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凯莹 黄俊武
摘要:文章从使用者需求的角度出发,将使用者对场地空间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采取使用后评价的方法,分别从生理、心理层面构建了功能评价表,以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为例,以场地常用者为调查对象,对场地功能进行评价,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优化设计方案。
关键词:使用者需求;心理需求;场地功能;使用后评价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6-0000-00
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即使用状况评价,“使用状况评价是一种利用系统、严格的方法对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建筑(户外空间)进行评价的过程。”[1]20世纪60年代,POE主要关注建筑性能评价方面;到80年代,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探究人居环境评价的相关课题,针对居住环境的性能、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展开了讨论。90年代,初见POE的实践应用,将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峰。通过采取使用后评价的方式,收集使用者的反馈信息,有利于场地功能的可持续性发挥,并为相关的设计提供指导,提高场地设计的科学性。
笔者将使用者对场地环境的需求划分为:生理层面和心理层面。生理层面,亦称为行为层面,也就是使用者的行为需求,表现为场所提供的空间、活动设施等对使用者行为的满足程度。心理层面,是指使用者在场地中希冀获得心理或是精神层面的满足,例如社区景观环境、人文环境等带给使用者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等。
结合目前城市绿地建设使用情况,笔者认为,必须把这两个层面结合起来考虑,使公共绿地应有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将这两者作为一个整体,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调研形式,以华侨城生态广场为研究对象,对场地功能进行评价。
1生态广场基本情况
华侨城生态广场位于深圳市华侨城中部,是建有700车位地下停车库的社区中心,包括酒吧茶室、精品商店、中西餐饮、艺术展廊、健身中心以及社区图书馆等服务设施。生态广场正好处于居住社区与城市绿地的结合部位,一端与居住区接驳,一端与城市公园相连,扮演着社区中心的地位,具有极强的活力。
2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
2.1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华侨城生态广场附近居民为研究对象,这部分人群主要居住在华侨城内,并可在15 min路程内到达生态广场。他们日常的户外活动在该地进行,并对该地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代表着该地大部分使用者的需求。拟通过调查了解使用者行为规律、心理需求,进而对场地功能进行评价。
2.2调查内容
本研究从行为和心理两个层面对场地使用者展开调查,具体调查内容分为三部分:使用人群的组成特点、使用者活动规律、使用者的场地感受。
2.2.1使用人群的组成特点 本次研究主体是场地的使用人群,这些人群经常到该地展开活动。对场地的这些使用群体,我们将考察以下内容:使用人群的性别构成、年龄、场地身份(是否为该区域居民)。了解使用人群的组成特点有助于我们发现这个群体对场地的不同需求。
2.2.2使用者的活动规律 具体包括使用者每天使用的时间、频率、每次停留的时间、到达时间、目的等,从中可以比较清晰地了解到使用者的活动规律及行为需求。本研究通过实地观察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探究该场地内使用者的活动规律,从行为层面,探讨他们对场地空间、设施、环境氛围等的要求。
2.2.3使用者的场地感受 指使用者在场地内所能得到的心理满足、情感享受等。这是从使用者心理层面探求场地功能,换言之就是场地是否具有能够满足使用者心理体验的“能力”。本研究的对象是社区广场,本文主要从社区归属感、安全感两个角度进行考虑。从场地设计要素来看,影响这些体验的因素包括场地人文、社区事件、标示性事物等。
2.3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观察的形式收集资料。调查以三个月(自2012年2月起,至5月止)为一个调查周期,选取一周(包括工作日和休息日)在该广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发放选取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并考虑不同的人群。此后,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每周3天,每次分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不同时间进行蹲点观察,每次观察时间不少于2 h,并标注使用者的活动类型、活动轨迹。此外,调查中穿插访谈,作为对以上两种形式的补充。
