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仕伦
【摘要】 目的 探索氟桂利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48∽60岁)用氟桂利嗪10mg,口服,每天晚上顿服,2周后剂量减半;甲古胺分散片1500ug,口服,每天一次。对照组20例(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45∽62岁)用维生素B1 100mg,肌注,每天一次,山莨菪碱20mg及维生素B6 4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天一次,疗程均为1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及70%。结论 氟桂利嗪联合甲古胺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为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 氟桂利嗪;甲古胺;糖尿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114-0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城市化、老龄化、肥胖、中国人的易感性等,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增加。长期糖尿病引起多个系统(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的慢性并发症,最终导致功能障碍和衰竭,给患者造成生活上的不便以及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甚至导致残废和早亡。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病人40例,用氟桂利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病人40例,均符合WHO(1999)关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在47∽61岁,糖尿病病史6∽20年。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年龄、病程、血糖等各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进行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降糖治疗,并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使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正常治疗。治疗组20例用氟桂利嗪10 mg,口服,每天晚上顿服,2周后剂量减半;甲古胺分散片1500ug,口服、每天一次。对照组20例用维生素B1 100mg,肌注,每天一次,山莨菪碱20mg及维生素B6 4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天一次,疗程均为1月。
疗效判断:①显效:麻木、疼痛、痛觉过敏、肌力等明显改善;②有效:麻木、疼痛、痛觉过敏、肌力等较前改善;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
2 结果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在糖尿病的并发症中比较常见,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生可能与遗传易感性、高血糖、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1],而盐酸氟桂利嗪是一种钙通道阻断药,能防止因缺血等原因导致的细胞内病理性钙超载而造成的细胞损害,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甲古胺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参与一碳单位循环,在由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的转甲基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能促进叶酸的利用和核酸代谢,能促进轴突运输功能和轴突再生,能使延迟的神经突触传递和神经递质减少恢复正常,通过提高神经纤维兴奋性,恢复终板电位诱导,能使脑内乙酰胆碱恢+复到正常水平,促进组织中卵磷脂的合成和神经元髓鞘形成。以上两药物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加神经营养血管的血流量,从而改善周围神经的营养状况和传导速度。所以用氟桂利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满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