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文之光闪耀

2013-04-29 00:42林依妮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孤帆老朋友孟浩然

林依妮

去年的三、四月间,我受学校的委派有幸两次到南宁参加了广西教育厅,广西教育杂志社主办的小学语文“名师大课堂”和两岸四地教学观摩研讨暨十年课改成果报告会,在这两次研讨活动中,我获取了知识、获取了理念、获取了精神,获取了力量。这两次活动有来自两岸四地的肖川、窦桂梅等近30位名师专家上课或作报告。内容非常丰富,有学术报告,示范课和现场评点,这些专家和名师用崭新的教学理念,真实的效果,生动的案例,具体的方法,直观的手段,诙谐的语言,展示十年课改的成果和风采,引领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课改十年后重整待发。上课的老师他们沉稳的心理素质、漂亮的粉笔字、流利标准的普通话、灵活的课堂反馈、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无不让人佩服不已。尤其是课堂时时闪烁的人文光芒,更让我这个从教了32年的老教师大开了眼界。

《语文课程标准》早就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人文性”既包括人的文化性,又包括文化的人性,它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性,就得变“教师强加体验”为“学生亲历体验”(如《三个儿子》分角色表演,作文指导《特别的我介绍》)等。变“讲授式教学”为“研究性教学(如《赠汪伦》问题研究),变“课堂权威、话语霸权”为“课堂民主”、“心灵沟通”(如《牛郎织女》的文本对话)。总之,学生作为具有文化个性的人,在语文课程中就应该受到人文关怀,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他们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就应该受到尊重,这些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连一个很小的细节都不放过,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哪怕有一个学生没读完,老师也会耐心地等待他读完,甚至把话筒对着他,把他(她)的朗读声扩出来予以鼓励。这真正是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真正凸显了教师的人文关怀。

回想自己,在课堂上让学生读书时,常常是少数学生还没读完,我就拍手让学生停下,这些学生就只得放下书来,就是有个别学生读兴正浓,想坚持把书读完,也在周围学生“善意”的提醒下闭嘴了。两相对比,真是令人汗颜!

学习回来后,回想我教过的唐代诗人李白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最后二句诗,以前我是这样教的:

师:请同学们读最后二句。生:(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孤帆”是什么意思?生:孤单单的一只船。师:“碧空”呢? 生:晴朗的天空。师:“尽”怎么解释?生:消失了。

师:“唯见”什么意思? 生:只见。师:“天际”呢? 生:天边。师:那么这二句诗该怎么理解? 生:孤单单的一只船远去了,帆影在晴朗的天空尽头消失了,只见长江水向天边流去。生:当时,老朋友(孟浩然)乘坐的船渐渐地远去了,帆影消失在碧水蓝天相连的地方,“我”望不见老朋友了,只能望见滔滔江水向天边奔流。师:那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 生:我体会到了作者因老朋友的离去而感到难过。生:我体会到了作者对老朋友依依不舍的感情。师:嗯,理解得真不错!

我担任的是大循环教学,这首诗我教过好几届,教法大同小异,没发现什么不妥。学生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之后,能串词理解诗意,又讲得那么得体、流畅,而且还能说出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学生体验深切,教师教学成功。然而,学习回来后我深思,总觉教师这样的引导机械而又模式化,学生对诗句的感悟苍白、肤浅,师生交流落入俗套,不见了灵性,没有了悟性。

据史料记载,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非同寻常,相似的经历和遭遇,致使两人成为生死之交。他们一生中虽然相聚次数不多,但每次相聚后的离别是那么的依依不舍,《送孟浩然之广陵》也不例外。春光明媚的三月,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告别,坐船顺长江水东流而下,越去越远。长江上果真只有“孤帆”吗?其实,阳春三月,长江上千帆竞发,不会只有一条船。可作者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称为“孤帆”?这是因为在作者看来,故人是只身而去,我不能陪伴,他是多么的孤单。这个“孤”不是客观情景,而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正是这个“孤”显出两人情谊之深。所以,“为什么把孟浩然的船称为孤帆?”是教学的研读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诗句丰富的人文内涵,促成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关节点。可当时我没有发现、把握这一教学契机,引发学生深入感悟。致使教学索然无味,人文熏陶和感染不能潜移默化。

老朋友乘船渐渐地远去,“我”望不见老朋友了,只能望见滔滔江水向天边奔流。作者心中“流”的仅是长江水吗?这又是一个研读点。可我在教学中没想到下这一“金钩”,去“钓”蕴涵在其中的人文情怀。施教后,经深入探究,方才领悟。

后来,在教学中,我巧设疑问下“金钩”,通过情景描述,诵读激情,启发诱导,学生感悟充满了灵性、洋溢着人情,教学也由此走向成功。

师:作者心中“流”的仅是长江水吗? 生:流的与其说是水,不如说是情。 生:流的不仅是水,还有李白心中的那份情,一份留恋之情、敬仰之情。生:是呀,流的还有李白对孟浩然的思念之情。 生:还有李白的祝愿之情。祝老朋友此去能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师:这一份份情谊,都像这滚滚长江水一样,流向广陵,流到孟浩然的心上……

一个“流”字,流露了真情,流出了真心。此时此刻,难道我们还能说作者心中流淌的仅是长江水吗?通过这样设问、点拔、交流,学生感悟到的作者对老朋友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还会那么干巴巴并游离于诗句之外吗?

语文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人文思想渗透在字里行间,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他们的自悟是根本,但教师引导是关键。以上教学片段不正是有力的说明?——学生自悟不力,所得情感游离于诗句之外,需要教师巧妙的启发、引导,融情感于诗句之中、读者心中。所以教师须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使自已拥有足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积淀,在语文知识教学、能力训练中有意识地贯彻人文精神,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人文之光自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从这些教学中,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真的要审视和总结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新教学理念,改变一下教学方法了。我觉得我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工具性,总觉得学生如果听说读写的能力没上去,那就是我这个语文老师的失职,因此,我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去提高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而很少去注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后,虽然我也学习过,但仍然没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认为那只不过是新课改的一个举措,只不过是语文课程价值完整性复归的一个昭示,评价体系没发生根本的改变,考试还是考学生语文工具性掌握得怎么样,谁还去考人文性掌握的怎么样?这也没法考呀?所以,在教学中,我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试想,课堂上哪有人文光芒的闪烁?

语文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人文思想渗透在字里行间,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他们的自悟是根本,但教师引导是关键。学生自悟不力,所得情感游离于文本之外,需要教师巧妙的启发、引导,融情感于字里行距之中、读者心中。所以教师须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使自已拥有足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积淀,在语文知识教学、能力训练中有意识地贯彻人文精神,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人文之光自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我们的课堂都充满了灵性、洋溢着人情,闪烁起人文的光芒吧!

猜你喜欢
孤帆老朋友孟浩然
孤帆的影
春晓
舟中晓望
李白“孤帆一片日边来”当代歧释之新解
李诗“孤帆一片日边来”歧解漫说
临江仙·远望
春晓
再见了,老朋友
这些老朋友还在,它们过得好吗?
中国人民都有哪些“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