手,介绍了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思路、主要举措,为机电类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机电类高职院校 专业布局 结构调整

近年来,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围绕“立足湖南,辐射全国,服务先进装备制造业,培养高素质术技能技人才”的办学定位,打造机电类专业特色与品牌,培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效服务湖南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文章以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机电类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做法。

1 专业布局与建设现状

1.1 主要成绩

(1)建立了较完善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学院遵循高职教育规律,立足办学定位,结合自身优势进行专业设置优化和布局结构调整,科学制定了《学院专业结构调整与建设规划》。坚持以“机电”类专业为主体,按照“需求导向,科学定位,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的原则,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类专业。并紧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适时调整专业,建立了“市场导向,主动适应”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2)形成了“机电”特色鲜明的专业布局。“十二五”以来,学院按照“对接产业,凸显特色”的专业建设思路,主动对接湖南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汽车制造三大优势产业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了与湖南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专业,撤销了与学院办学定位不相符、办学优势不明显的工业分析与检验、生物化工工艺等专业,招生专业数减少到23个,招生专业大类减少到4个。其中“机械、电气、汽车”三大类专业数占开设专业总数比例为76.9%,学生覆盖率达到71.8%。专业聚集度越来越高,机电特色更为凸显。学院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2014年被评为“湖南省就业创业示范校”。据麦可思调查,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4.7%,比全国高职院校毕业就业率高5.1个百分点,企业满意率达95%。

(3)专业建设取得了系列丰硕成果。“十一五”以来,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等6个专业立项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省级精品专业;汽车维修技术、数控技术为国家紧缺性人才培养基地;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电气自动化技术为湖南省职业教育重点实习实训基地。“十二五”期间,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技术专业立项为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三个专业立项为省级重点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动适应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发展要求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2)专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有待进一步发挥,“机电”品牌特色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2 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目标

2.1 指导思想

以《湖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文件精神为依据,按照“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对接湖南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为根本任务,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品牌特色,全面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2 基本原则

(1)需求导向原则。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科学合理地完善和优化专业结构,逐步形成专业优势。(2)集群发展原则。把握学院的办学定位,整合资源,围绕先进装备制造及服务,打造重点专业集群。(3)特色发展原则。重点建设智能控制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两大特色专业群,带动其它专业协调发展。

2.3 总体目标与思路

主动融入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围绕先进装备制造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调整改造主体专业。撤销、调整与装备制造产业对接不紧密的专业8个,新增与装备制造业改造升级对接紧密的专业5个。到2017年,学院常年招生专业稳定在20个左右,形成先进制造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现代制造服务四大专业群。通过专业群建设,带动各专业均衡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使专业社会服务能力从“对接产业、服务产业”向“提升产业、引领产业”转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院核心竞争力。

3 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的主要举措

3.1 建立“产业升级驱动专业升级”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结构

联合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职业院校及知名企业,牵头成立以资产融合、人员互聘为纽带的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职教集团;深入调研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专业体系;建立“产业升级驱动专业升级”动态调整机制,针对产业发展变化适时开设新专业,改造或淘汰部分专业。坚持“三同步”,即专业开发与市场同步、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同步、专业改造与技术发展同步。2015-2017年,调整和停办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8个专业,新增工业网络技术、报关实务、物流信息技术等5个专业,改造提升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传统专业,使专业结构更加优化。

3.2 构建先进制造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现代制造服务四大专业群

紧密对接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充分发挥学校办学特色和行业优势,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原则,系统构建先进制造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汽车运用技术及现代制造服务四大专业群,打造先进制造装备专业集群。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核心,引领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修、工业网络技术等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的相关专业发展,形成学院最具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

——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核心,引领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机械质量管理与检测技术等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的相关专业发展,形成具有较强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技术专业群。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核心,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整形技术等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的相关专业发展,形成具有较强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群。

——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引领市场营销、报关实务、物流信息技术、会计电算化等服务领域相近的相关专业发展,形成现代制造服务专业群。

3.3 特色专业群建设

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和学院实际,重点培育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两个专业群,打造特色品牌专业群,带动其他专业(群)的共同发展。

3.3.1 课程体系建设

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确立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全面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群按照学生职业能力、人文素质、职业素质整体提升的要求,以“基础平台+专业方向”的形式,系统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

全面推进共享型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加强信息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建设包括案例、项目及各类素材在内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一批微课程和慕课。

3.3.2 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教师引进、培训、兼职、评价等师资队伍建设相关制度和标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通过“双向聘任、双向培养、双向兼职”等途径,打造一支具有现代职教理念、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双师素质”专业群教学团队,提升团队的教学、技术服务和创新能力。

每个专业群引入3~5名顶尖级专家,建立大师工作室;重点培养专任和兼职专业带头人各1名;每个专业聘请1~2名企业现场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培养1~2名专业带头人;完善兼职动态教师库,使专兼职教师比例达1:1;建立教师实践工作站,有计划安排教师进站工作,重点建设专业群的“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

3.3.3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统筹规划各专业群实习实训基地。学院每年投入1,000万,用于专业群共享的校内实训基地,以满足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需求。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建成集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创业孵化、实习实训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群实训基地。建成国内领先、“产学研”一体的智能装备应用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省内一流的机器人技术培训中心,打造特色鲜明的省级智能控制技术人才培养与创业基地。每个专业群与100家左右企业深度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形成集教学、生产、培训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开放性、共享型实训基地与网络,确保实训项目开出率100%。

参考文献

[1] 赵家君.地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6):19-23.

[2] 郭江峰,孙笑,郭建军,徐宇清,关勤,刘玉群,喻擎苍.国内高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状况分析[J].高教学刊,2015.22:6-9,11.

[3] 匡瑛.关于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调整与结构优化的几点思考[J].职教通讯,2011(1):28-31.

猜你喜欢
结构调整
辽宁对外贸易结构调整对策分析
农业供给侧改革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引入产业投资基金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浅析“互联网+”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沈阳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对策研究
土家长阳供给侧八改
2016—2020:未来五年的五大挑战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兵团三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