2.4资料处理方法
采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使用人群的组成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发放了200份问卷,收回200份,有效问卷195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率为97.5%。其中,92%的被访者为广场的常用者。对使用人群的组成分析,将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3.1.1使用者性别结构 不同性别的使用者有不同的环境需求。发放问卷过程中可发现,场地内的男女比例具有明显差异,女性占75%,男性占25%,从中可以反映出,该场地的使用人群中,女性使用者更为显著。
3.1.2使用者年龄结构 调查数据显示,被访者中,28~40岁的占37%,14~28岁的占25%,这两类使用者所占比例较大。
3.2使用者的活动规律
3.2.1使用者到访频率 问卷数据显示每天到公园两次的使用者占26%,一天到生态广场一次的使用者占31%,每周两三次的使用者占26%。说明该社区广场具有较广泛的社区服务功能,贴近居民生活,使用率高,如图1所示。
3.2.2使用者到访时间 调查数据显示,傍晚是使用者最常到访的时段,中午最少使用者到访(图2)。结合观察,笔者发现,中午时段使用者较少与广场内遮荫的地方、休息设施较少有关。而傍晚、早晨到访的使用者大部分是进行健身娱乐活动,这得益于广场有大范围的空旷的活动空间,供到访者自由开展晨练活动。
3.2.3使用者到访目的 调查数据显示,到访生态广场的目的中,为了带小孩进行户外活动的占40%,健身娱乐占17%,进行户外郊游占18%。可见,带小孩、健身娱乐、户外郊游是使用者到达生态广场的主要目的(图3)。
对以上三部分内容进行简要总结,笔者发现,生态广场的使用者常在傍晚、清晨到访,并且主要以带小孩、户外郊游、健身娱乐等活动为主。
3.2.4活动类型 通过统计,根据性别和活动类型的不同,笔者绘制了各种人群活动柱状图(图4)。图面显示,使用者活动类型有两大类:动和静。静的活动主要包括静坐、晒太阳等,女性居多。动的活动主要有:健身娱乐、捉鱼、骑自行车等,男性或者小孩居多。
3.2.5活动分布情况 一天内不同时间段,使用者活动分布情况明显不同,笔者选取了三个时间段:早晨(7:00-9:00)、中午(12:00-14:00)、傍晚(17:00-18:00),这三段时间的活动分布情况如图5。从图中可以发现,在早上和傍晚这两个时间段里,使用者分布呈现集聚性、数量大等特点;中午,使用者则比较分散、数量少。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以下原因:使用者在早上及傍晚有较充分的户外活动时间,并且倾向开展群体性活动;中午由于太阳较猛烈,户外遮荫地方缺乏,不利于开展户外活动。
此外,观察发现,早上时间段使用者多为老人、妇女;傍晚的使用者多为老人、妇女及儿童,尤为突出的是儿童,呈现中心效应,不同活动中心都是围绕着儿童开展。
3.3场地感受分析
场地感受主要指使用者处于场地时的各种心理活动、情绪变化等,根据环境心理学相关内容,主要包括:景观感受、空间感受、安全感以及社区归属感。调查结果如下表:
对于上述评价,评价值≥4.5评语为非常好,3.5≤评价值<4.5评语为好,2.5≤评价值<3.5评语为一般,1.5≤评价值<2.5评语为差,0≤评价值<1.5评语为非常差。
3.3.1景观感受 数据显示,视觉评价分数为4.06,评价为好,场地内的景观元素如雕塑、建筑、花草等让使用者得到美的享受,满足了使用者的视觉需求;而X2、X3这两个变量是相关的,但是反映出来的结果却截然不同,X2因素反映出使用者交谈不会相互影响,X3反映出使用在交谈中受到环境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水声、杂乱的歌声等。这说明了使用者对于场地中特别是声音、视野这些直观的体验比较敏感。
3.3.2便利性 从调查结果来看,便利性所提取的四个指标均达到好评,说明方便使用的场地,能增加使用者对场地的认识,加深使用者的环境体验。而入口、园内道路、园外的交通会影响到使用者对场地的评价。
3.3.3安全性 指标X10得到最高分,显示场地治安管理能给使用者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受;而X12主要是针对无障碍设计,其评价是差,这说明生态广场的无障碍设计并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有待改善。
3.3.4标志性 此处标志性主要是指生态广场能否给使用者带来社区归属感、认可度,也就是说该场地能否成为该居住片区的标志。从调查结果来看,使用者对生态广场在社区中的地位比较肯定,有较强的归属感和认可度。
4结论与讨论
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是景观设计的一个成功典范,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它能很好地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它的成功之处对同类型公共绿地建设有很高的借鉴价值。此外,研究发现广场目前也存在着不足。
