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红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想道德;教育效果;渗透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活动已经全面展开,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承担者,我发现,让现在的学生成为又红又专的接班人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思想情况较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当代初中生大多是出生于20世纪的独生子女,是真正生在祖国的红旗下,长在祖国的怀抱里的一代。他们看到的是祖国历史上最繁荣昌盛的一面,却很少了解祖国多灾多难的昨天,因此自私而单纯;他们接触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形形色色思潮的冲击,却缺少真正的辨别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因此迷惘而固执;他们感受到的是金钱至上观念的侵袭和家长下岗问题的困窘,缺乏的是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因此多疑而狭隘。因此,新时期下学生的思想工作呈现出了复杂性和多变性。如何把握住时代的思想脉搏,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无论是何种体裁,都饱含着作者真挚的情感,蕴藏着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些都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最好载体。加上汉语又是我们的祖国语言,在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找准时机,方法得当,效果到位地进行德育的渗透,一定会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时机要适时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的时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时机只给用心去寻找它的人。这里的“用心”指的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教师必须迅速转换不合理的教学思想,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要教书,更要培养品行端正的接班人,要对学生的一辈子负责。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教师才会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适时积极地修正学生品行养成中的每一点不足,寻找到适当时机后,紧紧抓住这个有代表性的时机大做文章。这样,由个别到整体,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学生在诸多德育的渗透下,自然而然地步入发展的正轨。德育的目的也就水到渠成了。比如,某次课前,某班主任在离开语文课堂前说了这样一段话:现在,同学们复习都很累,请大家再委屈一下自己,坚持坚持,等到期末考试结束后就好了……看着班主任教师离去的背影,我突然感觉到我所面对的是一群精疲力竭、士气不高的战士们。于是,我没有马上开课,而是先说了这样一段话:“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看可改成可怜天下老师心。”学生都会意地笑了。我接着说:“某老师的课前训话我也听过多次,也能强烈地感受到其用心良苦,但今天,我认为有一个词,她用得不太妥当。”然后,我把“委屈”两个字写在黑板上,又让学生说说这个词的意思,为什么说这个词用在这里不妥当。当学生明白了“做学习的主人还是做学习的奴隶”这个道理时,再上课,其课堂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反过来,再设想如果课前教师抓不住这个微乎其微而又意义重大的时机,利用这个关键的词眼,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就不难想象学生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学习了。由此可见,抓住时机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先决条件。
二、方法要恰当
在教育过程中能抓住时机进行德育渗透固然重要,然而要达到预期目的,还必须掌握恰当的方法。处理同样一件事,方法不同,效果也明显不同。要取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还得用一番心思。例如,某次课前,上课铃声已响过,可教室内依然人声鼎沸。这时,我没有立刻走进教室,而是在两分钟之后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这样的话:“流静水深,人静心深。”(英格兰谚语)“唯有肉体的静止,精神的活动才最圆满。”(《傅雷家书》)然后上课,让学生思考这两句话的意思。通过学生的一番猜测分析,我对学生在上课前的要求也显而易见了。这样反复几次,学生的课前自我约束力就有所提高了。对这件事,如果只是简单地呵斥几句:“静一静、静一静!”也许会取得短期效果,但却很难保证类似的情况有所减少或不再发生。而利用名言谚语的作用去教导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这就是方法的力量。再比如,在某次晚自习课间时,我提前来到教室,嘈杂的声音中,突然听到一声难听的叫骂声。寻声望去,我把骂人者叫到讲台前站着,上课前,我故意问大家:“现在你们觉得教室空气怎么样?有没有闻到一股臭味?”学生开始都莫名其妙,随后笑了。我让该学生到水槽那去漱口,回来后又让他站在讲台上,让他把骂人的话用第一人称再重复一遍。这时,该生满脸通红,我接着说道:“你为什么不骂了?因为当着这么多的人你骂不出来了,因为你也有母亲,希望你以后骂人的时候想想自己的母亲。”然后让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像这样处理这件事以后,课间骂人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因为骂人者尝到了在众人面前那种困窘的滋味,这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作法煞住了这股歪风。像这样的现象,在学校里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的,如果教师每次碰到这种恶劣习惯都能用点心思去教育学生不再重犯,校园语言的净化就指日可待了。由此可见,讲究恰当的方法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力保障。
三、效果要到位
在语文教育过程中,除了要抓住恰当的时机,找准恰当的事件作为载体,运用得当有效的方法随时进行德育渗透外,还有一个强大的主阵地,那就是课文本身。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课本中随处可见。当我们教育者被课文感动后,再用它去教育感动学生,学生也许会明白其中的某些道理,但要达到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充分育人的目的,还必须要保证教育效果要到位。比如,在学习反映家庭生活的课文《羚羊木雕》之前,我让学生把马克思的一段话——“真正的友谊,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最好的无价之宝。你能够对自己的朋友守信,永远无愧于他,那将是对你的性格、灵魂以及道德的最高的考验”抄在课本之前。通过学习讨论课文之后,学生对友谊这个问题颇有感触和争论。于是趁热打铁,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课后在练笔本上写一篇本文的读后感,或写一篇类似题材的文章。这样“学—思—写”综合起来学习文章,三位一体,如何对待友谊这个人人都要面临的问题,就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教育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学习反映校园生活的文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学生不难明白少年周恩来早在19世纪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才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所爱戴。那么,面对伟人的足迹,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于是,我留下了这样的练笔题目《今天,我们为什么而读书》。这样,就有效地达到了教书的最终目的——育人。由此可见,效果到位是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要在“适时—得当—到位”三个环节上大做文章,就可以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