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课文语言的简洁、准确。
体验教学尊重生命、关怀生命,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更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实践证明,语文课堂中引入体验教学,让学生亲历语言学习的过程,将自己的知识、情感、经验与文本、编者、教师、同伴进行对话,在体验中,不仅知识、技能得到发展,更是情感的丰厚积淀、生命质量的不断拔节。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常常会遇到“熟悉的陌生”和“陌生的熟悉”,这种“熟悉”源于自身已有的经历,又未曾深入学习掌握的“陌生”点。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情感,通过再现生活情境,回味生活中的经历来走进文本,领会意义,促进理解。例如,教学一下《咏华山》一课,在引导学生体会华山的“高”时,可以抓住课文中“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等句子中几个“熟悉”点——“脚下”“山腰”,让学生找到它们的具体位置,再回归课文句子发现“陌生”点:脚下是山”,山腰间飘着白云,触手可及的是太阳……这一切,均是因为身处高耸入云的华山之上啊!那么,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就真切可感了。
学生喜欢表演,在角色意识的驱动下,他们会全面地活动起来,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再跃为“主动角色”。在角色体验中,我们常常采用角色替换的方法,让学生直接进入文本,想角色所想、言角色所言,做角色所做,走进人物内心,领悟角色的情感。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1)角色朗读。学生作为具有鲜明个性的个体,对文本角色的理解、情感的体会不尽相同,读出的味儿自然也不同。教学中,教者创设情境,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体验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展示出来。(2)角色表演。教者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其在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的过程中,再现文本情境,体悟角色心理。(3)角色对话。在读和演的基础上,角色体验最重要的一步是引导学生用心与角色进行对话,这是学生与文本角色进行相互映照的过程,以不断获得螺旋式的发展和提升。学生在与文本角色的对话中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固然可喜,若能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则更让人惊羡!
一、 深度体验,要主动追问
在体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在引领“追问”中触摸文本的内容、章法、思想,将体验不断推向纵深。下面以苏教版四下《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为例,进行阐述。
1. 触摸文字,追问“写什么”。教学伊始,教者通过紧扣课题,引导学生主动追问:“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让宋庆龄舍不得搬家?”之后,让学生自由读文,在充分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联系课文,感知这是两棵“蓬蓬勃勃、有拒虫香气、且持久保持”的樟树。这样从整体上把握了文本“写了什么”,这为学生感知、体验文本奠定了基础。
2. 触摸章法,追问“怎么写”。在了解了文本主要内容以后,再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4、5两个自然段,仔细品读追问思考:“这两段文字是怎么写樟树的?”学生又一次与文字亲密接触,发现了作者写作的“秘密”:写樟树时,作者先正面描写树的外形,突出其生命力旺盛;再通过与石榴树的对比,突出其香气拒虫且永久保持的特点。这样的触摸,使学生对文章由外而内、正反结合的描写方法跃然于心。在“追问”中,学生主动进行品读、比较,体会
【编者按】 座落在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太仓市浏河镇的明德小学由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吴健雄博士的父亲仲裔先生于1913年创办,吴健雄在这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学校百年历程,治校严谨,校风敦厚,注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在全柳芳校长的带领下,成立了“体验教学工作室”,在语文教改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获得了各方的赞誉。本期刊发他们在体验教学方面的经验,希望老师们读后能加深对体验的理解,让体验教学在您的课堂里生根,长出勃勃新叶。
3. 触摸思想,追问“为什么这样写”。如果说,追问“写什么”和“怎么写”是体验文本的逐级上升的两个台阶,那么,联系全文,引导追问“为什么这样写”则是学生学习文本、触摸思想、感悟其精髓的“巅峰体验”了。在品悟宋庆龄故居樟树的特点以及写法后,教者引导学生联系树与人,进一步追问:“人与树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写樟树,仅仅是想突出樟树的品质吗?”让学生联系宋庆龄生平资料,将树与人进行比对,在交流思辨中,发现物与人的共同特质,发现文章构思的精妙。于是,学生豁然,阅读思维向更深处漫溯。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替换,以采访形式搭建实践体验平台,转换角色,以参观者的身份,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独特的体验传达出来,这样就深化阅读理解,又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主动地追问,深入地触摸,深刻的发现是深度体验执著追寻的步伐。
二、 广度体验,在举象、拓展中聚合
1. 举象,填补图式空白。举象是把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意象。在教学中,通过想象画面,再现情景,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一个个生动具体的画面,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和灵动的思维中,体悟文本语言的内涵和外延。我们来看苏教版一下《陈毅探母》第1自然段“赶”字的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们,母亲生病了,陈毅元帅却远在千里之外,他会怎样呢?