4.1主要问题及优化方案
4.1.1空间分割与噪音控制 调查发现,在生态广场活动的人群容易受到外界噪音干扰,并且空间分割不明显,以至于不同活动区域互相影响。
西蒙兹[2]对植物在场地中所发挥的作用有独到的看法,他认为“所有植物的整体应有利于规划的功能和表达”,也就是说利用植物能够更好地实现场地应有的功能,表达出场地的意义。
针对以上现象,建议采用植物配置的办法加以解决,具体如筑建绿篱、花丛、花墙等形式,既有美化环境的效果,也能对场地外以及不同活动区域的噪音进行阻隔,以达到划分各个功能空间的效果。此外,通过不同树木的组合,更好地发挥其遮荫挡雨的效果。
4.1.2场地构筑物 从调查信息可见,健身娱乐设施、凉亭、座椅等场地设施是使用者普遍体提及的,他们因生态广场缺少这些设施而不能更好地使用该场地。另外,有使用者反映生态广场东面棕榈树区域的地灯起不到照明作用,使用者在夜间行走时感到不安;同时,地灯的反射比较刺眼,让使用者产生反感。
室外座椅、长凳等能供使用者休息、等候的构筑物,会直接影响室外环境给人的舒适和愉快感[3]。 延伸来说,场地的构筑要素,不仅是座椅、凉亭,或是健身娱乐设施,凡是使用者产生依赖、需求渴望的场地要素,都能影响他们在场地中的体验。对此,应结合植物配置,在树荫下或者植被较浓密的地方设置座椅、健身娱乐器材;或者在空旷的地方设置健身娱乐器材,在附近设置乘凉休息的座椅。
关于灯光照明问题,该场地的地灯设计本希望营造自然的氛围,却忽略了地灯的反射会影响夜间行人的视觉。对此,可将路中央的地灯移至路旁或者树丛边,既不会影响行人的视线,也不影响景观效果。
4.1.3无障碍设计与安全防范设施 被访人群表示场地欠缺了无障碍设计,特别是有阶梯的地方没有无障碍通道,造成老人家、婴儿车、轮椅使用者通行的不便;此外,水池边的防护设施不够多,不能给使用者足够的安全感。上述情况难免造成使用者对场地的评价大打折扣。
这提醒了设计者在场地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到特殊人群,例如老人、小孩、残疾人等。美国很早就颁布了一项全国性的指令——在塑造人们的生活环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残疾人。近年来,国内也兴起了“人性化设计”“人文关怀设计”等做法,这显然不能忽视无障碍设计。只有尊重各种人群的规划设计,才能使最多的人受益。
具体地,生态广场中的阶梯,后期可以在边上加建无障碍通道,最大程度地为使用者提供方便。对于水池的防护设施不够的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到设计者的初衷是为了呈现自然的一面;基于这样的前提考虑增强安全性的措施,建议采用石头堆砌或者种植较高的水生植物加以解决,既有一定的阻拦作用,防止落水,同时不影响景观效果。
4.2结论
基于使用者的需求,我们对社区广场进行了使用后功能评价的调查分析,从这次调查中,发现该类型场地的使用者具有以下的行为、心理特征,结合场地功能表现,总结如下:
4.2.1社区绿地设计需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行为活动规律 就居民的使用习惯来看,居民对场地的使用具有重复多次、早晚使用频率较高的特征。就活动目的和类型来看,居民都临近居住地开展各种户外活动,包括个人健身、家庭娱乐等。针对这样的行为特征,场地应有日常健身设施、空旷的空间、遮荫挡雨的功能,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此外,还需要考虑不同类型使用者的不同行为需求,男女的差异、老幼的差异等,比如说男性偏向于动,女性偏向于静。
4.2.2使用者的场地感受受其景观因素的影响 场地给使用者带来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的体验会影响到他们对场地的整体感受。就生态广场来说,若要发挥其应有的社区服务功能,须营造环境给使用者带来美好的感受。此外,安全性、社区氛围都直接影响了使用者的心理感受,这些可以通过景观要素构建进行加强,例如标示物,还可以通过活要素来创造,例如在社区增加参与型的活动,以此增强社区居民的互动交流,促进社区归属感的形成。
社区广场是作为社区的标志性场地,它除了实现社区居民的户外行为需求,还应具备满足居民户外活动时对场地的心理需求。若要具有这些功能,就需要不断地对社区广场进行完善,根据使用后信息的反馈进行相应改动,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进而实现社区公共绿地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东汉.使用后评价POE在国外的发展特点及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北京大学学报[J],2007(6):43.
[2] (美)约翰·O·西蒙兹 (美)巴里·W·斯塔克著.朱强,俞孔坚,王志芳,等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156-175.
[3] (美)诺曼K.布思著.曹礼昆,曹德鲲译.风景园林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5):20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