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013-04-29 23:19卢雪云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第二课堂

卢雪云

摘要:大学语文是培养大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核心课程之一,专题化教学是实践这一宗旨的有效策略。专题化教学要遵循精读与泛读相结合、专题与生活想联系两项原则,同时,辅以第二课堂作为延伸和拓展。

关键词: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082-04

大学语文课程属于母语的高等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核心课程之一。它的目的是使修课学生在中小学教育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提升语文素养及人文素质,为其人格和知识能力结构的全面发展、为深化其专业学习创造必要条件。大学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也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1]

基于此,大学语文的教学就要始终围绕着大学生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目标进行。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一教学旨归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当今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其中自然存在诸多原因。如果单从课堂教学来看,笔者认为这和大学语文仍然沿袭中学语文教学模式不无关系。

高校里的大学语文课程基本上是开设一个学期,课时较少,任课教师大多是选择其中的一些经典篇章分篇讲授,一次课一篇课文,一个学期大致能讲16篇左右,剩下大部分文章都涉及不到,学生接受的仍是零星、分散的知识点,难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一些重要的文化现象得不到拓展和延伸,自然也难以有效完成大学语文所承担的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及综合素质的使命。

再者,大学语文课程基本是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这些学生刚刚结束了压抑、紧张的中学时代,结束了中学时期语文课那种支离破碎的分析方法。进入大学,教师采取的仍是单篇讲授、就事论事的思路,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也难怪部分学生把大学语文讥为“高四语文”。

显然,大学语文课程沿袭中学语文的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很多教师也都认识到这一点,并从教材编排、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笔者结合所在院校的实际情况和所使用的教材,尝试专题化教学方法,并辅以第二课堂作为延伸,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相对于单篇单讲的教学模式,专题化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有益的教学策略。

一、整合教材,设置个性化专题

专题化教学“是一种以专题为中心的合作探索型教学模式。从具体实施来讲,就是从教材中抽取某一知识点或寻找一个角度,从中引申提炼成一个专题,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并以这个专题作为研究的载体,授课内容围绕专题展开。”[2]这种方法打破教材编排的固有顺序,有利于将知识系统化,由点到面,窥一斑知全貌,能有效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对于沟通课堂内外、扩大教学内容的外延也大有裨益。

笔者所在院校使用的教材是高教出版社出版、陈洪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一共选编了65篇课文,每一篇都有着丰厚的人文涵养,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但在有限的课时里,要讲完65篇课文是不可能的。这样,就可以打乱原有课文顺序,按专题重新整合,进行教学。

专题的整合,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路,整合标准不同,得到的专题也不尽相同。笔者在整合课文时,并没有按照单一的标准,而是结合课文内容,或按照文化现象,或按照生活、情感,或按照好文章标准重新编排,一共设置了十个专题:①大学之魂;②西南联大的人文风景;③魏晋风流与与人的自觉;④天才的寂寞与喧闹;⑤思想者的天空;⑥进退之间的人生选择;⑦儒道思想的融通与互补;⑧爱情·家庭·生活;⑨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⑩古典诗词格律与欣赏。这些专题分别由具代表性的文章组成。例如,“魏晋风流与人的自觉”这一专题主要包含了三篇文章: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任诞》,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既有文人的兴会雅事,又有任性率真的生活佚事,还有文畅理顺的文学评论,三篇文章表达的内容并不相同,但它们却从不同角度阐释了魏晋文人崇尚自然、风流自赏的生活方式及独特的审美追求。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延伸拓展,联系李白、苏东坡,到明代“三袁”,乃至一些现代文人如林语堂等,进一步阐释魏晋文人风范对后世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系统了解魏晋风流这一重要的文化现象,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其对中国文人文化品格的塑造和养成作用。

专题化教学主要遵循以下两点原则:

1.精讲与泛读相结合

每个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都是对于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梳理和精选。古今、中外,涉及面非常广泛,即使是同一专题,要求教师面面俱到地去讲授所有知识点也是不可取的。这需要教师既具有整合专题的清晰思路,更需要具有围绕专题选择典型文章的智慧。

在设置专题的时候,相关文章都是围绕一个核心组织在一起的,这个核心是本专题授课过程中始终遵循的灵魂和线索,教师要围绕这一核心,选择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文章加以重点解读,其它文章则作为泛读,布置学生课前或者课后进行相关阅读,课堂上对这些文章进行串讲,把与核心相关联的要素提取出来,带领学生一起梳理,无需面面俱到,点到为止即可。

例如,在“大学之魂”这一专题下,笔者组织了《礼记·大学》、《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专家与通人》、《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我有一个梦想》、《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演说》、《给青年的忠告》这7篇文章的学习,有古代典籍,有现代文章,有大学教育旨归的阐述,也有为学与为人方面的感悟,有长者对于大学生的谆谆告诫,也有名人关于梦想、自由和信仰的演讲。对于初入大学校门的学子来说,这些文章都有各自的启发性。围绕大学的育人与大学生的自我成长这一核心,笔者选择了两篇文章进行精讲,首先,解读《礼记·大学》篇,通过典籍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儒家关于教育的宗旨、步骤及作用,理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闪烁着人文理想的教育智慧,引导学生把道德的完善、自我修养的提升作为最高目标。然后,学习雷海宗先生的《专家与通人》,引导学生思考治学与人生的关系,明白一个人除学好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除作专家外,也要作‘人,并且必须作‘人”,这样才“不至于害精神偏枯病”,才能成为一个身心俱全、健康发展的人。在此基础上,把其它相关文章的思想以串珠的形式串联起来,引导学生思考大学四年应该如何度过?启发他们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第二课堂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实践观对第二课堂建设的启示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培养功能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基于公安职业特色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