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育静
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由一个个问题组成的。设计几个主问题,将课堂教学连串成线,教学内容就会简单的多,也更易于学生理解。因此主问题设计到位,能简化教学程序,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所谓“主问题”是和阅读课堂教学中随意发问、简单追问和惯性碎问相对的一种问题形式,是指根据文本和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出那种高屋建瓴式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那种“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问题,并常常能收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地设计主问题,这不仅能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显现教师的教学魅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该如何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主问题呢?
一、聚焦情感设置主问题。
现行语文教材,很多的文章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思想。优美的写景散文在让学生感受语言美和文笔构思美的同时,更应让学生领悟的是自然之美和生活之美,更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优秀的叙事抒情散文往往用最动人的故事感动人,用最真诚的情感感染人;在跌宕起伏的故事和浓浓的情愫里使学生体会生活的喜怒哀乐,思索人生的哲理境界。例如:《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可以把重点放在情景交融的体会上面。设计的问题如下:1、济南其实并不美,但作者笔下的济南却是一个令人神往、令人难忘的好地方,究竟是为什么呢?2、济南的冬天美在哪里,请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3、这些美丽的景色能体现济南冬天的什么特点?这样的问题设计更易让学生进入文本,走进作者,感受到作者对济南的深厚感情,领悟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境界。
二、激发思维设置主问题
设计问题的出发点是希望学生读出问题,读出自我,读出智慧。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导、激励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发散迁移,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思维品质,。
如科幻小说《喂——出来》一文可以抓住微型小说的特点,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结尾,然后与课文作比较,看看哪一种更好。设置問题如下:
1.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创作结尾,他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2.小说中的“洞”是人类生存的地球,其实它更像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几类人?给我们什么警示?
如在教学《变色龙》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人物的性格:
1.接下来奥楚蔑洛夫会去干什么?
2.如果他第二天去拜访将军,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请加以描述。
这些问题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学习兴趣,只要老师多加鼓励,学生所发现的问题也许是我们老师都未曾想到的。
读书用脑子,装书用箱子,有些人读一辈子,读到终了,不过是只书箱子而已。一个好的读书人,读到最后会有那样一个境界:知识犹如漫山遍野的石头,他来了,只轻轻一挥鞭子,那些石头便忽然地受到了点化,变成了充满活力的雪白的羊群,在天空下欢快地奔腾起来。如果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学到一点儿读书的方法,培养出一些良好的读书习惯,那么慢慢地也能够达到这样一种境界,这也正是我们语文老师所期望的。
三、把握构思特点设计主问题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着作者的一种写作思路,并在文章的结构脉络中加以体现。所以在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从文章的结构脉络入手设计,以此设计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提高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能力。如《那树》一文由树的辉煌期到树的衰败期,来看人类的一种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消亡。可设计这样几个主问题:
1.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2.人类是怎样对待它的?
3.树消失了,随着树消失的还有什么?
4.《那树》仅仅讲了一棵树吗?难道我们所追求的文明,竟是温情缺席的“文明”?
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学生对现代文明的畸形发展及人类今后的出路有了深刻的认识与反思。
语文课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知识必须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只能被唤醒,而不像转让货物。” 转让就是被动接受、灌输,唤醒则是一种内心的敞亮和情感的体验;转让是外烁的,唤醒是内发的。利用主问题的设计还可以鼓励学生放开思想,大胆思考,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问题。勉励学生大胆质疑,向“书本”和“权威”挑战,对他们的勇气给予必要的宽容。支持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在知识的发生阶段,不要直接给出结果,而是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到达“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目的。
四、关注矛盾处设置主问题。
学贵有疑。有些课文涉及到的问题很有争议性,这时,针对分歧点设计主问题,必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例如《羚羊木雕》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这到底该怪谁呢?”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把理由挖掘出来,就是对课文的深入解读,还可以把它设计成辩论赛,在唇枪舌战中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采用的问题设计就简化为三个教学问题:
1.小说最后一句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你认为孔乙己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为什么?
2.孔乙己为什么会死?(要求从文中筛选重点语句,进行理解、归类,多角度分析孔乙己惨死的原因)
3.你对孔乙己这个人物是否同情?为什么?你对孔乙己这个人物是否怨恨?为什么?
看似简单的三个教学问题,目标指向非常集中,对孔乙己生死的判断,巧妙结合了人物形象的分析,而对孔乙己死因的探究,则重在揭示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背后隐含的社会意义,如:第一问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最后根据最后一次来酒店的惨、嗜酒如命而终于没有再见到他、掌柜没有再提十九个钱的事实确定孔乙己已死,期间可以对 “大约”“的确‘的说法进行分析。而最后的一个问题,既需要学生结合形象意义的理解,又需要学生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通过文本阅读,筛选有效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最终形成了关于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的多层理解和表述。
一个人的才能具有两面性,它能助你抵达成功,也能够锁住你的思维,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正面才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倾情于课堂教学的精心打造,就象热恋的情人,满怀热情去浇灌爱情之花一样,“教你千遍不厌倦”。让我们记住这浪漫的话语,把温情的目光投向课堂教学,将每一节课都打造成精品课。只要方向没错,就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