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化学中考复习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3-04-29 12:42:10张定
考试·综合 2013年6期
关键词:中考复习策略研究初中化学

张定

摘要:在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是初三化学老师每年都要面临的问题。本文作者经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分析近年来广州市中考化学的命题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初中化学总复习有效性的几点具体操作策略,希望对相关学习者以及研究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 中考复习; 有效性;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30-02

由于九年级化学学科有上下两册课本,教学内容多,学生探究实验也多,因此新授课的时间长。学生进入中考总复习的时间很短,只有一个月左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用科学的复习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这是初中化学老师每年都要面临的问题。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认为要提升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有效性,需要有中考复习的智慧。在进入总复习前老师一定要先认真研究近几年本地区的中考试题,从中了解到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考命题趋势,把握中考复习方向。然后再根据本校实际,制定出有效的复习策略,并在复习过程不断反思,才能使中考复习效果达到最大化。下面是本人对近年来广州市中考化学的命题特点分析及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几条复习策略。

1 近年来广州市中考化学的命题特点

广州市初中毕业生进行的化学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终结性考试,属于选拔性和水平性相结合的考试。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化学中考命题除了体现选拔性和水平性相结合的特点外,还体现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科知识的基础性和广泛的实用性,突出对化学学科思想、基本观念、学科研究方法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察。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近几年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试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重点体现"双基要求";第二,题量适中,难度较稳,试题覆盖面较大,并且试题基本方向稳定,但有所创新,稳步推出新增内容的试题;第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的考察;第四,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察,体现化学学科特點。

2 提升初中化学中考复习有效性的具体操作策略

化学总复习对化学知识是一个加深、巩固和提高的过程,在提高熟练程度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新的问题。有效的复习策略不应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所学知识。中考化学总复习要让学生会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深化理解、综合运用。同时,要求学生抓好知识重难点、突破自己的弱点,落实考试热点,从而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根据对历年中考试题的分析,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在复习时应着重做好几个方面:

2.1 坚持以教材为核心,注重归纳总结。

我们对化学中考的试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按照全卷的分值比例上划分,基础题占大约70%左右,并且在历年的考点以及题型上均没有大的变化,基本上都是教材之中的基础知识以及原理等,算是相当稳定。然而,中考过程中,学生面对基础题,却往往眼高手低,最终平地失足。这类情况在教学上常被称作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针对上述问题,在对学生进行初中化学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以教材为核心,并且落实《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些新的要求,形成完整的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第一阶段的复习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和理解教材,先逐章疏理,然后进行全面归纳提炼。全面归纳提炼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归纳整理、分析、类比,使零散知识条理化、网络化、系统化。化学中许多概念和原理相似或相关,许多物质的结构、性质、制法也相似或相关,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在比较中区别出它们的个性,在归纳中提炼出它们的共性。如复习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元素和原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四大基本反应类型这些基本概念时,可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各自的特征和彼此之间的联系。又如H2、02、CO2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可以对照比较, 归纳出三种气体制备的共同模式(原料→原理→装置→操作→检验方法→注意事项-收集气体的方法)。还有物质H2、C、CO的化学性质和用途,盐酸和硫酸性质和用途、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和用途都可列表归纳比较。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比较,不但巩固已学过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这过程中更易找到化学知识的内在规律,使 学过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化。只有在全面把握化学基础知识,形成完整的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知识的迁移和知识的灵活应用。

2.2 精心选编习题,精心讲评,优化学生解题思路。

在总结知识结构,理清知识网络后,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练,从练中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技巧。练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练好的习题能加深学生对"双基"的理解,诱导他们寻求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所以,要提高复习质量,老师要精心选编习题及精心讲评。

选编习题要注意根据知识的重点、难点、中考的热点以及学生的情况,参考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精心编写。中考前的复习,我将习题编写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知识结构分门分类地进行整理并强化训练,分六个大专题编写习题,包括:(1)物质的构成;(2)物质的化学变化;(3)身边的化学物质;(4)化学与社会发展;(5)化学计算; (6)化`学实验。这些习题侧重让学生"吃透"本专题的知识结构,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和技巧。第二阶段:在上述专题训练中发现学生错漏多的知识,可归纳成小专题,进行再训练。主要是帮助学生对薄弱知识点再提升。第三阶段:中考模拟练习。选编中考模拟题,侧重于考查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老师要整体把握试卷的题量,安排好做题时间,帮助同学们在完成专题复习后, 检测学习的成效,同时又能起到进行中考实战的演习,提高应试能力的作用。

对每个阶段的练习,老师一定要精心讲评。讲评要注意三点:一是讲评不要逐题讲,要选择学生练习中普遍出现的错误或典型的错误,教师要认真评讲,帮助学生分析原因,矫正学生在审题、理解、推理、习惯等方面的失误。二是加强变式训练,结合典型的例题善于借题发挥,将原题改头换面从不同角度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三是要特别重视和学生一起归纳出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不可以题论题。要让学生清晰地知道各类题型的解题规律。例如书写物质的鉴别的实验报告,属于历年化学中考必考对象。但每年广州市化学中考中约三分之一的考生得零分,这部分考生除了基础知识不扎实外,主要还是没有掌握此类题的解题思路。所以,平常讲评此类题型时,老师一定要与学生一起归纳出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解此类题型,要求学生审题后,先把待鉴别的物质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类别物质性质进行鉴别,先考虑物理性质,再考虑化学性质。并要求学生把鉴别物质的原理、操作思路以流程图方式画下来,再书写实验报告。注意液体物质鉴别和固体物质鉴别的操作有所不同。液体物质的鉴别操作包括:取样→滴加试剂→振荡→观察现象→记录现象。固体物质的鉴别操作一般包括:取样→加足量的水溶解,振荡→滴加试剂→振荡→观察现象→记录现象。经过这样细致给学生讲解,我发现好些基础差的学生遇到此类题型时,不再象以前那样只字不写,直接放弃,大都能按基本写法去写。好些学生写好后,还信心满满相互比较谁写得更完美。所以,我觉得老师在讲题时,具体归纳各类题型的解题规律,清清楚楚给学生一个指引,会使学生思维方式上达到明快优化,以后碰到此类题型时就不会束手无策,无从下手。

