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视角下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探析

2013-04-29 16:38陈微
大观周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人本主义高等学校

陈微

摘要: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职业生涯中面临的严重心理疾患,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学科研工作产生的负面影响极大。本文在人本主义视角下,分析目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结合人本主义理论尝试性的提出了预防和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几点策略,以期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人本主义 高等学校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

高校教师是组成高等教育机构的主要力量,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一流大学的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教师正面临着日趋增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和考验使得部分教师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这明显已经成为阻碍高等教育大踏步前进的绊脚石。因此,现结合人本主义观点对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进行深入分析,以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发展。

一、高校教师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1]。Maslach认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的降低[2]。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日渐提高,高等教育扩招的进一步实施,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学生人数迅速增加,而高校师资队伍的增长却远远赶不上学生规模的扩大。由此,高校教师不得不承担越来越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高校教师的压力也因此加倍,再加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使得学生的管理更加不易。面对如此复杂而繁重的工作,在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工作的高校教师,有相当一部分出现情绪衰竭、心力交瘁、急躁易怒、对教学缺乏热情等问题,这正是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影响了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工作、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教师的职业倦怠,不是教师对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在较长时期内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产生的递进的情绪反应过程[3]。就高校教师来说,结合人本主义视角,形成其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如下两点:

(一)社会期望高、社会竞争大导致的超强度压力

社会往往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传承人类优秀文化、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重大责任简单的归因于高校和高校教师,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问题也日渐增多,社会对高校教师如此高的期望,难免给教师造成巨大压力。再者,高校教师历来被人们看成是“四高”(高社会地位、高发展性、高稳定性、高收入)职业,高校教师与其他职业之间、高校教师职业内部的竞争日渐加剧,这也导致了高校教師的高强度压力。这些压力会引起教师情绪紧张、心情低落,继而渐渐引起教师的职业倦怠。

(二)高校管理的模式化和非人性化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当教师在工作中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时,倦怠会降低许多;对教师绩效评价程序的公平性和分配的公平性与工作倦怠有中等程度的相关[4]。而在当今的高校管理中,管理制度僵硬,利用各种条文限制教师的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对教师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方面则缺乏制度保障。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教条化、程度欠缺公平性,无法真实的反映不同教师的贡献大小。另外,高校的扩招导致教师的工作量急剧增大,教学工作量和科研任务使得大部分教师身心俱疲。再加上大学内部不同单位教师间薪酬差别较大,当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等却得到少量回报甚至不公正回报时,职业倦怠也由此产生。

三、人本视角下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就是以教师为本,在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把教师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充分尊重教师的价值和尊严。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施民主化管理,建立人本管理模式

高校应改变过去“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的管理模式,实施民主化管理,建立以教师发展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模式。在高校重大问题上,尤其是与教师个人利益相关的问题上,应该为教师提供各种机会,让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方案、进行决策等,让教师充分的参与学校管理与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这样的氛围中,教师可以感受到学校对其个人和学习工作的尊重,进而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教师在这样的管理氛围中,会减轻其被动执行任务的感觉。另外,高校理应不断改进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应再用教条单一的量化的考核指标来评估教师,建立科学、民主、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积极营造公平、和谐、宽松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构建人本化教师培训机制,提升教师职业胜任力

在当今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内容越来越繁杂,面对日新月异的现实情况,高校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提升素质、提高能力。高校应积极为教师提供尽量多的专业进修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国内外进修班、出国走访、继续深造等,使教师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构建更系统、完善的知识结构、更新思想观念、走在学科发展的前端,提高其教学科研能力,从而使教师能够从容的应对专业工作的挑战和需求。这才是防止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根本之道。其次,在具体的培训活动安排上,采用弹性培训方式。不同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教学科研时间安排不一,对这些教师的培训应采取灵活的课程结构、学习时间和不同的培训技术与环境,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合适、合理的培训。

参考文献:

[1]Maslach,Schaufeli,W B,Leiter,M P Job burnout,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Annual 2001,397-422.

[2]胡冰霜,梁友信.精疲力竭症的三维模式[J].职业医学,1997,24(6):46-47.

[3]王晓春,甘怡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5):88-93.

[4]曹雨平,杨文奇.说说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病”[N].经济日报.2005-05-25(14).

猜你喜欢
人本主义高等学校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也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人本主义路径——兼与董涛博士商榷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