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情墨趣贵在“摄情”

2013-04-29 00:44陈方
美术界 2013年6期
关键词:画者作画笔墨

陈方

一幅高妙的作品,可以让千百年后的读者俨如置身于画中时代,犹如画者本身,能从中领受到画家炽热的情感。它使人在观赏画时能够完全着迷,精神感到愉快和满足。作品的成功不仅仅局限于外观的相似,也不能只追求精湛的技法,而更为重要的是能让观画者感受到画中深刻的思想以及作画者内在旨趣的自然流露。清·恽寿平在《瓯香馆集》中说道,“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无情。作画贵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胜情。”指出了笔墨本是无情工具,一旦附上了画家炽热的情感,就成了有情笔墨。而这样的“笔墨技法”,就需要创作者在反映对象时有一个自己独立的并且完整的主观境界,不仅仅是源自生活并服从一定的主题内容,也能反映出作者感情的升华演变。这里的“主观境界”就是需要“摄情”的注入。

一句“作画贵在摄情”恰到好处的点出了作画时应具备的意境。从字面上理解容易,但真正感悟“摄情”之道并非一日之功,这是一个渐修的过程!即使不断的训练自己特有的风格,借练习书法来提升笔墨功夫,临摹古画来熟习传统技法等这些技法上的升华,也无法让观画者得到似“畅神、怡情”般的审美享受,因为作画者缺少了最为重要的感染力。

优秀的画家能以细如游丝的线描或豪放不羁的墨调信手拈来,轻巧得将自己的眼之所见、心之所想恰如其分得表现在画上,让作品具有感染力,引起观画者强烈的共鸣,使观画者感受其深深情感之所在,意韵之所存。潘天寿这样说过:“顾长康云‘迁想妙得,乃指画家作画之过程也。迁:系作者思想感情,移入对象。想:系作者思想感情,结合对象,以表达其精神特点。得:系作者所得之精神特点,结合各不相同之技法,以完成其腹稿也。然妙字,系一形容词,加于得字上,为全语之关纽。”这就点明了作画者在创作时应有心灵世界的感悟,情感的体现。说明此时已认识到作画者深入情感比技术娴熟更加重要。顾长康的《女史箴图》卷,虽现今看到是唐代摹本,却仍不失顾恺之画风。此卷采用一文一图,用笔细致流畅,笔法如春蚕吐丝、紧劲连绵,神情描绘地颇为生动,卷中舍身挡熊的冯媛,在众人恐慌奔走之时傲然不惧的冷静,对镜梳妆打扮的姬妾,典雅隽秀姿态从容,散发出贵族女子气息……让观画者可以感受到画家对题材的透彻理解,以及作画时充沛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如同在欣赏一幅幅生动感人的画面。

古往今来,画家数不胜数,各有风格,优秀的作品传承下来才会为世人所敬仰。纵观历代名作,在展示艺术美的同时还包含了作者对当时的社会、生活、生命的深刻思考,有一种不必言语的“情韵”在其中。这些作品往往是通过典型的瞬间形象反映生活,观画者从作品中能感受到历史环境、风土人情等。“凡画当观韵”出自北宋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简洁明了地点出了观画其实就是感悟画面上富有表现力的瞬间场景。优秀的作品更是有一种特殊感染力,典型的特征常常是一显即隐、稍纵即逝的,如果对所描绘对象只观察其外表,只能“见于儿童邻”。现在许多作画者都讲求个性美,用各种手段创作,花样繁多,看似作品与众不同,实则大体相当且缺少生机,缺乏一种深层次的内涵,有些空洞。俞建华曰:“临摹古画,是学画的必由途径之一。”很多流传至今的佳作大多也为后世模本。然,临摹并不简单。“临画者除了生活体验,迁想妙得以外,还要熟悉画理,掌握画法,对所临古典作品的作者,画法,题材内容,以及它的艺术特点,精华所在都必须研究清楚,才能在临摹时传达原作的精神;不了解原作精神,虽然精工细致、亦步亦趋,但面目呆板、精神萎靡,结果是遗神取貌,‘买椟还珠是得不到原作精华的,临画也就难有收获。”所以,临画不在于对临,而在于神会。古人的经验是扩充自己见识和修养的现成资料,聪明的学者是能通达古法且懂得从古人留下的资料中习得知识并独创超越古人,而不是一味地去学其表象,结果却是邯郸学步,泥古而不化。

随着绘画进程的发展,技艺娴熟这一以往最重要的绘画准则随之动摇,俗话说:“人品高,气韵就高”,作画者逐渐开始注重艺术修养,光有高超的技法只能让观画者看到线条之美。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相继有理论者提出气韵、格调、修养等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它们能否通过作画者技艺的运用或创造经营出来,都成为后世品评绘画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创作主体在这个过程中不再较多地受制于匠技工艺,而能在主动中创造自己了。清人石涛云:“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画的创作不仅要得山水情怀,更要抒发个人情感,只有将感情注入笔中,达到由心到物,心灵契合的境界,对画家的主体情思,给予必要的重视,将“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结合起来,才能恰到好处得使观画者感悟到其情感的流露。例如唐代阎立本既注意刻画人物的外貌特征,又长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所画《历代帝王图》线描凝重有力,笔力劲健圆浑,构图单纯概括,赋色典雅沉着。每位帝王都被刻画的极具个性而不流于程式化,置于稍带有情节性的场景中,仿佛让人感受到历史中不同时期人物的特有气质、经历和作为。

故作画者要表达出心中的成品时,需具有深厚的学识,极高的涵养,达到运墨时能自如地将其内心感应注入所描绘对象之中,熟习其生活之所在,深入去认识和体会客观世界中对象的特征,结合形象与技巧之配置,达到身心与对象融合为一而臻于妙得。如此,作画者进入到了绘画最完美的精神境界,这样的画家才是“真画者”,能创作出高妙的艺术品。

猜你喜欢
画者作画笔墨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折段麦秆来作画
墨水作画
笔墨童年
指纹来作画
蒙马特与798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
撕画
请尊重美术家的劳动成果——敬告随便就开口向书画家索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