2.3 结合化学实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一直以来,化学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并且在中考的过程中,关于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也在慢慢增大。中考实验考查的目标尽可能区分做过实验和没做过实验的考生,动脑做实验还是"照方抓药"式实验。近几年广州市化学中考在实验部分的考察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验目的选择仪器,掌握各种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应用简单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并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的复习,要使学生有更好的收效,不能只是"口头+笔头"的训练,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体会。例如在复习二氧化碳、氧气等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这个知识时,知识点多而繁杂,从药品装置的选择、操作步骤、各种操作注意点及其原因等,以前复习时,我习惯一节课围绕全部知识点用传统的问答形式回忆旧知识,在问答过程中,不敢有一丝遗漏,好像要把所有知识点都一问一答完后才放心。但发现这样的课堂没有激情,没有活力,只有简单的重复。学生复习起来很乏味,参与意识不强,复习效果低下。后来我把这节复习课改为学生的实验探究课,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课前在每个小组多放一些药品、仪器,多出的药品、仪器给学生制造选择障碍。学生通过回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氧气的原理,选择好药品装置,再通过正确的操作步骤制取各一瓶的二氧化碳和氧气。这节课老师将课堂主动权下放,所有的细小知识点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完善,老师在学生探究时,不断观察,发现学生没注意到,及时提醒。这样学生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改正后印象更深。事实证明,通过学生自己做实验取得的复习效果是不同的,考试中学生做该类题型的得分率比以前大大提高了。又如在酸碱盐鉴别题复习时,改掉过去只讲思路,就让学生写实验报告的做法。而是把学生带到实验室,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后,自己动手做实验后再写实验报告。通过做实验,学生描述实验操作细节更为到位,如利用溶解性鉴别固体物质时,知道为什么要写加入"足量"的水,还要"振荡"或"搅拌",而且对现象的描述更准确,如鉴别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这两种固体,好些学生都会加入稀盐酸来区分,没有做过实验的学生往往会这样描述现象与结论,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钙;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镁。但做过实验学生大部分会这样描述现象与结论: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钙;固体溶解,无气泡产生的是氢氧化镁。这些例子说明学生对由自己实验探究出来的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好过老师口头上"千百遍"去强调。

2.4 结合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中考化学试卷之中关于"化学与STS"方面的试题在慢慢增多。不少题目以真实事件为背景,检测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试题贴近生活和生产实际,体现"三个结合":第一,结合实际生活。例如,能用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去解答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知道在火灾中逃生的方法和措施。能分析合成材料的应用,会区别合成纤维、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等。第二,结合环保知识。历年的化学试题都会关注到环境污染以及环保的相关知识。例如,水体污染、白色污染、酸雨以及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等。第三,结合时政信息。在历年的化学试题中,和时事政治相结合属于一大亮点,也是命题的一大特点。例如,"禽流感"、"婴儿奶粉事件"以及"奥运会"等与化学相关的问题。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两册课本中,上册课本的第七单元《燃料燃烧及其利用》和下册课本的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这两个单元的知识都是与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但复习时老师和学生往往会觉得知识简单而忽略。这种做法在中考命题重视生活应用的大趋势下,会带来很大隐患。因此,老师和学生一定要重视这两个单元的知识复习,老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要更多联系生活实际,可将与这部分知识有关的实验、故事,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作为课堂复习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进行复习讨论。 例如在复习知识点爆炸的条件和燃烧的条件以及大气中几种主要污染物的成分时,我首先利用新闻报道和图片作为情景引入:某市一炼油厂油罐汽油泄漏,有一拖拉机在其附近发动,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瞬间起火爆炸,后经及时扑救后基本扑灭,消防水龙头仍对油罐继续喷水一段时间。几天后市环保部门对炼油厂和市区上空大气进行监测,测知其污染指标均没超过国家有关标准。以这个情景要求学生讨论回答:(1)油罐起火爆炸的原因是什么?(2)为什么灭火后要继续对油罐喷水?(3)市环保部门要监测大气中哪些有害气体? 学生热烈讨论将有关情景与相关的化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还提高了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在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环境的同时,体会学习化学学科的重要性。事实证明,在复习教学的过程中,正确运用和把握"实际",对全面提高学生化学学科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有重要作用。

以上四点复习策略,本人在近两年化学中考总复习中都坚持运用。从这两年的中考成绩来看,總复习收到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例如2012年所教学生的化学中考成绩,平均分的区到达度、优分率,在全校六大主科中都是最好的一科。其中有一位学生还取得满分的好成绩。我觉得好成绩的取得与有效的中考复习是分不开的,而有效的复习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指导。所以,化学老师研究有效的中考复习策略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复习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化学老师要在复习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的进行调整,才能使中考复习效果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冯克诚.《中学化学课业练习与复习指导》,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

[2] 刘丽伟.《 教育实践与研究》,浅谈提高初中化学复习教学质量的策略,2009年第四期.

[3] 李南萍.《2012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年报》,2012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质量分析(化学科),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2012年.

猜你喜欢
中考复习策略研究初中化学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12:59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3:13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2:31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7:49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0:40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的中考复习策略
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
考试周刊(2016年48期)2016-06-29 07: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