生:陈毅元帅肯定会急着回家,一路上都没有休息。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里说:“陈毅知道后,赶回故乡看望。”我从这个“赶”字中看出陈毅元帅没有休息。
师:你有一双闪亮的小眼睛,读出了“赶”字中深藏的意思!请你把这份感受带进课文读一读吧!(生读)
师:(角色采访)陈毅啊,陈毅,您走了那么远的路,一定很累,肚子也饿了,坐下来好好吃顿饭吧。
生:不累不累,我担心娘的病会不会加重,赶紧回家看看。
生:娘在家里生病了,我哪有心思吃饭啊!
师:一心牵挂着母亲,千里迢迢回家不歇一歇,这就是——(生接)“赶”;一路颠簸不放在心上,只为母亲的病情着急,这就是——(生接)“赶”。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文字,感受陈毅对母亲深情的牵挂。
一个“赶”字,写出了陈毅一路奔波的劳累、一心牵挂的焦急。这段教学中,教师没有生硬地将“赶”字进行分析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赋予抽象的“赶”字以丰富的图式,并让学生走进一路奔波的画面,走进陈毅的内心,通过想象一路的辛劳,说说一心的牵挂,体会“赶”字中深藏的意思和情感,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表达。这样,词语就“活”在了学生的心中。
2. 造境,还原生态课堂。所谓造境,是在举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境、意境、心境。课堂教学中的“境”,大致分为三种:“身临其境”为第一境,入此境者,仿佛置身文本景物当中;“情同此心”为第二境,进此境者,师生、文本情投意合,和谐相融;“人课合一”为最高境,抵达此境,已无教与学之痕迹,只觉浑然一体,物我两忘。所以,教师要充分运用图片、音乐等艺术手段,辅之以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通过提问、叙述、写作等展开想象,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文本描绘的情境,领悟其独特的意境,将文本内含情感与自己心中的情融合在一起,使课堂成为文本、作者、编者、读者多维对话的生命场。
3. 拓展,聚合课程资源。体验教学,倡导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建设开放、有生命活力的课堂,而合理、适时进行拓展教学是其重要保障。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1)拓展文字,捕捉信息。结合文本材料,适时补充相关背景、知识等文字材料,引领学生在浏览中搜集处理相关信息,捕捉关键点,为理解、感悟文本提供帮助。(2)拓展影像,丰富感知。丰富多彩的视频影像材料,给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提供了有力支撑,适度补充,可以取得“四两拨千斤”的奇妙效果。(3)拓展实践,积累运用。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围绕文本,适时适度拓展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积累、运用中实践语文,习得语文,爱上语文。
三、 灵性体验,于思辨、顿悟中生成
从表面看,体验似乎是瞬间完成的。实际上,人的体验过程蕴含着多次思维的冲突、修正和重建。也就是说,主体在深入思索和反复琢磨中,才获得真切的感受并“豁然开朗”。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产生问题,并围绕有价值的问题开展探索研究,注重体验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形成自我辨别的能力,以促进其体验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比如,苏教版三下《剪枝的学问》一课的难点是,体会文本背后蕴藏着的道理——“减少是为了增多”。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植物生长,也适用于人生。面对三年级的学生,教学应做到深入浅出,教师可紧扣文本,开展深入的思辨体验活动:(1)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形成疑问:“王大伯说的话到底对不对?”这样的设疑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的热情。(2)将桃子丰收后的情景和王大伯的话联系起来,对比中引发思考,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和感悟。(3)最后,引导学生拓展提问:‘减少真的是‘为了增多吗?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你发现过这样的事例吗?”这样,通过师生、生生间多维对话,引领思辨,从混沌走向清晰,从单一走向多元,这样的思辨体验,从学生的经验、认识出发,依靠学生的思考、辨别与探究,又回归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深度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做语文学习的有心人,体验探究学习的无穷快乐。
(作者单位:太仓市明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