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兴趣教学浅谈

2013-04-29 16:42:23逯彦惠
新校园·中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教师应语文

逯彦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主动积极地去思考、探求、研究。如何将学生的好奇心化为持久的兴趣,使他们始终保持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是语文教师应着力探讨的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感受。

一、榜样示范,诱发兴趣

教师的语文素养和兴趣爱好常常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表现为:教师教学中甜美自然的嗓音、精致美观的板书、生动形象的语言、声情并茂的朗读、激情洋溢的表达、逻辑严密的阐述等能深深地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促使学生从心底里产生佩服、效仿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初中语文教师教学中反映出来的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良好的语文素养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中学生崇拜明星,并把他们当作“偶像”,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崇拜心理,适时地引导学生。例如:许多中学生崇拜周杰伦,模仿其唱腔、动作,熟唱其歌曲。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去查找周杰伦相关的资料,让学生知道周杰伦不仅歌唱得好,而且常常自己写歌词、作曲,并且歌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朗朗上口、让人过目不忘。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品读《菊花台》的歌词,体会其意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以“偶像”为学习的榜样,进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语言大家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人名家的经典作品,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品析、鉴赏。如阅读古典文学名著、诵读古典诗词、品读郭沫若的诗、鉴赏鲁迅的杂文和朱自清的散文等,让学生以语言大家为学习的楷模,在其经典诗文的熏陶下爱上语文学习。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除了使用生动的语言、动作、表情外,还可以使用一些教具,如挂图、幻灯、录像等。例如:教师在教《春》一课时,可以播放一段有关春天的美丽画面,让学生有一个感官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之情,学生很自然地就进入了春天的意境中;在教《中国石拱桥》时,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仪打出赵州桥外形图,这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教学情境,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备课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文能力,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目的。

三、做好导入,培养兴趣

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可见,一个好的导语会对一节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会起抑制作用。语文教师应格外重视开场白的设计,它既是语文教师基本素质的体现,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笔者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导入法:

(一)故事诱导法

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听有趣的故事。教师若能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把学生的好奇心转换为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悬念导入法

初中学生的心理还不够稳定,他们学习的热情往往会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教师在导入环节中可以适当地制造悬念,适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如在教学《藤野先生》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1937年11月17日,在日本一个偏僻的乡村诊所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两位中国记者。他们递给一位苍老的医生一份报纸,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鲁迅先生逝世”的内容。老人抬眼看时,两眼发直,拼命摇头,而后潸然泪下。你们知道这个老人是谁吗?他为何有这种反应?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

(三)简笔图导入法

简笔画新颖、直观、醒目,用简笔画导入语文课一定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如笔者在教《我的叔叔于勒》时,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学生是什么。启发学生展开形象思维;第二步,在圓圈里画一个正方形,问学生这样的图形又像什么;第三步,在这个铜钱里画一个人,寓意什么?提示学生“人钻到钱眼里去,寓意六亲不认”;最后导入: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这样内容的文章,文章的主人公“已钻到钱眼里,一心只认得钱,连自己的亲弟弟也不认!”它的名字叫《我的叔叔于勒》。简笔图形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问题冲突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假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辨,造成观点冲突,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如:上课伊始,教师可以提出两个问题:①在你前进的道路上,一个垮塌下来的大石头挡住去路,你是想办法搬掉大石头,还是绕路行走?②假如你居住在半山腰,前面有大山挡住了你的视线和出路,你是选择挖掉屋前的大山,还是选择搬家?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发表看法。教师借势导入:让我们来看看古人的做法——《愚公移山》。

总之,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利于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并非朝夕之间便可达到的,但只要我们能正视学生的实际,一定能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教师应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2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32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